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淮麦21号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麦2l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筋小麦新品种,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产量潜力较大.生产上要获得550 kg/667m.的产量,须10月14日前后播种,基本苗16万/667m2,总施氮量15-20kg/667m2,氮肥运筹5:l:4或5:l:2:2.  相似文献   
22.
[目的]考查培养基中铜元素和锌元素的含量对小麦胚芽愈伤组织维生素E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维生素E积累和细胞生长的数学模型,描述小麦胚芽愈伤组织的维生素E积累和细胞增长。以次生代谢产物维生素E积累最多为目标,通过试验优化确定铜锌含量的最佳组合。[结果]结果表明,当B5培养基中ZnSO4.7H2O为2.0mg/ml;CuSO4.5H2O为0.1mg/ml时,有利于维生素E积累。维生素E积累的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度为97.53%,细胞干重的动力学模型拟合度为95.60%,非线性关系良好。[结论]微量元素铜和锌对小麦胚芽愈伤组织维生素E积累有影响,铜元素较锌元素的影响显著,且低浓度的铜锌之间有协同作用;随着浓度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3.
淮麦14号系淮阴市农科所以郑州891为母本,烟160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1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该品种属半冬性,抗寒性好。幼苗半匍匐,分蘖性强,成穗率高。叶片较窄,叶色深绿。株型较松散,株高87~90cm,茎秆弹性一般。纺锤至长方穗型。白壳白粒,籽粒饱满,整齐度好,半角质。成熟早(本区常年6月1~3日成熟,较对照豫麦18早熟1~2天),后期活性强、抗干热风、熟相好。抗白粉病和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轻。播期幅度宽。产量三要素协调,一般亩成穗37~40万,每穗34粒…  相似文献   
24.
淮麦28(原品系名:淮麦0566)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周麦13和新麦9号进行有性杂交,经连续单株选择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7月3日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080357.3,公告号为CNA004924E.  相似文献   
25.
淮麦17是江苏淮阴农科所选育的小麦优质品系,2000年11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弱春性,株高85~90 cm,耐湿性和抗旱性好;抗黄矮病、叶枯病,赤霉病轻、中感纹枯病,重感白粉病。在安徽淮北单产一般表现6 912.3~7 577.2 kg/hm2,较豫麦18增产2.32%~9.26%。白皮、角质、蛋白质含量13.2%,湿面筋含量33.3%,干面筋含量12.4%,沉降值38 ml,降落值327 s。该品种适合在淮河流域中晚茬口种植。  相似文献   
26.
2007年3月中下旬,小麦基腐病在江苏省盱眙、涟水、楚州、建湖、泰州等地大面积发生,其田间表现为小麦基部呈褐色条斑,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节间,出现腐烂和叶片发黄现象,病株基部第一、第二节间腐烂。一般病田麦株发病率在10%~20%,严重的可达50%以上。小麦基腐病可分为茎基腐、根腐、穗腐。该病一般在东北春麦区.西北地区危害较重。据调查,我省春性品种发病较重,冬性、半冬性及春性较弱的小麦品种基本没有发病。其原因可能是去年冬季和今年春季温度异常偏高,春性小麦在本地区拔节较早,雨量大、拔节时麦株茎秆较嫩,在3月5日前后又遇低温寒流天气,致使小麦拔节嫩茎受冻,抗病能力下降,受病菌侵染。为有效控制该病危害,笔者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27.
小麦品种豫麦13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品种豫麦 13的品种特性及利用其所配制后代的表现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表明豫麦 13感白粉病的缺点在杂交后代易克服 ,以其为亲本配制组合搭配余地较大 ;配组的后代须设置白粉病诱发行 ;选用丰产性能好的抗病亲本与之配组 ,后代表现尤为突出 ;必须强化以其作为中心亲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小麦新品种淮麦23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研究淮麦23的特征特性、产量与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通过多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淮麦23的农艺性状、抗逆性、品质和产量,总结出适用于淮麦23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结果]淮麦2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的Ms2(Tal)基因为工具,采用轮回选择法育成的高产、多抗、馒头专用小麦新品种。2003 ̄2005年度的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586.10 kg/hm2,比对照产量略增;2005 ̄2006年度生产试验的平均产为7803.00 kg/hm2,比对照淮麦18增加3.92%。该品种适宜在江苏淮北麦区中上等肥力早中茬口种植。淮麦23基本苗应控制在195万 ̄240万/hm2,有利于群体的合理构建。[结论]该研究为淮麦23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为了研究小麦遗传型和生理型雄性不育在生化机制上的异同,以遗传型[S型不育系ms(S)2611和ms(S)1376]和生理型雄性不育小麦西农2611和西农1376(高温诱导和化学杀雄剂SQ-1诱导的雄性不育)为材料,分别取其小孢子处于单核早期的幼穗,单核后期、二核期、三核期的花药及旗叶进行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发育时期的旗叶可溶性蛋白中尚未发现特异蛋白的存在,但在花药中发现有特异蛋白的存在,表现在二核期生理型雄性不育及遗传型雄性不育材料均比正常的可育材料缺少了1条分子量为31 kD的多肽.这条多肽很可能是花粉发育过程中某一环节所必需的,缺少了它就形成不育,因此这条多肽很可能和育性相关.  相似文献   
30.
利用26对SSR引物,对本所通过轮回选择选育的淮麦系列品种/系以及引进的澳大利亚小麦种质资源共48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26对引物共检测到154个等位变异,每个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量为2~11个,平均5.92个;26对SS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040~0.881;品种/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64~1.00。聚类分析结果把这些品种/系分为4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