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8篇
园艺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以松粳9号和垦稻12号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研究立体化育袂模式中红蓝光质比例、光强和补光时间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因素对两水稻品种壮苗指数的影响均为光质>补光时间>光强,三因素对其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补光因素对两水稻根冠比的影响虽不尽相同,但均表现光质对其影响显著。人工补光对水稻秧苗的叶龄、茎基宽、叶面积、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苗高的影响不一致,对根系直径影响较小。秧苗素质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补光处理比不补光对照(CK2)的秧苗素质和产量水平均有显著提高,但与自然光对照(CKl)秧苗素质和产量水平还有显著的差距。人工补光在立体化育秧模式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2.
<正>龙稻11是以九稻16为母本、空育131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分蘖能力强,抗倒伏,耐冷抗病,活秆成熟等特点。1选育过程龙稻1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稻作室以九稻16为母本、空育131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04年F_5决选,品系代号为哈04-13。2006~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预备、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全省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73.
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龙稻5号和东农428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大,水稻生育期延迟,植株晚熟,有效分蘖增加,但过量氮肥导致水稻无效分蘖也相应增加;不同施氮水平对龙稻5号和东农428的穗数.m-2、穗粒数、空瘪粒、千粒重及产量影响差异显著,龙稻5号的穗数.m-2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在施氮水平0~135 kg.hm-2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量达到175 kg.hm-2时,穗粒数下降,空瘪粒增高;东农428也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4.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Bar-Bt基因(抗除草剂基因和抗虫基因构建在同一载体上的双基因)整合到北方优质粳稻龙稻6号、松粳9号等品种中;分别以供试品种的幼胚和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携带有Bar-Bt基因双元载体PCAMBIA1301号的根癌农杆菌EHA105为载体,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为衡量指标,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的龙稻6号、松粳9号等品种的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杆菌侵染愈伤组织的菌液浓度以D(600nm)=0.8~1.0较为适宜,最佳共培养时间为2~3 d,预培养时间为5 d,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1乙酰丁香酮的转化效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5.
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验材料,鸡粪和稻草为发酵原料,采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2施肥技术研究CO2加富对生菜生物学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进行CO2施肥可维持温室内CO2浓度725 mg·L^-1左右,提高冬季温室白天温度0.80℃,夜间温度0.38℃,显著提高生菜的株高、叶片数和SPAD,总产提高92.23%,并可提早7 d上市;与对照温室相比,显著增加了生菜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明显降低硝酸盐含量。因此,该项技术在寒地设施蔬菜生产中应用既可解决大量农业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又可解决温室CO2亏缺、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并可产生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6.
设计了寒地水稻施肥直播机,在水整地稻田中可一次完成起垄、开沟、播种、施肥和覆泥等工序。船板设计成可压出垄台的整体形式,外槽轮式播种器与施肥器实现了稻种和肥料均匀播种和施肥,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调整方便。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黑龙江省农户种稻用水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农民种稻用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节水制度、采用节水技术、根据气象控制灌溉、用水定量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8.
将叶菜型甘薯引入黑龙江省,利用水稻育秧大棚秧苗移栽后的空闲时间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福菜薯18号的外观形态较好,产量与南方原引地差异不大,营养物质含量较高,从而为叶菜型甘薯品种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为了探讨近年来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特点,在水稻冷害鉴定圃中,通过冷水灌溉的方法鉴定2013、2014年审定的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并将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与一些基本形态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13和2014年审定的水稻品种经过低温处理后,水稻品种空壳率分布情况都集中在35%以下,其中空壳率在10%~15%的品种最多有15份,占31份品种材料的近50%,低于5%的品种有2份,所以黑龙江省近2年审定的品种耐冷性表现良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孕穗期耐冷性与主茎叶片数、生育期、活动积温、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重要性状相关不显著,在品种选育和亲本选择时可以单独考虑耐冷性状。  相似文献   
80.
黑龙江省水稻冷害发生情况及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细致地研究黑龙江省水稻冷害生理机制,介绍了全世界种植水稻的110多个国家中大约有24个国家经常遭受冷害的威胁。我国从南到北种植水稻的省份,也不同程度上遭受冷害带来的产量损失,黑龙江省是水稻冷害发生最为严重;分析水稻发生冷害的原因是细胞器发生结构上的改变,酶、激素和其它生理指标根据不同程度的冷害而发生浓度变化;指出当前黑龙江省水稻冷害发生类型主要是孕穗期障碍型冷害;提出深入系统研究黑龙江省水稻冷害生理机制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