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日光温室甜瓜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日光温室甜瓜生长的影响,我们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甜瓜栽培过程中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提高温室CO_2浓度、气温、地温、每株着生花序、每序着花数、单株坐果数、单果重,甜瓜产量增加显著,增产率达11.97%,增效13.4%。  相似文献   
22.
在西北地区夏播条件下,以沈爆3号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密度下对其产量、品质及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沈爆3号适合高密度种植且适应密度范围较大,密度在82 500株/hm2时产量最高,达3 915.17 kg/hm2;最大叶面积指数和最大叶绿素值分别出现在97 500株/hm2和52 500株/hm2密度处理;高密度条件下,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的时期较晚,持续时间较长,叶绿素含量变化也较为平缓;高密条件下较大的叶面积指数降低了因叶绿素含量下降而对产量造成的负效应,即降低了高密条件下源对于产量的限制;沈爆3号平均叶向值LOV为11.5,在品种改良上具有很大的上升潜力;建立产量和生理指标最优回归方程为:Y=490.280 6-7.836 0X2+7.505 5X3R2=0.999 9,X2为叶绿素SPAD值,X3为叶向值)。在夏播条件下,沈爆3号膨爆率、膨爆倍数分别为96.29%和23倍,分别比春播低1.07个百分点和27.97%。玉米花中淀粉、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平均含量分别为51.94%、10.30%、6.97%和0.24%。  相似文献   
23.
宋丽 《南方农机》2023,(12):175-177
农业现代化发展积极主张通过农业技术支持农业机械化以改变传统农业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与效益、降低农业人力物力资源成本等,以实现国家农业经济稳定高质量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先进农业技术具体应用到农业机械中,有利于深入开发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潜力,有利于全面充分地增加现代农业生产效益。笔者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围绕农业机械中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方面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新时期农业机械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背景及重要性;然后梳理了当前农业机械中常应用的先进农业技术类型;最后总结了农业机械中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原则,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实践策略,为有效发挥先进农业技术作用、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4.
建立了带抛物槽式集热器的太阳能再热式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模型,研究了再热式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热效率增加量与输出功增加量随蒸发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再热压力比为0.25时,太阳能再热式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能有效地提高系统总效率,输出功随蒸发温度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对分别以R11、R114、R134a和R245fa为工质的再热式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热效率提高量进行比较,以R245fa为工质的再热式有机朗肯循环热效率提高最大,达4.3%。  相似文献   
25.
采用撞击法(FA-1型6级Andersen空气采样器),自然沉降法对冬季雏鸡舍气溶胶真菌进行采样,所用培养基为PDA和RBC,采样时间5 min,采样高度分别为0 m(鸡舍地面),1 m(鸡群密度较大高度),1.5m(人体呼吸高度).结果共鉴定出18个属,其中优势菌群有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和木霉属(Trichoderma).研究显示,采用撞击法时两种培养基的真菌浓度均随采样高度的升高而增加,PDA中CMD值在1 m处最小,RBC中CMD值随采样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沉降法时两种培养基的真菌浓度均在1 m处最高.  相似文献   
26.
由于金霉素、土霉素、喹乙醇、啊散配等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在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对人类构成潜在危害,各国均规定此类产品严禁用于产蛋鸡。为了减少产蛋鸡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病的发生,提高产蛋鸡的抗病能力,发挥产蛋鸡的高产性能。从2007年开始,笔者在蛋鸡上应用一种新型的天然植物提取物—牛至油代替抗生素添加剂,通过近两年的推广应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7.
由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 grisea Sacc.)引起的稻瘟病遍布各大水稻种植区,引起水稻产量的严重损失,已成为水稻增收丰产的限制因素。在水稻的传统育种中,发掘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增强对稻瘟病的抗性是防治稻瘟病的有效方法。从水稻抗稻瘟病基因遗传研究概况及抗瘟性基因的抗病性机制、组织结构上的抗稻瘟病机制、抗稻瘟病基因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综合分析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病机制,以期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8.
棉花光子基因N1和n2的遗传分析及染色体定位的分子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棉花显性光子突变体N_1与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海岛棉品种新海7号和海7124杂交,共配制3个F_2分离群体和1个BC_1群体;用隐性光子突变体n_2与TM-1、海岛棉品种新海7号和军海1号杂交,共配制3个F_2分离群体和2个BC_1群体。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显性光子突变体N_1和隐性光子突变体n_2与正常海岛棉、陆地棉品种(系)在光子性状上均存在1对基因的差异,符合单基因遗传模式。用SSR分子标记对显性光子基因N_1进行定位,结果显示,N_1位于染色体A12(Chr.12)上,与目的基因最近的标记是BNL1679,遗传距离为1.9 cM。用SSR分子标记对隐性光子基因n_2进行定位,结果表明:在海×陆种间群体中,n_2基因位于染色体A12上,与n_2基因最近的分子标记是BNL1679,遗传距离为2.7 cM,而在陆×陆种内群体中,n_2基因则位于染色体D12(Chr.26)上。根据遗传分析和分子定位结果,推测隐性光子性状在异源四倍体棉花中可能在部分同源染色体上存在重复基因,导致隐性光子基因n_2在不同类型的分离群体中定位在不同的部分同源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29.
试验旨在研究沙葱多糖对舍饲肉羊生长性能和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30.71±2.20 kg)的内蒙古羯羊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0.09%沙葱多糖(试验Ⅰ组)、基础日粮+0.12%沙葱多糖(试验Ⅱ组),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试验期开始后记录每天的采食量,并在第0、15、30、45、60 d时清晨空腹称重,以此计算各阶段日增重和料肉比;且每组选取4只羊,空腹颈静脉采血,离心取上清,用来测定血清中T3、T4、GHI、GF-II、NS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内,添加沙葱多糖能够提高肉羊的平均日增重(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1.11%(P<0.05)和14.19%(P<0.05);各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料肉比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9.98%(P<0.05)和11.97%(P<0.05),但两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中激素(T3、T4、GHI、GF-II、NS)含量随沙葱多糖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试验期结束后,试验Ⅰ组T3、T4、GHI、GF-II、NS的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6.26%(P<0.05)、15.00%(P<0.05)、26.57%(P<0.05)、23.59%(P<0.05)、19.25%(P>0.05);试验Ⅱ组T3、T4、GHI、GF-II、NS的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7.89%(P<0.05)、17.34%(P<0.05)、28.41%(P<0.05)、30.52%(P<0.05)、28.45%(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沙葱多糖能够提高肉羊生长性能和血清中相关激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30.
寒地水稻鞘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鞘腐病主要危害水稻植株的剑叶鞘部位,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产生和积累。黑龙江省该病病原菌优势种为禾谷镰刀菌。本文报道了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病规律,并提出了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