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优质丰产强筋小麦新品种临汾13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汾 138是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选用优质、早熟、大粒临汾 5 0 6 4做母本 ,多穗、抗病、强秆烟农 15做父本配制组合 ,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 2 0 0 0 - 2 0 0 3年度山西省南部中熟区冬小麦优质组区域试验中 ,3a2 4点 (次 )折合平均产量 5 36 5 .5 kg/ hm2 ,较对照品种鲁麦 14增产 2 .81% ;在 2 0 0 2 - 2 0 0 3年度山西省南部中熟区小麦生产示范中折合平均产量为 5 987.5 kg/ hm2 ,较对照品种鲁麦 14增产 7.2 %。籽粒角质 ,容重791g/ L ,含蛋白质 (干基 ) 15 .0 7%、湿面筋 32 .6 % ,沉降值 6 5 .8m l。成株期对条中 2 8号中抗 ,轻感条中 30、31号 ,虽中感条中 2 9号、叶锈病及白粉病 ,但严重度不高。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南部麦区和黄淮北片一般水地及肥沃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32.
冬小麦不同穗型对产量构成因素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提高小麦产量,以多穗型、中穗型和大穗型小麦为材料,通过不同密度对产量结构的调查、分析和探讨及其有关性状的研究,找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证明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决定产量的主导因子是穗数,其次是千粒重,最后是穗粒数。并提出今后小麦高产育种策略应增加有效分蘖,稳定千粒重,挖掘穗粒数的潜力;并对今后黄淮北片麦区小麦高产育种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3.
对冬小麦品种晋麦 6 4生长发育与形态生理特点研究的结果表明 ,该品种高产、稳产、抗倒伏能力强的内因是具有高光效的株型 ,其上部叶片上举 ,旗叶与主茎夹角小 ,旗叶长宽比小 ,中后期绿叶面积大 ,主要功能叶持续时间长 ,植株第 1、2节间短 ,维管束数目多 ,分蘖成穗率高 ,灌浆速率较快 ,千粒重高。  相似文献   
34.
本文回顾了山西省小麦品种的演变特点和优良品种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分析了当前我省小麦育种及品种存在的问题及现状,重点叙述了我省小麦育种方向,应加强突破型超高产品种、耐旱、节水型品种以及各类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明确提出现阶段我省育种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5.
山西省临汾市冬小麦田恶性杂草节节麦的危害与防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冬小麦田恶性杂草节节麦的来源及形态特征的认识,剖析了节节麦在山西省临汾市发生的原因及对小麦生产带来的严重危害,明确了其有效防治措施,为防治节节麦恶性传播蔓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37.
为探讨不同播期对山西省冬小麦茎蘖幼穗分化及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新品种‘临汾8050’为材料,观察了不同播期下冬小麦的主茎分蘖幼穗分化过程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和蘖位的增高,幼穗分化各时期的日期推迟,幼穗分化的总历时缩短,晚播处理穗分化时间比早播处理少121天;随着播期的推迟和蘖位的增高,各分蘖幼穗分化日期推迟,晚播分蘖幼穗比早播的推迟109天;随着播期的推迟,主茎幼穗伸长期呈现短长短趋势,伸长期至雌雄蕊分化期持续时间缩短,雌雄蕊分化后各分化期基本同步;同一播期(早播、中播)随着蘖位的增高,伸长期至二棱期分化持续的时间及总历时明显缩短,之后各分化期历时相差不大;而晚播随着蘖位的增高,各分化持续的时间及总历时稍有增长;但晚播处理至小花分化期第二位蘖和第三位蘖及中播处理的第三位蘖死亡;主茎及分蘖穗的有效小穗数随播期的推迟明显减少,早播和中播有效穗数为643.58×104/hm2和601.66×104/hm2与晚播有效穗数549.38×104/hm2差异显著,产量显著降低。为此,9月25日至10月5日是山西省南部冬小麦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38.
小麦新品种晋麦64号产量分析及选育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晋麦 6 4号具有综合抗性好、优质、早熟、适应性广的特点 ,在产量性状方面 ,分蘖力强 ,成穗率高 ,产量结构三要素协调 ,高产稳产性好 ,是适宜晋南麦区一般水地种植的理想品种。通过对晋麦 6 4号的选育分析认为 ,在育种过程中 ,对品种性状的改良应注重总体水平的提高 ,而不是对单一性状的突出要求 ,在选育过程中 ,必须紧扣“丰中求优、丰中求抗、丰中求早”的原则 ,这样育成的品种在生产上才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小麦品种混播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目前生产上把提高亩穗数作为小麦增产途径,由于群体密度大,群本发育与个体发育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不同品种有不同的特点,根系分布、株型、叶型以及对环境条件的反应都不尽相同,如果把不同品种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使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得到协调。 1984年,美国人Allan.J.ciha和Gordon.Rubehthaler报道,春小麦品种混播,出粉率、蛋白质含量、面团性状、烘烤性及抗病性等方面都优于播种单一品种。我们的试验目的,是想通过品种混播,发挥群体效应,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40.
选用近三年参加国家和山西省区试的54个冬小麦品种,将其按株型紧凑与否,分为叶片直立、叶片半直立和叶片下披三类,在一般生产条件下,对这三种类型品种的产量结构,茎蘖动态、光合结构、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抗逆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生产环境和相应的栽培技术条件下,三种类型的品种都能获得高产,但在目前生产条件下,以直立型、半直立型品种较为经济,且易获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