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2篇
  5篇
综合类   43篇
水产渔业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富营养化湖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我国大多数湖泊都受到了人类活动的污染,其中富营养化湖泊是占受污染湖泊中较大比重的,所以全面了解湖泊富营养化的机制及其修复措施,对于湖泊的修复至关重要。[内容]本研究简要介绍了富营养化湖泊的现状,总结了几种常见的生态修复措施及其适应的湖泊类型,并分析了生态修复之间的联合作用对湖泊修复的影响,为接下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建议]针对生态修复技术难以长期维持和不利回收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立长期监测系统,建立生态模型等一系列措施,并对发展新的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2.
为了对长江下游江段石油烃污染进行风险评估,笔者从长江下游江段5个采样点采集的15个水样和25个鱼样的检测数据表明,水体石油烃暴露水平范围是0.02~0.21 mg/L,平均值是0.08 mg/L。基于物种敏感度曲线分布方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的风险评估显示,5%的鱼类受到急性毒性影响的几率是0.72%,风险较低。捕获的鱼类内石油烃呈现不同程度的残留,范围是ND-30.07 mg/kg,均值为9.09 mg/kg。鱼体中石油烃残留量大部分没有超标,餐条的超标率为67%,食用长江下游江段捕获鱼类对人体健康风险较小。本研究风险评估可为保护长江渔业资源生态及水产品质量安全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3.
为研究培养基缓释碳源条件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水体水质和微生物代谢情况的影响。通过进行罗非鱼养殖试验,研究培养基缓释碳源对罗非鱼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通过BiologECO技术,研究培养基缓释条件下,对养殖水体中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缓释条件下可有效改善罗非鱼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有效降低养殖水体CODMn与叶绿素a的浓度,增加水体透明度。同时,培养基还明显增强了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试验组微生物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培养基缓释对研究罗非鱼养殖水体水质和微生物代谢多样性有一定积极意义,为后续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通过向罗非鱼养殖水体中添加小球藻,旨在探究其对养殖水体N、P降解和微生物群落调控的最佳浓度。分别设置对照组(NC)、低浓度组(LC)、中浓度组(MC)和高浓度组(HC),探究不同浓度小球藻对罗非鱼养殖水体中N、P的改善效果,并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与其他处理组相比,HC组水体N、P营养盐含量降低,对3种形态氮的降解速率NH4+-N>NO3--N>NO2--N。与NC组相比,MC组和HC组的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各处理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减少,且HC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最高,群落丰富度与NH4+-N含量显著相关。小球藻可以吸收养殖水体中N、P营养盐,调节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改善养殖水体水质状况,为养殖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为研究CuSO4、青苔净和草甘膦三种投入品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抗氧化酶等的影响,参考实际生产中使用浓度,设置对照、CuSO4(1和2 mg/L)、青苔净(5和10μg/L)和草甘膦(5和10μg/L)实验组,分别在4、8和12 d时测定肝胰腺抗氧化酶类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酸/碱性磷酸酶(ACP/AKP)和溶菌酶(LZM)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三种投入品均造成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酶(SOD、CAT、GSH、G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T-AOC活性持续下降;青苔净和草甘膦造成GR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也造成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CuSO4造成MD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三种投入品处理后期造成磷酸酶(ACP和AKP)活性升高,LZM活性降低。结果表明三种投入品均会造成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防御因子活性水平、磷酸酶活性、MDA含量和LZM...  相似文献   
106.
<正>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简称KMPS)在水产行业中的主要用途为杀菌和改底,其主要成分是过一硫酸氢钾、硫酸氢钾、硫酸钾,其中过一硫酸氢钾具有强氧化性,是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由于KMPS具有氧化性的特征,对于水体中的有害藻类、残饵、鱼粪等颗粒性有机质能起到促进降解的作用,因此KMPS对于水质调节、尾水处理可能具有一定效果。尽管KMPS在养殖水环境调控中的应用已有相关讨论,但试验性应用研究仍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正方通体礁(T1型)、三角通体礁(T2型)、正方箱式礁(X1型)、三角箱式礁(X2型)、正方体礁(F1型)5种不同构造的人工鱼礁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幼鱼的诱集效果。使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观察了不同人工鱼礁模型对翘嘴鲌幼鱼行为以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放置人工鱼礁的对照组,翘嘴鲌幼鱼聚集分布在两侧;放置的5种人工鱼礁模型,对翘嘴鲌幼鱼均产生了一定的诱集效应,其中以可利用空间最为合适、便于通过,遮蔽效果最好的T2型人工鱼礁模型对翘嘴鲌幼鱼的诱集效应最佳;F1型、T1型人工鱼礁模型对翘嘴鲌幼鱼的诱集效应由于礁体模型的诱集有效空间、遮蔽效应的减少而下降;X1型、X2型人工鱼礁模型的箱式设计的诱集效果不如前3种鱼礁,但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显示,5种人工鱼礁模型对翘嘴鲌幼鱼的诱集效果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5种人工鱼礁模型对翘嘴鲌幼鱼诱集效果的差异可能是由礁体模型的不同结构设计和翘嘴鲌幼鱼的活动习性共同作用下产生的,T2型人工鱼礁模型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