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7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探究白榆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情况,以白榆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为材料,比较二者成熟叶片的生理特征并采摘幼嫩叶片进行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二倍体相比,同源四倍体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转录组测序结果共得到2 40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为1 076个,下调基因为1 331个。在COG蛋白质的同源注释分析得到918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21个方面。共有1 380个差异表达基因被GO注释,主要与细胞组分、代谢功能、催化活性等相关。通过KEGG通路注释发现,共有930个差异表达基因分布到5大类KEGG通路中,其中以代谢机制中差异表达基因被注释到的最多。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使四倍体的叶片颜色变得更加浓绿,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的增加与减少与四倍体植物在植物代谢与生长上有一定关系,经过转录组测序分析,糖酵解途径的基因表达为下调,还原性戊糖磷酸循环与光呼吸等与叶绿体有关的基因为上调。  相似文献   
32.
当前植物叶片表皮气孔计数多使用人工计数,该方法耗时费力,且准确性有限,为了使气孔检测这一问题变的简单快速,需要训练出基于目标检测的深度学习模型自动检测植物气孔,提出一种依据Faster R-CNN的活体植株叶片下表皮气孔快速检测新方法。该方法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以现有Faster R-CNN为原型,实现了对活体叶片气孔的快速检测与统计计数,并得到了气孔的密度值。分别采用两种倍率下(500 X,1000 X)共1000张气孔图像数据组成500 X、1000 X和两种倍率的混合共3类数据集进行建模,利用测试集的200张气孔数据(500 X和1000 X各100张)作为测试集进行测试。算法性能验证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得到气孔的检测召回率,其检测召回率最高值为99.32%(1000 X模型测试同倍率数据),最低值为89.59%(500 X模型测试1000 X数据),误检率为0,检测时间约为0.08 s/张,用召回率最高的模型计算出杨树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为183个/mm^2。最后还用杨树气孔图像训练的模型对白桦叶片气孔图像进行了测试,检测召回率为95.60%。  相似文献   
33.
红松的生长过程既受本身遗传特性的制约,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木材密度是影响木材性质的重要因子,可作为评价木材品质最可靠的指数。木材密度主要受遗传、木材构造以及环境因子等影响。本文从气象因子和立地条件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深入揭示红松木材生长轮密度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从而找出生长轮密度与它们最为紧密的关系,揭示红松的生长发育规律,为红松人工林优质木材培育模式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及取样方法试材采自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生态站的人工红松…  相似文献   
34.
针对木材干燥过程的非线性特性,以及环境因素对木材干燥过程的干扰,造成木材干燥建模困难的问题,通过对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并行结构,学习、推理和多变量处理能力的研究,以干燥窑的加热阀开度、喷湿阀开度、排潮阀开度3个控制信号作为输入量,以窑内温度、湿度2个量作为输出量,利用时延神经网络和动态递归神经网络分别建立了木材干燥过程中的温湿度控制模型和木材干燥基准模型.并通过干燥实验进行网络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时延神经网络建立的木材干燥温湿度模型和干燥基准模型比动态递归神经网络的误差小、网络输出接近于真实值,能够较好的逼近实际系统.  相似文献   
35.
人造板是森林资源利用的延伸,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和资源匮乏问题,人造板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组成部分和碳储量流动的重要载体,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全球气候改善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制造水平是决定人造板产品性能的关键指标。随着新一代信息科学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成为我国人造板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趋势,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工厂逐渐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简要介绍了智能制造的内涵及其支撑技术,从制造装备、控制系统、检测系统、生产线、厂内物流管控、资源计划、产品服务等方面综述了我国人造板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以高强度刨花板、超薄高密度纤维板、无醛添加胶合板三类较新产品的生产线为例,总结了我国人造板智能工厂的建设进展。最后,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生产线、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对人造板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提高我国人造板产业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36.
冠层孔隙度是评估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参数。现阶段主要通过天空遥感以及地面观测对冠层孔隙度进行测量,多使用国外现有研发设备。半球摄影技术在计算植被冠层孔隙度上优势明显,通过对原图像处理,分析最佳阈值,确定最佳视角分环数,统计像素值进而计算冠层孔隙度。并与现有测取设备获取的数据对比,二者有较高拟合度。该方法对反演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结构参数提供一种新型方法,为今后研发国内监测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7.
【目的】针对木质家具生产线机群式布置易发生瓶颈环节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实际生产线对排产方案进行有效性和可行性验证,比较实际生产结果与仿真验证结果是否一致,以节约木质家具生产线的实际运行成本,为提高木质家具生产效率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以一条机群式布置的木质家具生产线为例,基于Flex Sim7.lnk构建仿真模型,根据其生产工时、运输工时、生产批量以及各订单的订货计划进行参数设置和仿真,通过各工序的平均加工率和暂存区的释放率识别生产线的瓶颈工序,设置生产系统的时间缓冲,并按加工时间最短优先(SPT)规则对订单进行排产。【结果】通过Flex Sim7.lnk仿真模拟,得到下料、铣型、砂光、组装、喷漆和检测工序的平均加工率分别为45. 30%、62. 70%、74. 13%、52. 80%、54. 53%和54. 20%,暂存区的释放率(即堆积率)分别为42. 00%、57. 50%、72. 40%、22. 70%、30. 90%和29. 90%,砂光工序的平均加工率和暂存区的释放率最高,为木质家具生产线的瓶颈工序。时间缓冲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各订单的瓶颈缓冲时间依次为24、31. 5、30、36 min,出货缓冲时间依次为30、54、54、72 min。运用SPT规则对订单进行排产,瓶颈工序的平均加工率达90. 28%,比原始方案提高16. 15%。生产线实际生产结果与仿真验证结果对比表明,各工序的平均加工率和平均空闲率误差均在±5%范围内。【结论】基于Flex Sim7.lnk构建机群式布置木质家具生产线模型,可有效识别生产线的瓶颈工序;设置生产线时间缓冲,可消除瓶颈工序;运用SPT规则对订单进行排产,能够有效提高木质家具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8.
森林冠层半球图像的孔隙度是研究植物群体和群落生长分析的重要参数。本项研究针对森林冠层半球图像,运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进行了单色通道提取、分割和特征提取。结果表明,本项研究采用的改进OTSU算法,结合Matlab应用软件,可以有效地提取出森林冠层半球图像的孔隙度。所提方法与Winscanopy软件相比,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和更小的误差,为森林生长状况分析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为叶面积指数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9.
基于植物本体的检测技术由于能够实时监测植物体内的水分状态,近年来在灌溉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检测方式分类、检测方法、检测参数、检测仪器以及各种检测方法优缺点等方面综述了植物本体检测技术进展。首先,针对传感器与植物有无物理接触将其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检测;其次,针对植物本体有无物理损伤分为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检测;再...  相似文献   
40.
S7系列是一类可编程逻辑控制器(MicroPLC)。这一系列产品可以满足多种多样的自动化控制需要,由于其设计紧凑、扩展性良好、价格低廉以及强大的指令,使得S7可以近乎完美地满足控制要求。此外,丰富的CPU类型和电压等级使其在解决用户的工业自动化问题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