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0篇
  1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孙睿  邵红  王仲  李修平 《林业科技》2012,37(3):6-7,30
不同浓度吲哚丁酸(IBA)对一串红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0-6 mg/L的IBA可以增加一串红种子的发芽率、侧根数、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22.
九稻39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育成的水稻品种,2003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对九稻39号遗传背景、产量结构等特性的分析,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综合性状突出等优异特点,同时介绍了品种的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3.
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来源广、危害大、潜伏周期长等特点。针对新疆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不明确的问题,本文收集整理了有关新疆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报道,从污染态势、污染风险源、面源污染模型以及治理对策等几个维度总结了新疆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4.
垄鑫防治日光温室土传病害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用垄鑫对日光温室土壤消毒,使茄子枯、黄萎病发病率降低82.26%,株高增长0.35 m,处理比对照单台增收茄子90.8 kg,增产186.2%。青椒单叶面积增加5.07 cm2,干鲜重增加5~12 g,单台生产量增加22.0 kg,增产30.6%。  相似文献   
25.
矿玉米光合生产模拟模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在水肥适宜情况下逐日模拟夏玉米光合生产的动态模型SIMPSM,并用其对夏玉米从播种到成熟地上部干物质增长进行模拟,经与1990、1992和1993年实测值比较,表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旨在探讨Ⅲ型纤连蛋白域包含蛋白5(type Ⅲ fibronectin domain contains protein 5,FNDC5)在小鼠老龄化过程中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以小鼠老龄化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的健康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研究小鼠老龄化过程中脂肪组织FNDC5的表达以及定位。结果发现,FNDC5在小鼠老龄化过程中各个发育时期的脂肪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并呈现明显的差异性。HE染色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细胞的大小呈现先逐渐增大后萎缩的趋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FNDC5在幼年小鼠的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在性成熟的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次之,老年的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性成熟时期,体成熟的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最低。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也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趋势相符。以上结果表明,FNDC5基因可能在脂肪组织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为研究脂肪代谢以及肥胖相关的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7.
针对我国精准农业中变量喷雾技术的发展需求现状,对精准变量喷雾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根据农作物喷雾系统的工作原理(即保证农田单位面积喷雾量恒定的喷雾作业),对喷雾作业中的数据进行实时检测,为设计的核心内容。对农作物喷雾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农作物喷雾系统在工作状态下,系统的动态性能良好;根据模拟车速的变化,实时记录控制器流量、实际流量与理论设定喷雾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作物喷雾系统控制喷雾量满足了设定要求。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植物源农药小檗碱对小麦的生长的影响及其复方水剂配方。[方法]采用梯度稀释法、土壤培育方法、单因素筛选法、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等研究小檗碱对小麦诱抗及发育的影响及其复方水剂的制备。[结果]施用小檗碱防治小麦枯萎病时,土壤中安全施用小檗碱浓度为0.4~4.0 g/kg。小檗碱复方水剂配方为小檗碱0.000 1%、山豆根3%、吐温-80 5%、木质素磺酸钙2%、山梨酸钾0.25%、水杨酸0.25%、尿素1.1%、有机硅消泡剂(硅油)2%、渗透剂T 2%。[结论]在施用植物源农药小檗碱治疗小麦枯萎病时,应控制其在土壤中的浓度低于4 g/kg。复方水剂制备时,应加入多种助剂使其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29.
[目的]为了探讨恢复模式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方法]利用定位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皆伐后2种恢复模式(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20年时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自然恢复植被层碳储量明显大于人工恢复,自然恢复的乔木层碳储量比人工恢复的高22.56%。自然恢复的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的分配比为干﹥枝﹥根﹥叶﹥皮,而人工恢复为干﹥根﹥枝﹥皮﹥叶。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所占比例非常小,自然恢复的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分别为人工恢复的3.99、5.94、1.14倍。(2)自然恢复的土壤层碳储量比人工恢复的小;自然恢复表层(0 10 cm)土壤碳含量和碳储量均比人工恢复的大,但其它土层则相反;2种恢复模式的土壤碳含量、碳储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恢复土壤各层碳储量所占分配比差异明显。(3)自然恢复各组分碳储量为乔木层﹥土壤层﹥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而人工恢复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结论]自然恢复模式更有利于伐后林地植被层碳储量的恢复,而人工恢复模式更有利于伐后林地土壤层碳储量的恢复。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看,杉木人工林皆伐后林地自然恢复模式固碳能力高于人工恢复模式,恢复模式对碳储量在生态系统各组分的分配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30.
BEPS模型在华北平原冬小麦估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粮食是一切生产和生活的根本,准确地估计冬小麦的产量,对国家制定粮食政策至关重要。该文利用北部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BEPS,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模型能够模拟森林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特点,分析了BEPS模型在冬小麦估产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针对冬小麦和森林植被冠层的不同生长特点,假设冬小麦冠层具有水平均一、垂直分层的结构,利用辐射传输方程,将原BEPS模型中的两片大叶模型改造为多层-两片大叶模型;同时,利用前人提出的收获指数(HI,harvest index)的概念,将冬小麦的净第一性生产力转化为经济产量,从而实现利用遥感机理模型对冬小麦产量的估算。将改进后的模型用于华北平原冬小麦估产中,并利用国家级农业气象站点的实测产量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复相关系数达到0.817,说明改进后的BEPS模型可以用于华北平原冬小麦的估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