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特征特性:多抗富韭六号是利用新品种平韭六号韭菜为原种进行种内杂交,通过杂交混合选择培育而成的最新多抗品种,经大面积种植表明:多抗富韭六号是保护地种植的韭菜中理想品种。该品种叶色深绿,鲜嫩,辛辣昧浓,叶宽1.2cm,最宽叶可达2.5cm,单株重达50g左右,品质好,耐热,较耐干旱,尤其抗韭菜潜叶蝇,韭螟蛾,对灰霉病、疫病抗性强,无干尖,无病斑现象,该品种抗寒性极强,冬季不休眠,在日平均气温3~7℃时新生的2~3片心叶仍能以每天0.7cm的速度生长,每年可收割7~8刀,  相似文献   
63.
1 虫源发生了转移虫源基数为下代发生的主要预测依据之一 ,过去棉田残虫是下代发生的主要虫源 ,预报时往往忽视粮食、蔬菜等作物田基数的重要性。近年随着抗虫棉 (转 Bt基因棉 )的普遍种植和棉花面积的减少 ,棉田残虫在虫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 ,而其它作物田残虫量明显升高。临清市 1 992~ 1 997年平均植棉面积 2 .45万公顷 ,二、三代残虫量分别占总虫量的 44.6%、51 .2 %,而 1 998、1 999年平均棉花面积 8333公顷 ,二、三代棉铃虫残虫量分别下降到占总虫量的 7.7%、1 0 .5%和 7.5%、8.3%,而且存在棉田棉铃虫因取食中毒、发育迟缓使残…  相似文献   
64.
在定西市安定区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2个草坪草种的10个品种进行了引种评比试验,测定了草坪质地、密度、盖度、颜色、绿色期、均一性、越夏率、抗病虫性、耐践踏性、杂草状况及越冬率。试验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的Andante品种坪用性状较好,是进行普通绿化的首选品种。多年生黑麦草Pimpernel品种出苗迅速、成坪快、观赏价值高,是建植高等级草坪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65.
<正>早春冬瓜、夏白菜、秋冬芹菜一年三种三收无公害栽培,夏季不揭棚膜,上面加盖1层遮阳网,卷起四周棚膜,利用防虫网罩通风,降雨时放下棚膜防雨,雨后卷起放风降湿;越冬芹菜缓苗后撤掉遮阳网,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减小放风。1早春冬瓜1.1选用适宜品种。选用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性强、商品性状好的小型瓜品种,如北京一串铃冬瓜、北京极早熟小冬瓜,单瓜重在2-3公斤。  相似文献   
66.
番茄生产中,培育适龄壮苗是丰产的基础,用种子育苗,成本高,育苗期长,容易山现问题,而且进口品种种子贵,育苗成本高。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用番茄成株上的枝杈扦插,进行无性繁苗技术,从而大大地缩短了育苗周期,减少了投入,并且遗传性稳定,为番茄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7.
<正> 1 选择种薯 宜选用荷兰7号、克新4号、东农303、鲁311号等早熟高产品种的1、2代脱毒薯为种,并挑选无病虫害、无霉烂的块茎做种薯。 2 浸种催芽 7月下旬开始在阴凉处将种薯纵切为2块,切到病薯时要将刀具用75%的酒精消毒后再用。边切边用清水冲洗切块,再置于5~lO毫克/公斤的赤霉素溶液中浸种10~15分钟,然后捞出晾干。切面最好能  相似文献   
68.
为阐明小檗碱对小鼠感染犊牛源生物被膜阳性、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内抑菌作用,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确定41株分离株的MIC值|采用改良结晶紫染色法,确定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采用血常规检测小鼠血液中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含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四环素、氨苄西林、甲氧苄啶、磺胺嘧啶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米诺环素、头孢西丁较为敏感|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无、弱、中、强的菌株数分别为14、10、7、10株|生物被膜阳性大肠杆菌耐10种以上药物的菌株占比73.9%,且多重耐药菌株占比66.7%|生物被膜强阳菌株中的多重耐药菌株占比80%|小檗碱高、低剂量组及联合给药组可不同程度降低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的含量,降低血液中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并升高血红蛋白浓度。犊牛源大肠杆菌形成生物被膜可增强自身多重耐药性,且小檗碱具有成为临床治疗由生物被膜阳性、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引起的犊牛腹泻病药物的潜力。 [关键词] 犊牛|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小檗碱|促炎因子  相似文献   
69.
为了筛选与单增李斯特菌(LM)生物被膜形成相关的非编码小RNA(sRNA),并初步探索sRNA及其靶基因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LM浮游菌和生物被膜形成不同时段sRNA的差异情况,筛选与LM生物被膜形成相关的sRNA;预测sRNA的靶基因及分析其可能参与生物被膜形成的调节通路。结果表明:与LM浮游菌相比,预测到38个新的sRNA,其中sRNA00085、sRNA00019、sRNA00058在LM生物被膜形成中显著上调,sRNA00054、sRNA00081、sRNA00111显著下调;3个上调sRNA和3个下调sRNA的靶基因可能参与碳代谢、不同环境中微生物代谢、核糖体、糖代谢、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及脂肪酸代谢6条调控通路,是潜在的LM生物被膜调控因子。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LM生物被膜sRNA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