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生产形势分析 浙江现有柑桔面积12.2万hm2,与其他柑桔主产省(区、市)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相比,浙江柑桔面积趋于稳定,2000年后基本保持在12.33万hm2左右,与历史最高的1996年相比调减了1.33万hm2余,柑桔生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品种结构的优化调整上.由于上年度柑桔严重滞销,2009年衢州、丽水、台州、宁波等地柑桔总面积都有所减少,全省去冬今春新发展桔园面积0.15万hm2,同比减少54%,发展品种主要是上年度销售相对较好的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和瓯柑等一些地方特色品种.  相似文献   
12.
浙江水果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60年来,浙江水果生产立足自身资源特色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稀水果,呈现百果争艳、四季有果的可喜局面,面积、产量成倍增长,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柑桔产后商品化处理,全面推行柑桔机械化选果技术,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局从1995年开始,在农业部的指导下,省科委于1996年正式立题开展柑桔机械化选果研究。1试验研究方法1.1从国外引进样机和配套技术 通过出国考察和邀请国外专家来浙考察培训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浙江省柑橘产销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云焕  孙钧  张林 《浙江柑橘》2010,27(4):37-38
<正>1柑橘生产形势分析1.1面积逐步下调据最近调查统计,浙江省2010年柑橘面积11.33×104hm2(170余万亩),呈继续下调趋势。柑橘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衢州、丽水等产区通过实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控,缩减柑橘面积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后浙江水果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主要为探索广东宏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保得生物肥(土壤接种剂和微生物叶面增效剂)对柑橘生长结果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00年在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东家峰村橘园进行,试材为种植在平原水稻田上的15年生积砧宫川温州蜜柑,栽植密度为2.8m×3.2m,树势中等,按常规管理。 试验设5个处理:(1)土壤接种剂浇施2次;(2)叶面增效剂1000倍液喷雾2次;(3)土壤接种剂浇施2次加叶面增效剂1000倍液喷雾2次;(4)0.3%KH2PO4液叶面喷雾2…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浙江省水果生产形势良好,当年新发展果园面积1.04×104hm2,全省果园总面积达32.13×104hm2,比上年略增,水果总产量约415×104t,增4%,总产值超过160亿元以上,同比增近5%.销售形势总体表现平稳. 1 果园发展情况 据调查,2012年浙江省水果面积比2011年略增,全省新发展果园面积1.04 × 104hm2,其中柑橘、杨梅、桃、梨、葡萄新发展面积分别为1467、2000、1200、400、2533hm2.从全省水果发展情况分析,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1葡萄、枇杷、猕猴桃继续快速发展;杨梅、柑橘、梨、挑等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8.
孙钧 《浙江柑橘》2000,17(4):42-43
1生产现状 水果业是我省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在近年我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水果生产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我省不少地方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1999年全省水果面积24.47万hm2,总产量 279.19万t,产值37.90亿元,分别占全省农业总产值与种植业产值的7.3%和8.8%。其中柑橘面积13.29万hm2,产量212.01万 t,产值19.09亿元,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杨梅、枇杷的生产面积与产量,也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时,各地十分重视果品基地建设,兴建了一大批优质商品…  相似文献   
19.
孙钧  陈俊伟  石学根  庞茜  徐红霞  张林  徐建国  谢鸣 《园艺学报》2011,38(10):1865-1872
 以大棚栽培的早熟温州蜜柑‘宫川’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及延迟采收过程中果实品质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延迟采收期间果皮、囊瓣皮部分占全果的比例维持一个较低水平,而汁囊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延迟采收提高了果实蔗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总类胡萝卜素和总黄酮的含量,并提高了果实的抗氧化能力,而可滴定酸含量则下降。但过迟采收,果皮、囊瓣皮占果实的比例上升,果皮增厚,相应地汁囊占果实的比例下降,果实的葡萄糖、果糖含量急剧下降,类胡萝卜素、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也略有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延迟采收是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措施,但延迟采收期不宜迟于1月中旬,过迟则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基于genic-SSR分子标记的鉴定白肉枇杷种质资源的方法,为白肉枇杷资源的品种审定与产业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0对多态性枇杷genic-SSR引物对新收集的14份浙江地方白沙枇杷种质进行分子鉴定,并应用人工绘制品种鉴别示意图的方法(MCID法)与12个现有白沙枇杷品种建立品种鉴定图(CID)。【结果】仅用5对SSR引物就可将新收集的白沙枇杷新种质与现有品种区分。应用MCID法,依据扩增的多态性核酸片段与对应的引物构建了26份白沙枇杷资源的CID图。从CID图上可找出区分任意2个品种的引物。随机选择各亚组内、亚组间或小组内、小组间的6份种质进行验证,结果与得到的CID图谱一致。聚类结果表明,26个白沙枇杷种质与品种的聚类模式基本符合这些种质的地理起源与遗传背景信息。【结论】基于genic-SSR的MCID法是一种能有效鉴定白沙枇杷种质资源的方法,可应用于枇杷品种鉴定与品种指纹图谱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