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山东寿光蔬菜大棚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东省寿光蔬菜大棚土壤为供试材料,分析不同年限不同层次的大棚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延长总体上呈增加趋势,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从土壤养分含量与种植年限的拟合曲线及其求解结果来看,不同土层深度(0~10 cm、10~20 cm、20~40 cm)的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达到最高时的种植年限不同,多数集中在8~11 a。  相似文献   
32.
藻类结皮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山西偏关县不同厚度藻类结皮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藻类结皮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结构,结皮形成后的土壤物理性质均优于无结皮(土壤).随着结皮厚度的增加,土壤紧实度降低,容重下降,含水量上升,孔隙度增大,且3~7 mm厚的藻类结皮对土壤客重、含水量和孔隙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3.
黄土地表生物结皮对土壤贮水性能及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双环法对山西省偏关县3种结皮覆盖下(苔藓藻结皮、藻结皮和薄层藻结皮)土壤的贮水性能和渗透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皮覆盖下土壤的贮水能力受结皮厚度和孔隙度状况的影响较大,0~10 cm土层饱和贮水量为502.69~525.80 t/hm2 ,滞留贮水量为169.71~198.29 t/hm2;初渗速率的变化范围为5. 19~11.10 mm/min,无结皮最高,苔藓藻结皮最低;稳渗速率变化范围为1.6 7~2.67 mm/min.采用的3种入渗模型(Kostiakov模型、Horton模型和Ph ilip模型)中Horton模型的拟合值更接近于实测值, 决定系数R2在0.98~0.99,更适用于描述本研究区具有生物结皮土壤的入渗特征.  相似文献   
34.
该文研究了扦插基质、生长调节剂、插穗规格以及代谢调节剂处理对‘蓝星’扦插生根率和根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了5种规格插穗的生根进程和生根型。结果表明:以珍珠岩为基质能显著提高生根率。3种生长调节剂中以ABT 1#处理生根效果最好,对嫩枝和硬枝的生根率、生根量、偏根率影响显著。嫩枝插穗以ABT 1#1 000 mg/L(速蘸2~3 s)处理为最优组合,生根率为66.7%;硬枝插穗以ABT 1# 500 mg/L (浸泡1 h)处理效果最好,生根率为60.17%,偏根率仅28.0%。5种不同规格插穗生根效果明显不同,规格1插穗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为80%;规格4次之,规格5生根效果最差。不同浓度代谢调节剂对3种规格插穗生根影响不同, 其中1/4MS效果最好。规格5插穗经1/4MS+NaHSO3(200 mg/L)处理后,与对照相比,生根率提高34.9%。5种不同规格插穗生根进程基本一致,但生根型明显不同,规格1~4插穗以皮部生根型为主,规格5插穗属于愈伤生根型。   相似文献   
35.
北京九龙山侧柏生态公益林空间结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侧柏生态公益林空间结构并进行经营迫切性评价,为侧柏生态公益林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及区域内其它生态公益人工林空间结构优化调整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北京九龙山侧柏生态公益林的实测数据,选取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密集度、林层指数、开敞度和竞争指数7个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侧柏生态公益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并从密度、格局、竞争和混交等方面选取10个指标构建了经营迫切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标准,进而对侧柏林进行了经营迫切性评价。[结果]侧柏生态公益林空间结构较为简单,林分呈均匀分布,树种组成单一,以零度和弱度混交为主,呈现单种聚集趋势;林木大小分化不明显,侧柏的优势度最大;林木之间较为密集,处于很密集和比较密集的林木比例较高;林分中所有林木几乎都分布在中林层与上林层,林层指数为0.288,林层结构不太明显;林分开敞度和竞争指数分别为0.274和0.318,总体处于生长空间不足、中度竞争状态;侧柏林的经营迫切性指数为0.8,经营迫切性等级为特别迫切,说明侧柏人工林大多数状态特征不符合标准,急需通过采取有效的经营措施优化林分配置,改善森林状况,以实现侧柏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结论]林分空间结构的分析与经营迫切性评价,不仅能够发现林分结构的不合理方面,还能针对性的制定空间结构调整措施,促进侧柏生态公益林不断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持续发挥。  相似文献   
36.
水杨酸对油松苗木根系活力及根系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0、2、5、10 mg.L-1),浸根处理1 a生油松苗木。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后时间的推移,根系活力有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5 mg.L-1的水杨酸提高活力效果最明显,比对照根系活力可提高1~4倍;根长度、根表面积、根数量均是各处理间差异明显,达极显著水平,其中5 mg.L-1的水杨酸作用最为明显,3项指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0.8%~32.9%、23.3%~31.8%和18.3%~39.9%。  相似文献   
37.
黄土地表藻类结皮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仅见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局部地段的黄土藻类群落为对象,分别从植被类型、坡向、坡度、地貌部位、干扰程度等方面对其分布规律进行系统地研究。通过调查,测定了藻类结皮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结皮厚度、植被分布、结皮盖度等指标。结果表明:①不同植被类型对藻类结皮盖度和厚度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性。植被类型不同,藻类结皮盖度不同,荒坡>樟子松林>油松林。但结皮厚度表现出相反的特点,即油松林>樟子松林>荒坡地。②坡向对藻类结皮分布有明显影响。阴坡藻类结皮盖度和厚度均大于阳坡。③坡度对藻类结皮分布的影响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不同坡度对藻类结皮盖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影响结皮厚度,即平缓坡>缓坡>陡坡>极陡坡。④地貌部位对藻类结皮分布有明显影响,在林地里,结皮盖度表现为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结皮厚度无显著差异。⑤干扰程度对藻类结皮分布具有明显影响,干扰程度弱,藻类结皮盖度和厚度均大,反之则小。  相似文献   
38.
毛乌素沙地土壤结皮对水分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人工模拟降水和自然降雨在毛乌素沙地对结皮与水分运动关系的试验和观测,人为控制降雨强度、降雨时长等方法测定沙地土壤结皮对降水的拦截、入渗规律的影响。在自然环境下,研究结皮对土壤水分的蒸发、损耗试验,揭示沙地土壤结皮对水分蒸发及保水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结皮对降雨入渗有拦截作用,降雨强度越大,拦截作用越大,反之,拦截作用越小。结皮可保持土壤水分,在地下5~60 cm土层中,结皮在降雨结束24 h后保持湿度是裸沙区湿度的4.6倍。结皮对深度入渗有延长时效的作用,有效地延缓了水分快速渗漏速度。结皮有效阻止水分快速蒸发,结皮区水分蒸发至3%要比裸沙区延后5~6 d。  相似文献   
39.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nutrient-mist and NaHSO3 for cutting propagation of Juniperus squamata 'Blue Star' , as well as the variation in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in leaves, and solubility carbohydrate,soluble protein and other nutrition in leaves and bases of cuttings during rooting. Cuttings of grade Ⅲ (the lenghth of cutting bases lignified from 0.1 to 0.2 cm) was treated by 1/4MS+NaHSO3(200 mg·L-1),and the rooting rate rose 35% and root qualities we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control experiment, for there were different effects among three grade cuttings. The treatment of grade Ⅲ cuttings also resulted in higher content of soluble sugar and starch of those bases during rooting, especially obviously different for fifteen days, but less effect on the chlorophyll and some nutrition content of cutting leaves.  相似文献   
40.
油松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研究了20a生油松的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油松生长期内的蒸腾速度呈双峰型变化,平均蒸腾速度为0.501 5 m ol/g·s;影响油松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是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