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园艺   4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金针菇菌渣栽培平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金针菇菌渣替代部分棉籽壳,组成不同配方进行菌渣栽培平菇配方试验。通过对试验品种在不同配方中的菌丝生长速度、抗杂性、子实体生物转化率等指标的跟踪调查、统计分析,发现金针菇菌渣添加量在30%~50%时,菌丝长速慢、生物转化率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菌丝长速加快、生物转化率提高;当添加量超过70%时,生物转化率开始下降;添加量在70%时生物转化率最高,达到110%以上,栽培成本比全棉籽壳降低3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12%以上。试验示范证明,金针菇菌渣可替代部分常规棉籽壳原料在平菇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用瓶常规培养泰山虫草菌种,周期长、接种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生产规模小。深层发酵生产菌种,培养基营养丰富,菌丝生长速度快,周期短,菌龄一致,接种操作简便,一次性生  相似文献   
33.
每年春天 ,金针菇出完菇后 ,大量废料闲置 ,占据场地 ,又给害虫提供了滋生地 ,且出完菇后的废料还有相当一部分营养没有用完 ,造成原料浪费。笔者利用金针菇废料进行了栽培鸡腿菇实验 ,取得了成功。现将该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1.原料处理将出完菇后的金针菇废料袋 ,搬出菇棚 ,脱去袋膜 ,挑出腐烂、污染袋弃之。将好袋拍碎晒干备用。玉米芯粉碎至玉米粒大小备用。2.培养料配方金针菇废料60公斤 ,玉米芯30公斤 ,麸皮10公斤 ,石膏1公斤 ,石灰2公斤 ,水130公斤。按配方称好料 ,先将废料、玉米芯摊放在水泥地上 ,石膏、石灰溶于水后…  相似文献   
34.
对鸡爪菌病菌(Bionectria ochroleuca)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最有利于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1.5%,蛋白胨0.3%,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琼脂20g,水1000mL;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pH为5~7。  相似文献   
35.
河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河北省水土资源状况、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及水土资源承载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前应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近几年,泰安市及周边地区一些平菇种植棚内,不同程度发生核桃肉状菌侵害,造成减产,严重者绝收.笔者经过几年调查与防治试验,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7.
为完善金福菇泰山-3新品种的栽培技术措施,采用单因子筛选和正交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蔗糖为碳源和以酵母膏为氮源的培养基最有利于金福菇泰山-3菌丝生长,其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pH为6~7;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蔗糖2.5%、酵母膏0.2%、KH2PO40.3%、MgSO40.15%、琼脂2%。  相似文献   
38.
大杯蕈袋栽综合农艺性状突出,污染可控,省时省工,适宜夏季栽培。通过对大杯蕈袋式覆土栽培各因子调查、栽培示范等,总结出大杯蕈袋栽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9.
金福菇是近几年新开发的珍稀高温型食用菌,其子实体硕大、质地硬、口感好,鲜品货架时间长;适宜夏季栽培,解决了目前北方菇棚周年栽培和夏季鲜菇市场需求的问题.传统金福菇栽培多采用地栽模式,该栽培模式占地多、用工多、污染连片不可控;而袋栽模式可单层或层架栽培,节约用地,污染可控,省工省时.笔者通过对袋栽各因子调查、栽培示范,总结出金福菇袋栽高产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0.
针对秀珍菇反季节栽培中遇到的问题,对其栽培设施和管理进行了改进,使其生物转化率能够达到100%,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