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9年芦管育苗移栽试验及其栽培实践结果表明 :用芦管培育适龄早发棉苗 ,应抓住芦管预腐处理、高肥力完全型营养土制备、病虫草防除、种子精选、适期播种和及时分植壮育与移栽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土壤紧实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92-1995年在江苏农学院农场对供试棉花品种岱15,设砂、粘土不同容重盆栽。连续4年结果表明,土壤容重1.2g/cm^3和1.3g/cm^3处理 量和生物学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且经济系数排居首位,极显著超过容重1.5g/cm^3处理。因此,容重1.2-1.3g/cm^3是棉花形成高生物学产量、较高经济系数,从而达到最高经济产量的理想土壤实度。  相似文献   
13.
苏北轮作轮耕轮培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苏北地区作物结构的系统分析,将该地区分为5种轮作类型区。通过不同耕法的产量效应与时间分异、土壤肥力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论证了轮耕制的机理,提出了苏北农区轮耕制的一般原则与测土耕作的原理与方法。在单项技术效应与分区定位综合研究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苏北主体轮作方式的轮作轮耕轮培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4.
提要长江下游棉区,常年7月中旬—8月底为日照最充足的高能季节,棉花一生中转化贮存光能最多的高能期(集中结铃阶段)与此同步,具有极为明显的增产效应。 1968—198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棉花产量与同步期光能呈极显著正相关(r=O.8779),其回归方程为:y=181.03 23.56x。  相似文献   
15.
1985—1987年试验在扬州、响水等8个点上进行,亩植2000、3000、4000、5000株,生育类型分早、中、晚三期,岱字棉15号,4个区组。试验明确了高产优质棉花栽培应系统调节苗、蕾、花、铃、絮等时期的生育进程和强度,使棉花高能期与该棉区常年高能季节及时同步。适宜密度为3000-4000株/亩,棉株以6月下旬达盛蕾期,现蕾后单株平均3天左右出一台果枝,8月中旬亩最高果节量宜在25万左右,最大叶面积指数4,群体高度的上升与果节量增长相应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试验于1996-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苏棉8号,春夏播棉管与营养钵育苗移植苛对比试验结果指出,芦管苗移栽棉在现蕾时,其单株干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幼苗期阶段,单株干重显著低于对照;并对根、茎、叶物质积累和分配均产生不利影响,。这种特生产弱势帅芦管环境对棉苗早期限根控叶而使同化产物减少所致;在大苗期阶段,芦管棉苗植株干物质积累逐渐加速;并随着叶面积增大,光合产物增多,  相似文献   
17.
通过我们前几年的研究已经弄清,用锰、铜和铝的混合液处理棉花种子,在春季不良的条件下能明显地表现出良好的作用。在田间调查中,以播种前处理种子和在现蕾、开花期根外追肥的方法,考察了塔什干1号品种对增施微量元素的感应性。实验是1975~1977年在撒马尔汗省阿克达里地区的列宁集体农庄进行的。土壤为老灌溉草原灰化土,内含腐殖质1.2%,每公斤土壤中含有效氮40毫克、有效磷14.5毫克、交换性钾125毫克、有效锰3.5毫克、有效铜0.47毫克、有效锌0.64毫克、有效硼0.93毫克。有效铝一般在耕作层中没有发现。所施肥料按其有效成份计算,氮200公斤/公顷,磷180公斤/公顷,钾60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18.
试验于1996~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苏棉8号。春、夏播棉芦管育苗和传统营养钵育苗对比试验结果指出,芦管育苗棉花出苗率和生育进程与对照无明显区别;但是,幼苗期阶段根、茎、叶生长均处弱势地位;而大苗期后,长势逐渐增强,到了现蕾期,棉株长势和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均接近或超过对照。这种前弱后强的苗情发展特点,是其特有的双层根阶段性影响的结果。芦管苗双层根的形成,引根大量深扎,对棉花蕾期稳发和防后期早衰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棉花高能期与高能季节同步性较好的处理比同步性较差的处理增产19.71%(r=0.7701)。同步期长短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15),其回归方程Y=169.40+3.24x;同步期成铃强度与产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68),其回归方程Y=127.14+10.97x。因此,增加同步时间和提高成铃强度,是棉花高产优质的主攻方向。 同步性较好的处理,在同步期内积累的总干物重和生殖器官干物重分别为584.7,289.3kg/亩,各占一生中的64.6%,69.6%,比较差的处理分别高37.74%,87.25%;同步期成铃数为5.32万个,占最终成铃数的82.4%,比较差的处理高42.9%;同步好的光能利用率平均为1.73%,比较差的处理平均高0.50%。  相似文献   
20.
试验在江苏农学院农场进行。供试品种为岱15,设砂、粘土不同容重盆栽。结果指出,不同土壤容重均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而朝着容重1.3g/cm3附近自调,不同土壤和棉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变化与土壤自调方向一致。容重1.1g/cm3处理土壤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棉株全氮、磷和钾含量,以及主要生育阶段棉株累积吸肥量都顺着容重变大的自调方向渐降,开花前与开花后棉株吸肥比例较大,为3.5∶6.5,长势前旺后衰;而容重1.4g/cm3和1.5g/cm3处理养分供、吸量均沿着容重变小的自调方向渐升,前后期吸肥比例较小,为2∶8,弱苗迟发,花后长势虽有所转强,但仍处于弱势地位;容重1.2g/cm3和1.3g/cm3处理供、吸肥量一直稳中有升,且后期更显优势。前后期吸肥比为3∶7,形成了棉花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和后期多结铃的理想长势。因此,土壤紧实度适宜,有利于棉花吸肥与土壤供肥进程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