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50篇
畜牧兽医   19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研究了一种新的根据活体外人工瘤胃产气量与游离 NH_3-N 量估测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瘤胃降解率的方法。饲料样本与瘤胃液在活体外培养6 h,其产气量与组入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中的NH_3-N 量呈高度正相关(r>0.99),故产气量可用于准确度量组入微生物蛋白质中的 NH_3-N量。以饲料样本的游离 NH_3-N 量与根据产气量估测的组入 NH_3-N 量之和占其总 N 量的比例,作为其瘤胃蛋白质降解率的度量。本研究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所测结果与体内法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r>0.97)。  相似文献   
92.
93.
为探究补充瘤胃保护胆碱(rumen-protected choline,RPC)对围产期高产奶牛产奶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4头健康的荷斯坦高产奶牛,按胎次、预产期、上一胎次产奶量等基本一致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头,饲喂相同基础日粮,试验组牛群补充20g/(d·头)的RPC.试验期内(产前14d~产后28d)分别监测两组产奶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奶牛产后第4周内的日均产奶量提高了2.31%(P>0.05),乳糖率下降了3.75%(P<0.05),而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肪蛋白比及干物质比例分别提高了11.11%、5.56%、6.38%和2.94%,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浆中甘油三酯(TG)和β-羟丁酸(BHBA)含量在产犊当天、产后7d和产后14d这三个时间点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在数值上试验组TG和BHBA含量在产后7d和产后14d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本试验条件下,给围产期高产奶牛补充RPC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奶量,改善乳品质及脂肪代谢,缓解能量负平衡,并降低肝脏脂肪沉积的危险.  相似文献   
94.
利用活体外人工瘤胃发酵,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淀粉糊化尿素( GSU)对于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设计6个日粮处理,分别使用GSU的尿素氮替代饲料总氮的0、8%、16%、24%、32%和40%,饲料精粗比为6.5:3.5.结果表明:随日粮中GSU水平的提高,总产气量和产气速度线性增加,对于瘤胃液中氨态氮含量和pH则无显著影响.添加GSU不会影响瘤胃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但导致乙酸含量线性升高;丙酸比例及乙酸丙酸比值各处理间未见显著差异;戊酸和异戊酸含量线性降低;而丁酸和异丁酸含量出现二次曲线规律变化.结果表明:添加GSU对瘤胃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有促进作用,并给瘤胃微生物提供易于快速利用的营养物质,但是会导致能量物质利用率下降,并造成甲烷产量增加,产生环境负效应.  相似文献   
95.
<正>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荷兰等,早在20~30年前就已经建立起来了比较完善的肉牛能量与蛋白质需要及饲料评价体系。其他国家的方法、模型可以为我国肉牛饲养体系的建立和修订提供有价值的借鉴。10年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套肉牛饲养标准(NY/T 815-2004)。这套标准是老一辈科学家多年辛勤工作的结晶,也代表了我国反刍动物营养领域当年的先进水平。但是,与我国快速发展的肉牛产业需求相比,10年前的标准已经存在滞后性。所以,我们应该以老一辈的卓越贡献为基础,组织一批年轻人,建立更加适  相似文献   
96.
肉牛身份识别是牛肉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技术。在肉牛生产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中用于记录肉牛身份信息的耳标载体主要有二维条码耳标和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耳标。本试验以实际饲养状态下的肉牛为试验动物,比较基于二维条码与RFID技术的耳标信息识读效果。结果表明:在肉牛实际饲养条件下,二维条码耳标读取信息的速度会受到来自牛只活动状态、污物、图像磨损、字迹模糊、光线和识读角度等因素的限制。RFID电子耳标具有支持信息自由采集、读取速度受外界条件干扰小、协助饲养过程管理、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由此可得出,RFID耳标更适合于肉牛生产全程质量安全的追溯管理。  相似文献   
97.
对北京、山东、河北、河南、安徽五省市肉牛发展标准化养殖遇到的问题及其经验、意见总结如下:一、当前制约肉牛产业标准化养殖发展的重大共性问题1.养殖用地政策。通过调研发现,虽然部分养殖用地按照农业用地政策处理,并办理了农用地转用手续,且土地使用是无偿的。但总体上说,后备土地资源少,又处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对土地的争夺尤为激烈,不仅导致了养殖成本的快速上升,而且压缩了产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8.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饲料中9种磺胺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同时测定饲料中磺胺醋酰及磺胺对甲氧哒嗪等9种磺胺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比较和优化了提取、净化及色谱条件.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氨基小柱(500 mg/3 mL)净化后,洗脱液过0.45μm有机微孔滤膜,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直接测量,外标法定量.采用ZORBAX SBC18柱进行分离,以0.1%乙酸溶液和甲醇乙腈等体积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270 nm.9种磺胺类药物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8,线性范围0.05~2 000 μg/mL.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1 mg/kg,定量限为0.5 mg/kg,平均回收率为71.1%~95.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3.5%.该方法适合于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及配合饲料中上述9种磺胺类药物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植物蜕皮甾酮、大蒜提取物、苍术提取物、桑叶提取物和牛蒡子提取物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利用体外产气量法设对照组(未添加组)和5个试验组,每种植物提取物的添加水平为1.5%,测定了发酵24和48h的DM消化率以及发酵96h的发酵参数。结果显示:1)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24hDM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植物蜕皮甾酮和大蒜提取物组48h的DM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各植物提取物对96h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以及产气速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3)各组之间pH无显著性差异(P0.05);植物蜕皮甾酮、桑叶提取物和苍术提取物组的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植物蜕皮甾酮和桑叶提取物显著降低了总挥发酸浓度(P0.05),而牛蒡子提取物显著提高了总挥发酸浓度(P0.05);各提取物均降低乙酸摩尔比,升高了丙酸的摩尔比,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上述提取物能够降低体外发酵NH3-N浓度、提高48hDM消化率,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瘤胃发酵模式。  相似文献   
100.
为探究瘤胃保护胆碱(Rumen-protected choline,RPC)和丙二醇(Propyleneglycol,PG)对围产期高产奶牛产奶量和健康状况的影响,选取44头健康的荷斯坦高产奶牛,按胎次、预产期、上一胎次产奶量等基本一致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头,饲喂相同基础日粮,所有牛从产前7d~产后7d每天晨饲时灌服500mL/头的PG,且试验组牛群从产前14d~产后28d每天晨饲时灌服20g/头的RPC,试验期为产前14d~产后28d。结果显示:1)RPC和PG配合使用对围产期高产奶牛DHI校正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2)RPC和PG配合使用对牛奶中体细胞数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减少了17.98%,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RPC和PG配合使用对奶牛的疾病状况无影响,两组牛群间酮病、乳房炎、真胃移位、肠炎等疾病均无显著差异(P0.05);4)RPC和PG配合使用对血浆中甘油三脂(TG)和β-羟丁酸(BHBA)含量在产犊当天、产后7d和产后14d这3个时间点的影响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本研究条件下,与单独补充PG相比,RPC和PG配合使用对围产期高产奶牛的产奶量和健康状况均无明显的改善作用,因而从经济效益考虑不建议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