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1.
晋西林区地面害鼠数量的季节变化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晋西林区的调查,查明鼠形动物14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2种(地面啮齿动物11种,地下啮齿动物1种),兔形目动物2种。社鼠和花鼠是对林果业造成危害最大的地面鼠种。本文对果园地面害鼠数量的季节变化与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雁门关地区哺乳动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雁门关地区哺乳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查明该区哺乳动物6目18科43属53种,占全国总种数(645种)的8.22%,占山西省总种数(71种)的74.65%。其中以食肉目种数(16种)占全国食肉目种数(63种)的比例最高,达到25.40%,占山西省(20种)的80%。以翼手目种数(4种)占全国翼手目种数(129种)的比例最低,仅占全国的3.10%,占山西省(9种)的44.44%。研究表明,雁门关地区的哺乳动物资源在山西省占有很大比例,而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又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应予以重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雄性不育剂对农田害鼠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山西五台县研究了0.25 mg/kg雷公藤甲素颗粒剂对以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为优势鼠种的农田害鼠群落的抗生育效果。结果表明,投放试验药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害鼠的雌体繁殖率在逐渐减少,亚成体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农田害鼠群落的种群密度下降了63.49%。说明该药剂可在较长时间内控制害鼠种群的繁殖,抗生育的综合效果显著;在农田的适口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可在农田大面积使用防治害鼠。  相似文献   
14.
鼠类广泛分布于不同的地区,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鼠类对农林业生产有着严重的影响,也是传播鼠疫、黄热病等多种传染病的重要媒介。鼠害不仅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生存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农业生产,造成粮食减产。在雁门关畜牧生态区,鼠害严重阻碍着当地正在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  相似文献   
15.
抗生育剂莪术醇对区域性害鼠的控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2006年,在山西隰县进行了0.2%莪术醇对区域性害鼠的防控效果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害鼠前三天对毒饵的平均摄食系数为0.47,大于0.3,接受性较好。(2)使用药剂后,雌体繁殖率降低了18.80%;平均胎仔数下降了7.5%,平均子宫斑下降了6.83%;亚成体所占的比率下降了72.28%,对害鼠的繁殖影响作用明显(。3)通过密度检测,试验药剂对种群密度的控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在增加,第三次校正控制效果达到了44.73%,表明该药剂能够有效地降低害鼠的种群密度。(4)投药后,在试验区未发现天敌二次中毒及其他非靶动物出现异常现象,也未发生人、畜、禽误食中毒现象,大田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正> 花鼠(Eutamias sibiricus Laxmann)和岩松鼠(Scjurotamias davidianus Milne—Edwards)是两大山区害鼠。近年来,在我省境内呈扩大蔓延的趋势,局部地区已形成了较大的种群,严重地危害着山区农、林、牧业的发展。1 花鼠和岩松鼠的形态特征、分布状况及生活习性花鼠,又称犵狑、五道眉。其背部有5道明显的黑褐色条纹,一般体长150mm,尾长110mm,体重120g 左右。在我省各地均有分布,但以山区和丘陵区为主,在平川沟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甘肃鼢鼠、中华鼢鼠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6—1990年在陕西、山西两省进行了甘肃鼢鼠和中华鼢鼠综合防治的研究。在化学防治基础上,采取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蓄积天然降水、作物轮作倒茬、使用化学除草剂铲除田间杂草等生态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结果表明,药物灭鼠可迅速将害鼠密度降至防治阈值(3.1只/公顷)以下,其他几项生态措施对害鼠种群数量恢复亦有一定抑制作用,避免了连年使用化学药物防治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对鼠类的不育防控作为鼠害综合治理的一个新兴领域,被认为是比传统毒杀方法更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技术。鼠类不育剂由于其经济、安全、作用周期长、对环境没有副作用等优点受到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大力推荐。通过论述鼠类不育剂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与应用进展,提出了在山西省对鼠类不育剂的应用技术进行试验、集成与推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山西娄烦生态区鼠类数量配置和变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铗捕法调查娄烦生态区有害哺乳动物,查明啮齿目动物7种、兔形目动物1种;数量配置上优势种类达乌尔鼠兔占35.44%,稀有种黑线姬鼠占0.84%。数量变动规律研究表明,数量季节变动明显,1年中形成7月和10月2个数量高峰;各年度数量也存在明显的变化,即在1994—2009年15年间,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地考察(夹捕法),结合访问并进行综合整理,掌握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啮齿动物的区系种类和分布。该区啮齿动物为6科15属19种,占全国总种数的8.80%,占山西省总种数的82.60%.其中古北界啮齿动物16种,东洋界1种,广布种2种。以区系从属关系看,古北界啮齿动物种数占的比例最高,达到84.21%,广布种占的比例为10.53%,以东洋界种占的比例最低,仅为5.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