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0篇
  4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单季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市单季稻条纹叶枯病在八十年代再度流行,给水稻生产带来很大威胁。1983年全市单季稻发病面积183.65万亩,占单季稻总面积74.9%,大田病株率5.46%,严重田块病株率超过80%。由于对发病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防治工作盲目性很大,损失产量达4297.4万斤。因此,我市于当年组成科研协作组,开展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三年来已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43.
一、猪柏氏巴贝西虫病的发现我省部分地区有部分猪发生无名高热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精神沉郁、贫血,黄疸及消化障碍为特征。每年6~11月份发病,8~10月份达最高峰,发病率达31%,死亡率达70%,使用各种抗菌素和磺胺类药无效。因为该病的临床症状多与猪瘟相似,  相似文献   
44.
1 果树营养特性 果树为多年生树木,以收获果实为主,在这点上和有些作物不同。 果树栽培,通常以1~2年生苗定植,生长和结实寿命为2O~30年之间,甚至长达50年以上。果树生长分繁殖生长和营养长。两种生长每年各1次,反复进行。 支撑生长的营养源,除了呼吸所需的O_2和CO_2之外,还需N、P、K、Ca、Mg、H_2O。这些养分来源于土壤的矿物质、有机质、雨水、灌水和肥料。通过根的吸收供给树体,在树体内进行同化作用生成养分。 另外,果树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与同化的养分除供给生长或结实外,另一部分在树体内积蓄贮存起来,待翌年生长初期再转换利用。2 果树施肥管理的意义 在果树栽培中,营养管理是对树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调节和制约。果树的价值是由它的质量及收获量高低来评定的,为了获得稳定、优质、高产的果实必须重视营养管理。  相似文献   
45.
母鸡持续受精能力的群体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究母鸡持续受精能力在品种间的差异和群体内的变异程度及相关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合理的输精间隔和开展母鸡持续受精能力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7周龄的白来航、哥伦比亚洛克、芦花和洛岛红4个品种健康的母鸡各158只为试验材料,连续输精2 d,第3天开始按照母鸡个体收集种蛋孵化,统计输精后4周内的种蛋受精情况,比较各品种输精后产蛋数、日/周受精率、4周平均受精率、最长受精天数和最大连产受精蛋数等性状,并计算部分性状间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4个品种输精后日受精率随着天数的增加而降低,但程度不同,白来航、哥伦比亚洛克、芦花和洛岛红日受精率大于90%的输精后最大天数分别为10、9、8和11 d。4个品种输精后前9 d种蛋的日受精率除了第4天(P=0.01)外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10~18天种蛋的日受精率除了第13(P=0.08)和16天(P=0.19)外均差异显著(P0.05),第19~28天无显著差异(P0.05);输精后品种间第1(P0.05)和4周(P0.05)的周受精率均无显著差异,第2(P=0.005)和3周(P=0.04)均差异显著;不同品种母鸡的产蛋数、4周受精蛋数、4周平均受精率、最长受精天数、最大连产受精蛋数、第1周受精蛋数、第2周受精蛋数、第3周受精蛋数和第2~3周受精蛋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洛岛红的各个指标均最高;品种内个体间上述性状也存在变异,其中洛岛红变异较小,哥伦比亚洛克和芦花变异较大;母鸡受精能力相关性状间均为正相关,其中第2周受精蛋数(r=0.86,P0.000 1)、第2~3周受精蛋数(r=0.92,P0.000 1)与4周受精蛋数相关系数较大。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母鸡持续受精能力存在差异,可制定品种特异性输精间隔;品种内母鸡持续受精能力存在较大变异,具有进一步选育的基础;第2周受精蛋数可以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减少性状测定的工作量,相较而言是评估和选育母鸡持续受精能力的理想性状。  相似文献   
46.
SOX5蛋白对公鸡精子发生和精子活力的作用及其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明SOX5蛋白在家禽睾丸发育中的表达规律,分析其在睾丸发育和精子活力调控中的潜在作用。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0、5、15、40和60周龄北京油鸡公鸡睾丸中SOX5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比较其在40周龄正常公鸡与弱精子症公鸡睾丸中的表达差异,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SOX5蛋白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位。结果表明,SOX5 mRNA和蛋白在不同周龄公鸡的睾丸中均有表达,且差异显著(P0.05)。SOX5mRNA和蛋白表达量趋势一致;随着周龄的增加,其表达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0和5周龄SOX5蛋白主要在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中表达;15周龄SOX5蛋白在支持细胞、各级精母细胞、圆形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中均高表达;40周龄表达量有所降低。SOX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趋势与公鸡性成熟和繁殖机能衰退的趋势一致,即性成熟前后和繁殖高峰期表达量较高,在性发育前和生精机能减退时表达量较低。此外,40周龄弱精子症公鸡睾丸中,SOX5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公鸡(P0.05)。综上表明,SOX5的表达量与公鸡睾丸发育水平和精子活力存在一定的相关,可能对其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7.
本研究以一年生墨西哥羽毛草(Nassella tenuissima)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对墨西哥羽毛草进行水分胁迫,测定其各项指标,以期为墨西哥羽毛草的养护管理与在园林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20%、40%、60%处理(D20、D40、D60)的植株株高生长速度和叶片相对含水量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大幅度地降低,复水后D20、D40、D60各处理的叶片含水量与对照(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相差7.11%、2.68%、0.80%,只有D20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未恢复到对照水平;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随各处理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复水后,D20、D40、D60各处理相对电导率分别比对照高12.1%、5.92%、2.42%,D20、D40、D60处理MDA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52.18%、151.92%、133.97%,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在水分胁迫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酶(P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复水后,D20、D40、D60各处理SOD活性恢复到对照的82.65%、90.68%、97.13%,只有D20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其余处理均恢复到对照水平,D20、D40、D60处理POD活性与对照相差7.54%、5.55%、11.73%,D20、D40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墨西哥羽毛草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能够适应40%田间持水量的土壤水分条件,是干旱地区优良的园林地被植物。  相似文献   
48.
淮北地区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移栽是一种新型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方式,有着高产、高效、省工、节本等诸多优点,是对传统机插小苗移栽的重大改进,解决了传统机插小苗移栽存在的的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就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技术从理论到实践作一简要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49.
小花棘豆解毒剂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通过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观察解毒剂1号和解毒剂2号的毒性反应,预测2种药品的安全剂量范围,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信息.该试验主要分为预试验和正式试验两部分.通过预试验得出解毒剂1号的安全剂量为3 000mg/(kg·bw),解毒剂2号的安全剂量为200mg/(kg·bw).经正式试验,在以上2种剂量下解毒剂1号组和解毒剂2号组的小鼠均未出现临床症状和死亡,证明以上2种剂量为安全剂量.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