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为促进可可无性良种繁育,以优良可可种质为接穗,可可实生苗为砧木进行嫁接试验,比较芽接、劈接、枝接、腹接4种嫁接方式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方式间成活率呈极显著差异,腹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达95%以上;采用芽接法,在不同时期进行嫁接,4月份和10月份为可可嫁接适宜时期;砧木直径对嫁接成活率和新芽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嫁接成活率与砧木直径在一定程度上呈线性正相关;不同种质接穗嫁接成活率呈极显著差异,砧穗亲和性高的组合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亲和性低的组合成活率不到50%。  相似文献   
3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追施不同量的液态氨基酸有机肥对香草兰生长发育、土壤养分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化肥对照相比,喷施不同量的液态氨基酸有机肥(常规化肥施肥量的25%、50%和100%)均可促进香草兰茎蔓生长,增加花序数、花朵数及果荚产量,但增幅不同;施肥量为常规施肥量50%和100%处理的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数量高于化肥对照。因此,生产上建议追施常规化肥用量50%的液态氨基酸有机肥以提高香草兰产量,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33.
植物内源激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随着植物内源激素合成代谢与信号途径突变体的分离鉴定及其应用的发展,人们对植物激素的合成、运输、信号转导和降解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开始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综述了植物激素调控领域在这些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4.
对香草兰组培苗进行生根与移栽试验。结果表明:香草兰组培苗生根培养基MS+6-BA 0.1mg/L与NAA0.1mg/L,生根率达100%。移栽基质为椰糠+细沙+苔藓(体积比1∶1∶1),移栽成活率达82%。无主根组培苗在NAA 500 mg/L激素中速沾10 s后移栽成活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35.
研究分析3种不同密度槟榔园间作对成龄香草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香草兰PSII的潜在活性(Fv/Fo)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随着槟榔密度的降低而显著降低;同时,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都呈下降趋势;低密度槟榔园间作条件下,香草兰的天线转化效率(Fv′/Fm′)最低。表明高密度槟榔(株行距为2.0 m×2.5 m)条件较适合间作香草兰,在生产中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36.
对香草兰组培苗进行生根与移栽试验。结果表明:香草兰组培苗生根培养基MS+6-BA 0.1mg/L与NAA 0.1mg/L,生根率达100%。移栽基质为椰糠+细沙+苔藓(体积比1∶1∶1),移栽成活率达82%。无主根组培苗在NAA 500 mg/L激素中速沾10 s后移栽成活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37.
解磷细菌筛选鉴定及其在香草兰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草兰为喜磷作物,施用解磷微生物可减少肥料施用量,促进作物生长。采用磷酸盐生长培养基从香草兰种植园中筛选到6株可解磷的细菌,通过NBRIP液体培养基摇床培养3 d后,菌株V-29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最高,达到475.3μg/m L。经16S r DNA分子鉴定该菌株为伯克霍尔德氏菌。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V-29及其制得的微生物有机肥料在香草兰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由解磷细菌制得的微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香草兰茎蔓及根系干重,但单独接种解磷细菌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及接种解磷细菌均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和植株全磷含量。  相似文献   
38.
香草兰产业开发与应用配套技术研究成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总结了中国热带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香草兰的产品加工技术、产品标准及香草兰风味茶系列产品开发等配套技术的研究成果及制定的《香荚兰》农业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39.
香草兰为喜磷作物,从香草兰种植园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解磷微生物——伯克霍尔德氏菌 V-29。在 NBRIP 液体 培养基中摇床振荡培养 5 d 后可溶性磷含量达 475.3 μg/mL,培养基 pH 下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接种绿色荧光蛋白 标记后的解磷菌株 V-29 及其与有机肥发酵制得的微生物有机肥对香草兰生长和磷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接种 V-29 或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可显著增加香草兰植株干重、土壤有效磷含量;移栽 4 个月后,标记菌株 V-29 在香草兰根际 土壤中的含量可达 106 cfu/g 土壤。由此可见,伯克霍尔德氏菌 V-29 可单独作为生物菌剂或与有机肥发酵制得微生物有 机肥后用于农业生产中,以减少化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40.
槟榔不同株行距间作香草兰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揭示槟榔不同株行距间作香草兰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生产上槟榔3个种植密度间作香草兰为处理,人工荫棚单作香草兰为对照,测定和分析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养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槟榔间作香草兰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改良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真菌、 细菌和放线菌的比例。槟榔株行距为2.0 m2.5 m(Tr2)的处理,土壤pH值及有机质、 全K、 碱解N、 速效P、 速效K、 交换性Ca、 有效Fe、 有效B含量均显著提高。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存在着多种显著的相关关系。槟榔株行距为2.0 m2.5 m间作香草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比例与土壤养分含量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且彼此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