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9篇
  33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1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究氮素利用相关酶对油菜中氮素再分配的贡献程度。[方法]采用单株砂培培养,严格控制氮素等营养供应,用15N饲喂追踪,分别测定在蛋白水解酶(PE)、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抑制剂处理的情况下.两个油菜品种氮低效品种6号和氮高效品种2号的产量、籽粒氮素转运和积累量、叶片氮索损失的情况以及氮素利用率。[结果]两品种皆在抑制GOGAT活性时,氮素利用效率最低.产量最少。籽粒中氮素转运比例最低,叶片氮素损失最大,其次为PE,在抑制GS时影响最小。同时发现在生育后期,叶片中积累的氮素接近80%转运出叶片。籽粒中来源于营养器官前期积累的氮素达到50%-70%。两品种油菜呈现相同趋势。品种之间.2号油菜品种的籽粒氮素累积和产量高。氮素损失较少。氮低效品种6号和氮高效品种2号在所有受抑制情况下呈现相同规律。[结论]GOGAT是油菜氮素再利用的关键酶,品种间酶活性不同可能是品种氮素再利用效率不同的重要因素。叶片生育前期积累的氮索主要用于氮素再利用.籽粒中积累的氮素大部分来源于营养器官。  相似文献   
42.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用量包膜肥与普通肥对早熟油菜籽粒产量和油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肥处理的籽粒产量均高于相同用量的普通肥处理,包膜肥处理中B2(包膜肥用量为1 500 kg/hm2)产量最高,为2 066.9 kg/hm2,普通肥处理中A2(普通肥用量为1 500 kg/hm2)产量最高,为1 839.4 kg/hm2,B2较A2处理的产量提高12.37%;油分产量变化规律与籽粒产量一致,处理B2最高,为874.5 kg/hm2,比处理A2(油分产量为792.8 kg/hm2)提高10.30%,且包膜肥对油分产量的提高效率随着包膜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株高、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与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对产量贡献最大;包膜肥处理产量的稳定系数较普通肥处理小。综合油菜籽粒产量、油分产量及籽粒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在本试验所设处理中包膜肥用量为1 500 kg/hm2的B2处理较好,且株高、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对产量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43.
施氮对"双低"油菜吸氮特性及氮素生理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氮对双低油菜吸氮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氮素累积量,施氮处理从苗期到抽苔末期迅速增加,抽苔末期到开花末期下降,开花末期后有所回升,但仍没有超过抽苔末期的氮素累积量;不施氮处理与施氮处理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幅度明显小于施氮处理,而且开花末期后的氮素累积量超过了抽苔末期。无论施氮与否,营养器官含氮量随生育期的进程持续下降,而生殖器官含氮量施氮时持续下降,不施氮时则呈单峰曲线。干物质累积最大速率出现的日期,不施氮处理明显早于施氮处理。氮素生理效率,施氮处理在角果发育期最高,而不施氮处理在开花末期最高。施氮明显增加植株氮素累积量、植株含氮量、生物量及籽粒产量,但氮素生理效率却降低。  相似文献   
44.
水 、氮供应对玉米伤流及其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玉米为供试作物, 在遮雨棚内进行了微区田间试验, 研究了不同水、氮供应玉米的伤流量, 伤流液中的硝态 氮、铵态氮、游离氨基酸及磷、钾含量, 以及对植株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和吸收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供水明显增加 伤流量和伤流液中硝态氮、铵态氮、游离氨基酸及磷、钾含量。 水分充足或水分胁迫较轻时, 伤流量及其养分含量 随施氮增加而增加;水分胁迫严重时, 则减少。 在不同水、氮供应条件下, 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及吸收量具有相 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5.
为进一步揭示不同基因型水稻耐盐性差异的生理机制,探明盐胁迫初期根部激素ABA对水稻耐盐性的调控机理。于2009年10月~2010年2月在严格控制水、温、光和营养元素供应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人工气候室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耐盐基因型(IR651)相对于敏感基因型(IR29)保持了更高的生物量,稀释了植株体内盐分离子的浓度而减轻盐胁迫。两水稻基因型盐胁迫条件下对盐分的总吸收量并无明显差异,IR651根部较强的耐盐性和较大的生物量可以储存更多的Na+,从而减少Na+向地上部的转运量。盐胁迫初期IR651根部ABA的大量合成是叶片蒸腾速率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从而抑制了盐分离子的大量吸收,大大减轻了盐胁迫初期大量盐分离子吸收对植株造成的不可恢复性伤害。可见,盐胁迫条件下耐盐基因型较大的生物量、根的生理特性以及盐胁迫初期ABA的特有调控都大大增强了其耐盐胁迫性能,是耐盐基因型相对敏感基因型有更强耐盐胁迫能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6.
2010~2011年度以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杂交油菜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直播油菜最高产时的栽培组合,并对8个重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之间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直播油菜的株高、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根茎粗和叶痕数与直播油菜的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各农艺性状与直播油菜产量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单株有效角果数(0.9554)株高(0.9340)根茎粗(0.9107)每角果粒数(0.9106)叶痕数(0.8445)分支位高度(0.694.1)分支数(0.5595)千粒重(0.2292)。各相关性状对油菜产量的直接影响为单株有效角果数(0.8811)根茎粗(-0.4645)叶痕数(0.3350)株高(0.2908)分支数(-0.2000)每角果粒数(0.0857)分支位高度(0.0732)千粒重(0.0454)。直播油菜的叶痕数和根茎粗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叶痕数对产量起直接作用,而根茎粗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起到增产效果。在南方双季稻区,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直播油菜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播期为10月27日,种植密度不少于45万株/hm~2,施肥量为1851.9kg/hm~2的组合为最佳种植方案。  相似文献   
47.
本文对华北夏大豆齐黄10号和东北春大豆黑农31号的幼苗在40℃条件下进行2、4、6、8、10hr热击处理,分析比较不同地理种群栽培大豆HSP诱导合成的种类与HSP累积量。SDS—PAGE结果表明:各热击时间所合成的HSP种类均为华北夏大豆多于东北春大豆。干胶板CS—9000型薄层层析扫描仪扫描结果表明,各热击时间合成HSP的累积量华北夏大豆明显多于东北春大豆。华北夏大豆和东北春大豆均以热击6hr时HSP种类最多,并累积量最大。  相似文献   
48.
以合丰35、黑农44和吉林35的胚尖为外植体,分别考察了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和草铵膦对不同基因型大豆胚尖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率合丰35和吉林35在卡那霉素100 mg.L-1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黑农44在100 mg.L-1处理时显著低于对照;芽数吉林35在卡那霉素100 mg.L-1时显著低于对照并高于其他浓度,而合丰35与黑农44在100 mg.L-1时芽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3种基因型大豆胚尖不定芽伸长均在卡那霉素浓度为100 mg.L-1时受到显著抑制。草铵膦浓度在0.2~1.2 mg.L-1时对合丰35和吉林35的芽数没有影响,但黑农44在1.0 mg.L-1时芽数开始显著低于对照;芽长合丰35、黑农44和吉林35分别在0.6、0.2和0.2 mg.L-1时显著低于对照。因此,合丰35、黑农44和吉林35的适宜卡那霉素的筛选浓度为100 mg.L-1,草铵膦浓度分别为0.6、0.2和0.2mg.L-1。  相似文献   
49.
以油菜品种湘油420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化肥减量25%条件下,配施不同用量(1125~4500kg/hm2)有机肥对油菜产量、干物质积累以及养分积累的影响,以常规施肥,即化肥不减量且不施有机肥为对照。结果表明,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单株角果数、植株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从而提高油菜产量,且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经济效益仅在有机肥用量较低时(1125kg/hm2)有所增加。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处理比常规施肥(FFP)处理增产25.2%~78.5%,比化肥减量25%未配施有机肥(F75%)处理增产43.9%~105.1%;根据有机肥用量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化肥减量25%时仅配施675kg/hm2有机肥可弥补因化肥减量带来的产量损失。与FFP和F75%处理相比,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处理均显著增加油菜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化肥减量25%配施1125kg/hm2有机肥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为5789元/hm2,比FFP处理增加74元/hm2,比F75%处理增加519元/hm2。综上可得,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促进养分积累和油菜生长,提高菜籽产量,通过配施有机肥可实现化肥减量25%的目标,且本区域有机肥配施的适宜用量为1125kg/hm2。  相似文献   
50.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在6个种植密度和5种施肥水平的不完全方案下,研究优质杂交冬油菜新品种湘杂油763的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的变化。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越冬期和盛花期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施肥量下,只有越冬期叶片叶绿素a含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无此规律。叶片叶绿素与籽粒产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