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戊唑·咪鲜胺水乳剂防治香蕉黑星病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黑星病是香蕉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华南蕉区广泛危害,可周年发生,为害香蕉叶片和果实.戊唑·咪鲜胺混配剂是以色列马克西姆化学公司近年研发用于防治香焦黑星病的新杀菌剂,2006~2007年连续2年大田防治试验表明,400 g/L戊唑·咪鲜胺水乳剂(Orius P 400EW)是防治香焦黑星病的高效杀菌剂,1 000倍液施药3次对香蕉黑星病防治效果近80%,显著优于30%爱苗乳油2 000倍液的防效,2009年该药剂在我国已正式登记用于防治香蕉黑星病,值得在香蕉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嘧菌·百菌清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60 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是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新型杀菌剂.2005~2006年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在荔枝挂果期用嘧菌·百菌清1000、800、600倍液喷药3次后,对转色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1.65%~83.50%,对成熟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4.54%~88.98%,对贮藏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7.01%~90.54%,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80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的防效.560 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已登记在荔枝上防治霜疫霉病,可在广东及邻近省份的荔枝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柑橘黄龙病的传播介体-柑橘木虱在广东果园的发生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柑橘木虱是重要害虫也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介体,因此调查木虱发生动态及其携带黄龙病菌的情况对指导黄龙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了广东多个果园的黄龙病发病情况,观察了柑橘木虱的生物学特性,统计了柑橘木虱在不同月份的发生数量,检测了木虱携带黄龙病菌情况。结果发现:失管果园中,黄龙病发病严重且木虱数量大,已成为散播病害的重要源头,而与失管果园保持一定距离且加强木虱防控可减轻黄龙病危害;还发现:广东地区6月份柑橘木虱种群已有一定数量,7、8月,其种群数量再次攀升,到了9、10月份,种群数量保持在高位。11、12月间,种群数量快速下降。最后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加强黄龙病防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4.
德庆贡柑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初探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炭疽病是潜伏性侵染柑桔的常发性病害,2007年春广东省名优品种德庆优质贡柑大面积暴发炭疽病,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有效控制德庆贡柑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已成为德庆优质贡柑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阐述了柑桔炭疽病的发生与危害,主要探讨了德庆贡柑炭疽病的起因与综合防治的初步措施,为有效控制德庆贡柑炭疽病的发生危害与蔓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为评价新型复配药剂24%吡唑醚菌酯·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防治甜橙采后青霉病的效果及其对甜橙果实的安全性,连续两年进行了24%吡唑醚菌酯·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防治甜橙青霉病的采后贮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4%吡唑醚菌酯·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200、266.7和400 mg/kg对甜橙青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次药后30 d调查,2013年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29%、85.50%和90.65%,2014年分别为70.54%、75.90%和83.48%。该药剂值得推广应用于目前甜橙的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26.
为评价复配药剂37%多菌灵·氟硅唑可湿性粉剂防治贡柑炭疽病的效果及其对贡柑的安全性,连续两年进行了37%多菌灵·氟硅唑可湿性粉剂防治贡柑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7%多菌灵·氟硅唑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148、185和246.7 mg/L对贡柑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3次后10 d调查,2014年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90%、79.48%和90.16%,2015年分别为65.09%、76.18%和87.36%,该药剂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对香蕉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香蕉采后炭疽病的新型防腐保鲜药剂,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进行了复配药剂32%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防治香蕉炭疽病的采后保鲜试验,对该药剂防治香蕉炭疽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32%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用量640 mg/kg对香蕉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5年药剂处理后12 d的防治效果为81.80%,2016年药剂处理后6 d的防治效果为83.36%,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2.7%二氰蒽醌悬浮剂500 mg/kg处理,与对照药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500 mg/kg的处理防效相当。32%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对香蕉果实安全,蕉果催熟后,果实颜色金黄,风味正常,值得推广应用于香蕉果实的采后保鲜贮运。  相似文献   
28.
柑橘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水果之一,柑橘黄龙病和柑橘病毒病已经对我国柑橘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解柑橘黄龙病和病毒病对海南柑橘产业的危害情况,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和反转录PCR(RT-PCR)分别对随机采集自海南柑橘主产区澄迈县3个福橙种植园和琼中县4个绿橙种植园共计109个样品进行了柑橘黄龙病和柑橘5种主要病毒病的检测。结果表明:澄迈县福橙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琼中县营根镇绿橙种植园2个新植橘园的柑橘黄龙病发病较轻,检出率仅为8%和11%,而其他5个橘园的柑橘黄龙病检出率均在75%以上,严重的达100%。除此之外,7个橘园均未检测到柑橘褪绿矮缩病毒;澄迈县和琼中县的衰退病毒病检出率分别在52.9%和77.8%以上,黄脉病毒病在83.3%和90%以上。澄迈县还检测到碎叶病毒病的存在,检出率在38.1%以上,除红湖农场外还存在裂皮病毒病,检出率在11.8%以上。琼中县的绿橙种植园3还存在裂皮病毒病,检出率为43.8%。综上所述,柑橘黄龙病和病毒病已经严重威胁到海南省福橙和绿橙主产区的柑橘生产安全。加强对海南柑橘苗木安全生产的同时,亟需采取有效的田间综合防控措施,以促进海南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9.
香蕉枯萎病菌根据鉴别寄主的不同分为4个生理小种,其中4号生理小种(FOCRace4)几乎对所有香蕉栽培种均致病,严重威胁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在广东、海南等地相继出现由4号生理小种侵染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并有进一步扩展蔓延的趋势。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理想的药剂可以有效防治该病,因此加强香蕉枯萎病的检验检疫工作,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控制该病的蔓延和危害迫在眉睫,而发展一种快速检测4号生理小种的技术方法将为检验检疫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生物防治也将成为控制该病害的一个新途径。概述了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生物学特性、DNA分子标记技术、特异引物PCR检测技术、生防菌株的筛选和植物提取物的筛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香蕉枯萎病的检测和防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0.
10%氰霜唑悬浮剂对荔枝霜疫霉毒力测定与防治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0%氰霜唑悬浮剂是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新型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表明,10%氰霜唑悬浮剂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效果明显,50μg/mL和100μg/mL的抑菌效果分别为91.04%和100%。2002-2004年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荔枝挂果期用3000、2500倍液和2000倍液喷药3~4次,对成熟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65.55%~79.29%,对贮藏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65.59%~79.33%,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