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饲料蛋白水平对瓦氏黄颡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饲料营养与鱼类消化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优质秘鲁鱼粉为饲料蛋白原,研究了5种蛋白水平(31.1%、35.5%、40.9%、46.5%、50.3%)的饲料对平均体重为(12.13±0.25) g的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胃、肠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经过35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鱼的蛋白酶活性均有所增加,其中胃和肠组织的40.9%组酶活性与各实验组显著差异(P<0.05),肝胰脏的各实验组间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2)各实验组的脂肪酶活性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略有下降,但变化趋势不明显,各实验组间胃、肠、肝胰脏的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 05);(3)饲料蛋白水平对瓦氏黄颡鱼肠淀粉酶有一定的影响,其活性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略显下降,但对胃和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P>0 05),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其淀粉酶活性变化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52.
杨帆  邹容  孙翰昌  郭玉阳 《水利渔业》2011,32(6):115-120
利用不同浓度的辛硫磷进行10d暴露试验,测定了辛硫磷对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的急性毒性效应和亚慢性毒性条件下,鱼体内过氧化物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胆碱酯酶(TChE)的活性和一氧化氮酶(NOS)、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期初步分析辛硫磷...  相似文献   
53.
维生素E对泥鳅生长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平均体重为(1.58±0.01)g的健康泥鳅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A、B、C、D、E组饲料中维生素水平分别为24.375、48.75、97.5、195、390 mg/kg,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当维生素E水平为195 mg/kg时,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达到最大值,饲料系数(FC)达到最小值,分别为112.74%、2.51%、241.23%和2.15,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维生素E对泥鳅肠道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195 mg/kg添加组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而脂肪酶活性最低,分别为14.96、0.206、20.86 U/g prot,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维生素E分别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进行回归分析并考虑维生素E对泥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确定泥鳅幼鱼维生素E适宜需要量为156~196.28 mg/kg。  相似文献   
54.
为了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效应,设计了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对草鱼进行暴露实验并测定其体内各组织SOD活性。急性毒性测试表明,SDS对草鱼的48h、96hLC50分别为11.8mg/L和5.2mg/L。低浓度的SDS(小于0.2mg/L)暴露对草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极显著诱导作用,但随着SDS浓度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草鱼各组织SOD活性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提示SDS暴露所引起的酶活性变化与暴露浓度和暴露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结果显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对草鱼抗氧化酶有毒性效应,SOD活性变化可以作为评价环境中有毒污染物的生物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55.
不同饵料对鳜生长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鳜(Siniperca chuatsi)分为蚯蚓组、鲢内组和饲料组,分别对3个组试验鱼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鳜鱼在整个试验期间的特定生长率,蚯蚓组>鲢肉组>饲料组,且三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摄食不同饵料30 d后,鳜各消化组织中蛋白酶活性增加幅度大小依次为蚯蚓组>鲢肉组>配合饲料组;脂肪酶活性增加幅度大小依次为鲢肉组>蚯蚓组>配合饲料组;淀粉酶活性增加幅度大小依次为配合饲料组>鲢肉组>蚯蚓组.  相似文献   
56.
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并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公约附录Ⅰ中。它具有分布广、个体大、生长快等生物学优势,其肉质滋补性强、药用价值独特,倍受人们关注。随着中国大鲵的全人工繁育成功,子二代批量生产,大鲵子代的健康养殖及其病害防治成了实践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近3年来对中国大鲵子一代、子二代的健康  相似文献   
57.
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以聚丙烯酸树脂Ⅲ为材料制备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疫苗微球,进行了条件优化.研究结果显示,制备得到的口服疫苗微粒形态良好,平均粒径(6.78±0.07)μ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6.04±0.07)%和(63.52±0.06)%,19 d时的累积体外释放百分率为65%.复乳溶剂挥发法置备的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疫苗微球工艺可行,重复性良好,有一定的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58.
长期使用草料培育草鱼亲鱼,保持溶氧充足,可使草鱼在当年4月上旬产卵繁殖,在1年内产卵3次,产卵总量高达30万粒/kg体重,并且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索肺炎克雷伯氏菌、温和气单胞菌的最适生长环境。[方法]以分离自鱼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温和气单胞菌为材料,研究高温、pH值、重金属对其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肺炎克雷伯氏菌、温和气单胞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37、28℃,且肺炎克雷伯氏菌对高温的抵抗力较强,温和气单胞菌对高温的抵抗力较弱。肺炎克雷伯氏菌、温和气单胞菌均在pH值为7的培养基中生长最旺盛。肺炎克雷伯氏菌、温和气单胞菌对Cr6+、Cu2+、Zn2+、Mn2+均产生较强的抗性,且温和气单胞菌对重金属离子的抗性较强,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2种菌的生长量减少。[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肺炎克雷伯氏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对动物的致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0.
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重庆文理学院通过对生物技术专业实践特点的研讨,对原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