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2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满足真蛸浮游幼体阶段的营养需要,研究了几种饵料生物对真蛸浮游幼体的育苗效果。结果表明:轮虫不宜作为真蛸浮游幼体的生物饵料;恒温培养试验得出混合营养强化的丰年虫幼体的育苗效果优于混合营养强化的蒙古裸腹溞,并优于小球藻强化的丰年虫幼体及蒙古裸腹溞;常温试验得出梭子蟹溞状幼体+丰年虫幼体组合的饵料效果最好,而微囊营养强化剂强化的丰年虫幼体的育苗效果好于混合营养组合。综上所述,可认为:梭子蟹溞状幼体+丰年虫幼体组合是真蛸浮游幼体期比较适宜的饵料。  相似文献   
12.
裸体方格星虫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2008~2011年在福建开展裸体方格星虫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结果。每年3~5月从福建沿海采集一定数量的裸体方格星虫亲体,经强化培育后进行人工催产获得受精卵。在海水盐度26~32、水温28.5~30.5℃条件下,孵出的海球幼体经9~13d的培育,变态为稚虫,再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育,达到体长1.0~2.8cm的星虫幼苗。2008、2009、2011年分别培育出方格星虫幼苗1.779×106条、2.88×106条和5.526×106条。  相似文献   
13.
应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东山和广东阳江褐毛鳞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6对选择性引物组合对2个群体60个个体进行扩增,共扩增出313个位点,多态位点85个。东山和阳江褐毛鳞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4.60%和25.56%、0.0795和0.0768、0.1210和0.1176,2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处于较低水平。遗传分化系数Gst及AMO.VA分析表明,2个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UPGMA聚类图及PCA分析显示,群体间具有典型的地理特征,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钝缀锦蛤形态性状和活体质量之间的关系,随机选取的150粒野生钝缀锦蛤作为试验材料,分别测量其形态性状(壳长x1、壳宽x2、壳高x3)和活体质量(y),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钝缀锦蛤的形态性状和活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壳宽与活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0.970)。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壳宽对活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677),其次为壳高(0.184),最小为壳长(0.151)。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相一致,壳宽是影响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估计活体质量的回归方程:y=-160.195+0.726x1+4.307x2+0.894x3,r2=0.960。该研究结果为钝缀锦蛤的人工选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郭香  郑雅友  曾志南  巫旗生  宁岳  祁剑飞 《水产学报》2018,42(11):1711-1718
2015年9月–12月,以菲律宾蛤仔福建养殖群体和广东野生群体子一代为亲本,开展了双列杂交实验,建立了两个自交组和两个杂交组,研究了杂交子代幼虫和稚贝的生长与存活的杂种优势。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均有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但无显著差异。总体上,幼虫期的生长受母体效应影响显著,稚贝期的生长杂交效应主要受交配方式影响。相反,幼虫期的存活受配对方式影响最显著,稚贝期的存活受卵源影响显著。在幼虫期,杂交组与自交组在生长和存活方面差异不显著。在稚贝期,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壳长和壳高在30日龄以后,正反交组的平均生长速率显著快于自交组。在40日龄时,壳高和壳长总杂交优势值达到最大,分别为25.64和27.00。这可能是因为杂种优势的表达具有时期差异性。在幼虫期,福建自交组表现出最高的存活率,为36.45%±1.85%;稚贝期,广东自交组存活率最高,为52.27%±2.13%。在幼虫期和稚贝期的存活率方面,未观测到杂种优势,这可能是由于两个杂交亲本群体与存活相关的基因频率无差异或者检测次数较少所致。  相似文献   
16.
太空搭载卤虫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明空间诱变对卤虫休眠卵的影响效力,本研究选用4对AFLP选择性引物对太空诱变与地面对照组共59个卤虫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每对引物均获得清晰的扩增图谱,共检出222个清晰可辨的不同扩增片段,其中多态位点189个,占85.1%;UPGMA和NJ聚类分析图显示,来自空间诱变组的M5单独聚类,而其它58个个体聚为另一类,其他太空诱变组与地面对照组的个体交叉聚类,地面对照和太空诱变组遗传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用卤虫遗传多样性相当丰富为优良品系的选育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两组间及组内的遗传差异主要是由个体间本身差异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7.
章鱼生物学特性及繁养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鱼为福建省近年来新兴的海水养殖优良种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商品价值和产业化养殖潜力。本文对章鱼的分类与分布、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和养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分析了福建省主要海水鱼类、贝类、藻类、虾类等的养殖现状,对福建海水养殖业存在的养殖空间日趋萎缩、养殖品种结构不合理、水产苗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光裸方格星虫初期海球幼体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光裸方格星虫初期海球幼体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实验。结果表明,在盐度32,试验时间24h内,光裸方格星虫幼体的正常发育生长温度范围为22~38℃,临界上限水温为39℃,临界下限水温为1℃。耐受的盐度范围较广,在试验时间48h内,温度26~27℃条件下,盐度17~47范围内幼体都可存活,其中盐度24~36试验组幼体发育正常,在中上水层游动,具趋光性和聚集性,生长速度较其它试验组快;临界上限盐度为50,临界下限盐度为14。这些表明光裸方格星虫初期海球幼体对低盐度相对敏感,对高盐度有较强的耐受力,而对温度特别是低温的耐受能力也较强。  相似文献   
20.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基础群体、‘金蛎1号’选育系F6和野生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每个位点在各群体的等位基因数为7~24个,各群体在所有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3~17.6个,平均等位基因丰度为9.8~16.8。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55~0.662和0.788~0.872。经邦弗朗尼校正,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显示,在24个群体–位点组合中18个群体–位点组合显著偏离平衡(P0.01)。群体内近交系数F_(is)值介于0.0095~0.2874,平均值为0.1992,遗传分化系数F_(st)介于0.0224~0.1627,平均值为0.0767,暗示选育群体中存在较低水平的非随机交配现象,属于中度偏低分化。研究表明,连续的选育对群体的遗传分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选育群体仍然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