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 毫秒
31.
基于GIS的区域作物生产系统潜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区域气候数据库和作物生产数据库支持下,通过光、温、水、土、施肥、灌溉、社会等因子的逐步衰减,建立基于GIS的作物生产潜力的估算方法,并定量分析江苏地区作物单产潜力、潜力系数和总产潜力及区域作物生产的开发优势。结果表明:江苏省作物开发优势由北向南逐渐增大。就作物而论,棉花开发优势最大,油菜最小,粮食居中。就经济区而论,粮油棉开发优势不同,粮食:太湖区>沿江区>沿海区>宁镇扬区>两淮区>徐连区,棉花:太湖区>沿海区>沿江区>宁镇扬区>徐连区>两淮区,油料:太湖区>宁镇扬区>沿江区>沿海区>两淮区>徐连区。就同一经济区而论,粮油棉的开发优势也不同,徐连区:棉花>粮食>油料;两淮区:棉花最大,粮食和油料相当;宁镇扬区:油料最大,粮食和棉花相当;沿江区:粮油棉的开发优势相当;太湖区:棉花最大,粮食、油料相当;沿海区:棉花>粮食>油料。  相似文献   
32.
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水稻群体叶片氮素状况监测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下多时相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特征及其与叶片含氮量等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与叶片氮积累量 (单位土地面积上叶片的氮素总量 )显著相关 ,尤其是近红外与绿光波段的比值(R810 /R560 )与叶片氮积累量 (LNA)呈显著线性关系 ,不受氮肥水平和生育时期的影响 ,回归方程为LNA =0 .85 9R810 /R560 - 1.15 96。利用不同粳稻品种、播期、密度、水分和氮肥处理的数据对方程进行了较充分的检验 ,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符合度较高 ,估算精度为 91.2 2 %,估计的RMSE为 1.0 9,平均相对误差为 0 .0 2 6。  相似文献   
33.
为了探明氮素对棉花形态指标与蕾铃脱落的影响,该研究通过设置施氮量试验,以累积温光效应为驱动变量,以花铃期棉株下部果枝对位叶平均氮浓度为氮营养指标,模拟氮营养水平对棉花主要形态指标与蕾铃脱落率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棉花下部果枝对位叶氮浓度随花后天数呈幂函数下降趋势,其平均氮浓度出现的花后天数占花铃期总天数的比值较稳定,可作为植株N营养状态指标;棉株的果枝数、果节数、成铃数随累积温光效应(cumulative thermal and solar radiative effectiveness,TSE)呈logistic曲线变化,棉蕾数和幼铃数随TSE呈二次曲线变化,且各拟合方程中的参数响应N处理而变化,与花铃期棉株下部果枝对位叶平均氮浓度呈二次函数关系。利用独立的试验资料检验,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棉株果枝数、果节数、棉蕾数、幼铃数、成铃数和脱落率的RMSE分别平均为1.1个/株、2.7个/株、2.4个/株、1.6个/株、1.4个/株和3.5%,模拟值与观测值具有较好的吻合度;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模拟值与观测值也具有较好的吻合度。本研究可为棉田施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基于不同熟性棉花品种的异地分期播种和施氮量试验,综合量化品种特性、主要气象条件(温度、太阳辐射)和栽培措施(施氮量)对棉籽蛋白质和油分的影响,基于棉籽氮素积累和油分合成的“库限制”假设,结合棉花铃期与棉籽干物质积累模型,建立基于过程的棉籽蛋白质和油分形成模拟模型。利用不同生态点不同品种、播期和施氮量的田间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科棉1号和美棉33B棉籽的蛋白质含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根均方差(RMSE)分别为2.05%和2.33%,其油分含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MSE分别为2.45%和2.95%。模型以主要气象资料(日平均温度、日太阳辐射量)和栽培措施(施氮量)作为模型输入,以棉花铃期与棉籽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为基础,实现了较广泛生态条件下对不同品种棉花棉籽蛋白质和油分形成过程的模拟及其含量的动态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广适性强。  相似文献   
35.
基于知识模型和GIS的棉花生产潜力评价系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引入知识模型概念,建立以棉花生产潜力知识模型为特征的知识系统,将知识工程和数据库有机结合,以 Mapinfo 5.5 为系统开发平台,利用 MapBasic和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建立基于知识模型的棉花生产潜力评价系统,实现棉花生产潜力评价的计算机辅助决策。应用本系统对江苏地区棉花生产潜力进行实例评价,并与实际单产相比较,进行单产潜力、潜力系数和总产潜力的对比分析,确定棉花生产地域优势。  相似文献   
36.
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模型的指标确定与建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纤维综合品质指数是既能评价棉纤维品质质量,又能反映成纱品质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数,是一个无量纲的参数。本文利用不同品质原棉的纺纱试验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并借鉴前人的研究结果,确定了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长度整齐度、伸长率和麦克隆值是表示棉花纤维综合品质的关键指标,提出了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IFQI)模型。经过分析认为,反映纺纱均匀性指标(SCI)选择的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模型为IFQI=(Len-10)/Mic~(1/Mic)×Str×Un;反映单纱强力选择的IFQI模型为IFQI=(Len-10)/Mic~(1/Mic)×Str。IFQI模型机理性强、自变量少、形式简单直观,而且与单纱强力、纺纱均匀指数呈正相关。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高,说明棉花纤维的品质好,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既可直接用来评价棉纤维品质,又可直接表征成纱品质。  相似文献   
37.
棉纤维主要品质性状的气象生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1994—1995年在陕西杨陵和山东的鄄城、泰安、东营以及2001—2002年在长江流域棉花品种试验区域进行的试验资料,在不考虑土壤、栽培调控等因素的前提下,确定棉花铃期日均最低温、日均最高温和相对湿度、夜均温和日均降水量分别是影响棉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建立了基于铃期关键气象因子对棉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麦克隆值的气象生态模型。上述模型既强调了遗传性对棉纤维品质性状的决定作用,也体现了气象生态因子的作用。棉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麦克隆值气象生态模型RMSE分别为0.985 mm、1.003 cN·tex-1和0.233,模拟值与观测值1:1直方图吻合度好,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38.
日照时数时间分布对麦套棉铃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类型棉麦两熟棉铃主要品质性状与铃期日照时数时间分布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铃重与铃龄25~40d的日照时数关系密切,此时正值纤维加厚盛期和棉仁脂肪、蛋白质累积盛期;纤维长度与铃龄15~25d的日照时数关系密切,此时正值纤维伸长盛期;与纤维强度关系密切的铃龄25~40d和铃龄40~45d分别是纤维加厚盛期和成熟期;纤维麦克隆值与铃龄25~40d日照时数关系密切。主要时段日照时数与各品质性状的关系皆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9.
研究表明,种植方式对铃重、纤维伸长,纤维素累积,棉籽蛋白质累积和棉仁主要脂肪酸影响较不,3:1式棉仁氨基酸累积优于3:2式;3:2式过早育苗、3:1式过早或过晚育苗均不利于棉籽脂肪累积,棉麦两熟栽培条件下中熟移栽棉采用3:2式、3:1式均可。  相似文献   
40.
水稻叶龄与叶面积指数动态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不同类型品种的播期试验和氮肥试验结果,建立了水稻叶龄与叶面积指数(LAI)的模拟模型。叶龄模型采用幂函数描述叶片出生与播后累积热时间(TTS)的关系,TTS的计算定量了温度与出叶速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叶面积指数模拟包括两个阶段:在指数生长阶段,LAI随播后累积生长度日(GDD)呈指数式增长,同时受到氮素营养水平调节;当LAI≥1.6时进入非指数生长阶段,采用比叶面积法模拟,LAI是比叶面积与绿叶干物质量的乘积。绿叶干物质量是绿叶分配指数与地上部干物质量的乘积,比叶面积(SLA)为GDD的函数,同时考虑植株氮素营养因子对SLA的影响。利用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差异较大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不同条件下叶片的出生动态和LAI变化动态,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具有参数少、易确定、简便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