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发生特点,对发病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小麦赤霉病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和肥水条件的改善,小麦纹枯病的危害在我国黄淮麦区趋向严重,已成为降低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据统计,江苏、河南、山东近年发病面积在120hm2以上,一般发病麦田株发病率在10%~20%,严重的可达30%~50%,甚至更高.为有效控制小麦纹枯病发生危害,我院对小麦纹枯病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3.
淮麦24(淮核030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母本,采用轮回选择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4~2006年度通过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试,2006~2007年度通过江苏省淮北片小麦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0703。淮麦24于2007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并获得公告,公告号为:CNA003912E。1育种设计为选育适宜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我们以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母本,在全国广泛征集优良冬春性小麦材料为父本,在淮安开展较大规模冬春轮回选择育种。育种设计…  相似文献   
14.
淮麦 2 0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集三代科研人员智慧和心血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 ,该品种高产、优质、抗性强 ,适应性好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 0 0 3年该所依法获得这一品种的品种权保护。国内多家知名种业集团闻讯后纷至沓来 ,寻求买断淮麦 2 0号品种权实施许可。经多轮商谈 ,最终由辽宁东亚种业集团以 180万元的价格一次性买断经营权。这一举措在省内引起强烈反响 ,它不仅有利于做大做强种子产业 ,而且对于农业科研单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我们也从中引发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淮麦1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麦 1 9是淮阴农科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的Ms2 (Tal)基因为工具 ,采用轮回选择法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 2 0 0 1年 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  1 987年我们从全国 1 4个省市征集了 2 76份冬春性育种材料 ,利用我国独有的Ms2 (Tal)基因进行交配重组 ,组建轮回选择群体。 1 990年夏在轮回选择群体中选择第 2 2 1号可育株 ,进行系谱选育 ,1 996年夏收时混收该可育株后代 7个株系参加鉴定试验。 1 997年从中筛选出 4个品系参加品比试验 ,其中970 4系表现多穗、中早熟、熟相好、产量性状突出。 1 9…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种子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与意义角度阐述了种子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种子市场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好种子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麦新品种淮麦32在江苏淮北地区的推广应用价值及开发潜力。[方法]介绍了淮麦3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结论]淮麦32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冬春轮回群体选育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产量水平高,抗病性好,于201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结论]该研究可为淮麦32在江苏淮北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及促进其增产增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麦冬春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江苏淮安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33°33′ N),冬季低于5℃的天数达112天,所有冬小麦都能通过春化,1月(最冷)平均气温在0.2℃以上,春小麦也可以安全越冬。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利用中国独有的太谷核不育小麦、矮败小麦以及冬春性小麦品种在淮安地区开展冬春轮回选择育种,把轮回选择交配圃中生产的具有很高潜在育种价值的材料向全国更多地方的小麦育种单位提供,建立供种与优良材料部分返还制度,把冬春杂交、轮回选择和穿梭育种的优越性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投入小,效益高的小麦育种体系,并成功培育出了一系列小麦新品种,为提高小麦育种成效、丰富小麦育种手段开辟了新途径。总结了国内外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将以解决淮北地区小麦迟播、早熟、高产间矛盾;构建抗赤霉病轮回群体,创造出优异的赤霉病抗源;以轮回群体为材料诱导小麦单倍体育种;加强同国外科研单位的合作,引入国外优良种质资源,丰富群体的遗传变异;加强与矮败小麦育种体系单位的协作等方面的研究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以期培育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小麦赤霉病的鉴别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发生特点,对发病原因进行了简要地分析,并对小麦赤霉病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因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害。近年来,受气候、耕作制度、栽培条件、菌源变异等因素影响,其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小麦白粉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特点,分析了发生原因,并对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