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99篇
农学   89篇
基础科学   79篇
  36篇
综合类   643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293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来源及选育过程MN413大豆新种质是1990年以MS8118(经等离子处理N50次、30Kev)高产株系为母本与豫豆10号有性杂交,经混合集团及系统选育,于1997年定型并取名为MN413(蒙宁413)。1998年参加本所品比鉴定,平均亩产239.7kg,比中豆19增产18.5%,并在0.4亩繁殖田中亩产达274kg;1999年参加本省多点异地鉴定,平均亩产260.3kg,比中豆19增产40.7%,高抗倒伏,高抗花叶病毒病和大豆孢囊线虫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高产栽培鉴定结果2000年在蒙城综合实验站进行面积为1.625亩的高产栽培试验,经南京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安徽省种子总公…  相似文献   
52.
农田平地机导航侧滑估计与自适应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田平地机在无人驾驶作业时因受地面侧滑影响而导致路径追踪控制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牵引式农田平地机的导航侧滑估计与自适应控制方法。根据路径追踪时平地铲与拖拉机的位置关系,建立了牵引式农田平地机的运动学模型;基于运动学模型,提出了一种侧滑估计器,用来预测导航控制中车轮因侧滑产生的侧滑角,并计算出拖拉机的前轮转角控制率;采用改进的非线性函数构造方法对PID控制器的参数KP、KI、KD进行实时整定,实现了农田平地机自适应导航控制。田间试验表明,该方法使平地铲路径追踪的平均绝对偏差减小了6.78 cm,标准偏差减小了10.1 cm。与无侧滑估计和参数自适应的导航控制相比,本文方法提高了农田平地机的路径追踪精度,增强了导航控制系统对平地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3.
农用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装置有其特殊性,而铲斗机构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农用挖掘机工作时主要以铲斗挖掘,所以铲斗机构的设计合理与否尤为重要.为此,针对铲斗机构进行理论分析,认为铲斗机构属于平面多体系统,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中的凯恩-休斯顿法分析了系统的运动学问题,利用拉格朗日法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运动学方程.最后,用ADAMS软件进行了联合仿真,得到了动力参数曲线,为优化设计和自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详细论述了采头水平的调整,采头前倾角度的调整,扶禾器的调整,仿形控制系统的调整,调整压茎板、脱棉盘的调整,湿润系统的调整。  相似文献   
55.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虫,目前已经侵入我国云南省。田间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与甜菜夜蛾S.exigua、斜纹夜蛾S.litura和黏虫Mythimna separata在玉米上往往混合发生,且形态相近,容易混淆。本文详细描述了草地贪夜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比较了其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黏虫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差异。本文为草地贪夜蛾的准确鉴别和田间调查提供依据,并为草地贪夜蛾的精准测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6.
以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耕作方式为主区,分别设常规翻耕(C)、深松(S)、旋耕(R)处理,副区为秸秆还田量,分别设秸秆全还田(P)和秸秆不还田(A)处理,采用Biolog Eco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并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结果显示:深松与秸秆还田均有利于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碳含量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9.78%和24.00%,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7.08%和15.81%;深松提高了15~30 cm土层的pH值6.67%,秸秆还田提高了0~15 cm土层的pH值4.32%。深松和秸秆还田均有利于代谢多样性(丰富度指数、香浓多样性指数)、碳源代谢强度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26.84%、3.84%和38.02%,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11.87%、 3.63%和14.74%。主成分分析表明常规翻耕秸秆不还田和旋耕耕作秸秆不还田碳源代谢功能相近,15~30 cm层次内常规翻耕秸秆全还田碳源代谢功能和深松耕作秸秆全还田处理相近。深松和秸秆还田平均提高了小麦产量5.82%,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与小麦产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7.
试验旨在从分子水平分析撒坝猪保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变化以及遗传多样性 ,拓宽遗传背景 ,指导和促进撒坝猪的保种工作。 利用“京芯一号”SNP 芯片对云南省楚雄州种猪场 100 头保种撒坝猪群体的 DNA 进行遗传群体结构分析。 结果表明:撒坝猪保种群体的有效群体含量(Ne)为 21,群体的多态性标记比例(PN)为 0.533,群体的期望杂合度(He)为 0.263,观察杂合度(Ho)为 0.275;G 矩阵表明公畜与母畜之间基因组亲缘关系呈中等;100 头撒坝猪保种群体可分为 A ~ G 7 个家系;在 100 头撒坝猪保种群体中,共检测到 3552 个长纯合片段(ROH),长度在 8.20 ~621.32 Mb,每头撒坝猪含有 2 ~ 53 个 ROH,且平均个体 ROH 长度为(319.38±111.39)Mb。 该撒坝猪保种群体基于ROH 的近交系数(FROH)平均为 0.130,中位数大于 0.125。 本研究表明,该保种撒坝猪群体内家系数量适中,个别家系公畜数量较少,各家系个体数差异明显,群体中可能存在非撒坝猪的外来血缘,个体亲缘关系呈中等程度,近交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8.
朴厚坤  赵世臻 《经济动物学报》2006,10(3):130-132,141
针对近年来养殖界在鹿、貂、狐、貉等特种经济动物的管理体制和执法上产生的争议,较系统地阐述了野生动物和家畜(禽)的区别,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与养殖业的关系等有关学术概念,并对生产技术成熟,已形成各自独立产业的鹿、狐、貂等特种经济动物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按照《畜牧法》和相关畜牧兽医法律法规进行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9.
云南省德宏州发现3种草地贪夜蛾幼虫寄生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以来,已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为加速对我国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资源的发掘与防治潜能的评估,我们于2019年9月-11月对云南省德宏州玉米和小麦上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性天敌开展田间调查并对采集到的天敌进行分子鉴定。共发现3种草地贪夜蛾幼虫寄生蜂,分别为斯氏侧沟茧蜂Microplitis similis Lyle、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 Hellen和斜纹夜蛾长距姬小蜂Euplectrus laphygmae Ferrière,田间最高自然寄生率分别为12.00%、22.30%和5.33%。另外,田间调查发现在玉米和大豆上斯氏侧沟茧蜂还可寄生与草地贪夜蛾同属的斜纹夜蛾S.litura幼虫;在大豆和杂草上斜纹夜蛾长距姬小蜂可寄生甜菜夜蛾S.exigua幼虫。本研究将为今后开展草地贪夜蛾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0.
新疆南疆机采棉品种株型结构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陆地棉品种的株型结构及产量性状,研究高产优质机采棉品种的株型结构与产量结构的特点,为棉花结构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测试不同机采棉品种的株型结构性状及产量结构相关指标,利用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几种机采棉品种的株型性状、产量结构性状及其相关性特点。【结果】籽棉产量与株高、主茎节间长、果枝数、果节数存在正相关但不显著,与果枝始节高度呈负相关;株高与果枝始节高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间长度呈极显著相关; 17N11株型为塔型结构,其底部主茎叶片保留完整、籽棉产量、株高最高,而17N13主茎叶片数最多,17N5则具有最小的叶片脱落率;在棉花株型结构的共性方面,棉花果枝角度具有由上至下呈增大趋势,而变异能力则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上部>中部>下部)。棉花主茎叶大小具有由上部至下部减小的趋势,变异能力亦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下部>中部>上部)。【结论】株型结构具备中、上部果枝夹角较小(上部<32.0°,中部<50.0°),主茎叶总面积高于320 cm2,下部主茎叶片脱落率低于20%的机采棉品种产量优势显著,中上部果枝夹角、主茎叶总面积、下部主茎叶片脱落率可作为株型育种后代材料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