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是防治卵菌纲真菌病害的高效、环保型杀菌剂,使用过程中无粉尘,对人体、环境和作物更安全,是新型的水分散性粒剂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 000倍、800倍、600倍在荔枝挂果期施药3次后,对采收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65.89%~79.95%,对贮藏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61.39%~79.07%,显著优于对照药剂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的防效,近年作为替代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药剂,已在广东及邻近省份的荔枝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为提高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的分离成功率,筛选一种适于分离该病原菌的选择性培养基,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3种杀菌剂和8种抗生素对荔枝霜疫霉及9种常见非目标真菌菌丝生长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以PSA为基础培养基,在其中添加多菌灵、咪鲜胺、异菌脲、利福平和制霉菌素使其浓度分别至10、2、200、10和50 μg/mL所配制成的选择性培养基,可有效抑制非目标真菌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sp.、拟茎点霉Phomopsis sp.、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镰刀菌Fusarium sp.、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sp.、毛霉Mucor sp.、地霉Geotrichum sp.、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裂褶菌Schizophyllum sp.的生长,但对荔枝霜疫霉的生长影响较小.分离实践表明,采用该选择性培养基,不管病组织是否经表面消毒,均可成功分离获得荔枝霜疫霉纯菌落,大大提高了分离的成功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6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杀菌剂烯酰吗啉与咪鲜胺7∶3、3∶2、1∶1和2∶3等4个配比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的毒力,并根据Wadley法评价了该4个配比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该4个配比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均具有显著的相加作用。考虑到配比1∶1烯酰吗啉所占比例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荔枝霜疫霉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抗药性风险,且该配比在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测定中增效系数分别为0.99和1.19,相加作用均表现优良,因此推荐该配比作为烯酰吗啉与咪鲜胺混配的优选方案。如考虑生产实际,也可选择配比3∶2作为烯酰吗啉与咪鲜胺复配制剂的生产配比,该配比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的增效系数分别达到1.05和0.84,相加作用也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64.
吡唑醚菌酯与代森锰锌对两种果树病原菌的联合毒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吡唑醚菌酯与代森锰锌混配对荔枝霜疫霉病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和香蕉尾孢叶斑病菌(Pseudocercospora musae)的联合毒力,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菌丝干重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及其不同配比混剂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香蕉尾孢叶斑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代森锰锌质量比为1.35∶35的混剂对荔枝霜疫霉病菌表现为相加作用,增效系数为1.286 3;吡唑醚菌酯与代森锰锌质量比为8∶66、6∶77和4∶88的混剂对香蕉尾孢叶斑病菌同样表现出较好的相加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299 9、1.378 0和1.390 7;综合考虑混配经济效益和降低病原菌对吡唑醚菌酯产生抗性风险等因素,吡唑醚菌酯与代森锰锌以质量比1.35∶35~8∶66进行混配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5.
百泰对荔枝霜疫霉病的生物活性测定与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60%百泰(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是由巴斯夫公司研发生产的一种新型杀菌剂,为拓宽其适用范围,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与田间防治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测定了其对荔枝的主要病害荔枝霜疫霉病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60%百泰对霜疫霉病菌有优良的抑菌效果,浓度为10 μg/mL的抑菌效果达96.98%,EC50和EC90分别为0.752、3.417μg/mL;大田防治效果优良,在荔枝挂果期施药3次,60%百泰1000倍对荔枝霜疫霉病的防效达到80%以上,与对照药剂25%凯润乳油3000倍处理的防效相近,显著优于另一对照药剂70%品润干悬乳剂700倍处理的防效,建议在荔枝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 MV)引起的甘蔗花叶病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甘蔗病害,在我国各蔗区普遍发生,局部地区为害严重。本文报道侵染华南地区甘蔗的SCMV一个分离物CP基因片段克隆、序列分析、地高辛标记探针制备及其在病毒检测中应用的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病毒CP基因片段RT-PCR扩增、扩增产物回收及克隆测序自广西合浦田间采取表现典型花叶症状的甘蔗品种“新台糖22”病叶,华美(洛阳)生物工程公司总RNA抽提试剂盒(I)抽提总RNA。PCR引物 SCMV-F5:5‘-GAAGAXGTYTTCCAYCAAFCXG- GAAC-3‘(-18- 8,Y=C或T,X=T或A,F=  相似文献   
67.
‘鹰嘴蜜桃’是广东的一个特色桃品种,以广东的连平县种植面积最大,但自2008年以来,桃树流胶病严重影响当地‘鹰嘴蜜桃’产业的发展,成为桃生产中的一大病害。为明确广东‘鹰嘴蜜桃’流胶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回接试验,并采用形态学鉴定方法结合基于rDNA-ITS、β-tubulin和TEF1-α基因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广东‘鹰嘴蜜桃’流胶病的病原菌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无性态Fusicoccum aesculi)。  相似文献   
68.
69.
<正>化橘红Exocarpium citrigrandis又名柚皮橘红、化州橘红、柚子皮等,是我国特有的国际性珍稀名贵药材,以产自广东省化州市的化橘红最著名。2018年在对化州市林尘镇外坡村化橘红种植园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化橘红的花器柱头上出现黑腐症状,造成植株授粉困难,果实难以膨大;有的幼果上带有未脱落的黑腐柱头,随着时间推移,病原菌蔓延转移到  相似文献   
70.
为明确九里香Murraya exotica挥发物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的引诱效果,筛选田间诱杀柑橘木虱的高效混配物组合,采用Y-型嗅觉仪室内测试柑橘木虱对10种九里香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并测定挥发物混剂对柑橘木虱引诱的增效作用以及九里香挥发物混剂对柑橘木虱的田间诱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β-石竹烯、D-柠檬烯和芳樟醇对柑橘木虱均有显著的引诱效果,引诱率分别为80.00%、83.33%和73.33%,显著高于其它7种挥发物;混剂B(β-石竹烯∶D-柠檬烯∶芳樟醇=3∶3∶1)对柑橘木虱的引诱率达到88.89%,显著优于其它混剂,增效作用较好;田间悬挂黄色诱虫瓶15 d后,混剂B平均诱集到的柑橘木虱数量为23.3头/瓶,显著优于其它混剂,为矿物油对照的3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