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9篇
  33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1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施肥水平对冬油菜产量与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施肥量对冬油菜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氮、磷、钾、硼肥施用水平下大田冬油菜生长、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肥能促进冬油菜生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收获期油菜氮、磷、钾、硼养分的积累总量提高,同时,冬油菜的产量、养分积累量、肥料利用率的增加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求油菜优质高产栽培途径。[方法]采用土培试验,在油菜盛花期对其茎叶喷施质量分数为1.00%的KC l溶液、质量分数为1.17%的K2SO4溶液和清水,于角果初期和收获期采样,测定油菜光合产物、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1.00%KC l溶液提高了角果初期功能叶叶绿素a含量,叶、茎及花果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并降低了收获期叶、茎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使籽粒产量平均增加10.20%,籽粒油分、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平均提高了4.40%、10.60%、11.40%,蛋白质、芥酸和硫苷含量分别平均降低了5.10%、9.70%、3.70%。喷施K2SO4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与喷施KC l间差异显著。[结论]该试验结果为提高油菜产量及品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为提高肥料利用率,研发环境友好型肥料,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纳米制剂对小白菜产量、养分吸收量、氮肥利用率、叶片叶绿素含量及部分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中添加纳米氢醌和纳米茶多酚均可提高小白菜产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提高氮肥利用率,以上效果在纳米制剂添加量增加时更加明显。在本试验所设的4种添加纳米制剂处理中,以4%茶多酚处理的效果最好,与未添加纳米制剂处理相比,小白菜产量增加44.6%,氮肥利用率增加134.1%。添加纳米制剂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却不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大,硝酸盐含量有所提高,维生素C含量也有提高趋势,但干重增加最多的(4%茶多酚)处理维生素C含量并没有提高。总之添加纳米制剂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并能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94.
为进一步揭示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 NR)活性的调控机制及其与植株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关系。本试验在正常供氮(15 mmol L–1 NO3)和缺氮(7.5 mmol L–1 NO3)条件下, 以氮高效(H1:742和H2: Xiangyou15)和氮低效(L1: 814和L2: H8)油菜基因型为研究材料, 通过NR活性的专性抑制剂处理, 研究NR活性和硝酸盐含量的基因型和氮水平差异。结果表明, NR专性抑制剂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叶片NR活性, 正常供氮和缺氮条件下分别降低53.0%和57.6%, 但对叶片硝酸盐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正常供氮条件下的NR活性和硝酸盐含量比缺氮条件下分别高46.9%和16.4%。氮高效油菜基因型的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氮低效基因型。H2的NR活性(NRAact)显著高于氮低效基因型的本质原因是其主效基因(nia2)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氮低效基因型。本研究充分表明NR活性和硝酸盐含量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和氮水平差异, 一定程度的NR活性变化对植株体内硝酸盐的含量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节水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氮中量施肥法"(N,P2O5,K2O施用量分另4为190,90,100kg/hm2)、"氮高量施肥法"(N,P2O5,K2O为210,90,100 kg/hm2)、"氮低量施肥法"(N,P2O5,K2O为170,90,100kg/hm2)对饲料稻威优198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U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ase)活性、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中量施肥法处理水稻旗叶和粒籽中的SPS、SUS、ADPase活性较高;旗叶净光合作用速率较快;叶和籽粒中蔗糖含量较高,蔗糖转化成淀粉的能力较强.氪中量施肥法处理能显著增加水稻的有效德和籽粒产量,有效穗分别比氮高量栽培法和氪低量施肥法提高了7.70%和10.32%,籽粒产量分别比氮高量栽培法和氮低量施肥法提高了12.02%和8.47%.  相似文献   
96.
不同品种油菜子粒产量及氮效率差异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大田试验,以16个冬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油菜子粒产量、氮素吸收量、氮素响应度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品种间差异,并初步探讨了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对不同品种油菜氮效率差异的贡献。结果表明,无论施氮水平如何,不同品种的子粒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响应度均有显著差异,而氮素吸收量只有在不施氮条件下品种间差异才达到显著水平。根据不施氮时的氮效率和氮素响应度将16个油菜品种分为4种不同类型:1)氮高效–高氮响应(NHE-NHR)型,包括Xy1、Xy16、Xy17、Xh19、Xh20和Xy21; 2)氮低效--低氮响应(NLE-NLR) 型,包括Xy6、Xy8和Xy9;3)氮高效–低氮响应(NHE- NLR)型,包括Xy7、Xy12、Xy14、Xy15和Xy24;4)氮低效–高氮响应(NLE-NHR) 型,包括Xy11和Xy13。无论供氮水平如何,氮素利用效率的变异系数均大于氮素吸收效率的变异系数,说明氮素利用效率对油菜氮效率差异的贡献大于氮素吸收效率。但是,氮素吸收效率的变异系数不施氮时大于施氮条件,氮素利用效率的变异系数则相反,说明在氮胁迫条件下,氮效率的差异中来源于氮素利用效率的变异减少,来源于氮素吸收效率的变异增加。  相似文献   
97.
纳米膨润土包膜氮肥对晚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纳米膨润土包膜氮肥及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稻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纳米膨润土包膜氮肥处理的产量、千粒重、穗粒数等均显著高于空白处理(CK),其中施用氮肥处理比CK处理的产量高出21.53%~28.01% (P<0.05),不同施氮水平下施用纳米膨润土包膜氮肥对晚稻产量差异有影响, 10%纳米膨润土包膜氮肥在不减氮、减氮20%及减氮30%时,产量分别为7178.54、7220.28、7236.95 kg/hm2,与常规氮肥处理(7095.21 kg/hm2)相比,增加了1.17%、1.76%和1.99%,差异均不显著(P>0.05),15%纳米膨润土包膜氮肥不减氮时产量为7270.30 kg/hm2,增加2.47% (P>0.05),减氮20%~30%时减产0.12%~3.17% (P>0.05);施用纳米膨润土包膜氮肥的处理,结实率均低于常规氮肥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纳米膨润土包膜氮肥在减氮条件下,SPAD值无显著差异(P>0.05)。成熟期籽粒中氮素累积量,施氮肥处理极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且以15%纳米膨润土包膜氮肥减氮20%时氮素积累量最高(68.92 kg N/hm2);纳米膨润土包膜氮肥的氮肥利用率(49.3%~67.1%)高于常规氮肥处理(46.5%) 2.8%~20.6%,氮肥利用率均有所增加,综合产量、结实率和氮肥利用率等考虑,10%纳米膨润土减氮20%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8.
通过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了尿素、控释氮肥对南方稻田冬油菜生长、产量、土壤肥效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控释氮肥在油菜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试验选用油菜品种"湘油15",参考油菜大田种植施氮量,共设4个处理,以不施氮肥(CK)为对照,在施氮量均为200kg/hm^2的水平下,设置了3种氮肥处理:尿素(Urea)、控释氮肥1(CRNF1)和控释氮肥2(CRNF2)。对油菜生物量和产量、不同生育期下土壤无机氮、油菜氮素吸收、油菜生理特性、土壤微生物氮以及土壤酶活性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较常规Urea处理相比,控释氮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油菜花期、收获期生物量,增产11.2%~20.1%;CRNF1处理显著提高了油菜花期、收获期土壤NO3--N含量,相比尿素处理分别提高43.2%和61.8%,CRNF2处理显著提高了油菜花期、收获期土壤NH4+-N含量,相比尿素处理分别提高18.7%和64.1%,保证了油菜生育后期土壤氮素供应;与Urea处理相比,控释氮肥显著提高了油菜薹期及生殖生长期油菜总氮吸收,最终氮肥利用率(NUE)提高23.1%~60.2%,氮肥农学利用率(NAE)提高19.1%~30.5%;CRNF1处理显著提高了油菜生长后期SPDA值和总叶绿素含量,相比尿素处理分别提高6.5%,10.1%;CRNF1处理极显著提高了油菜生长后期土壤微生物氮,较尿素处理提高142.5%;此外,控释氮肥显著提高了油菜生长后期土壤脲酶、FDA水解酶活性,相比尿素处理分别提高8.4%~12.9%,24.5%~32.4%。在总氮施用量不变的前提下,施用控释氮肥可提高油菜生殖生长期土壤有效氮含量,改善光合作用,增强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促进氮素的吸收,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进而增加油菜干物质累积,最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9.
100.
不同品种油菜幼苗硝态氮吸收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在不同硝态氮浓度下测定了不同氮效率油菜幼苗的根长、一级侧根数和根系活力的变化情况,同时在正常供氮条件下,测定了油菜幼苗的硝态氮吸收动力学参数,并对其单株生物量、氮素吸收量及氮素生理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油菜幼苗的根长、一级侧根数、根系活力、对硝态氮的亲和力及最大吸收速率、单株生物量、氮素吸收量、氮素生理效率等均有明显差异。本试验所比较的3个油菜品种中,氮高效品种湘油15在氮素胁迫条件下,具有更长的根长、更多的一级侧根数和更强的根系活力,且对硝态氮的亲和力也大,而高潜力品种742除其最大吸收速率最高之外,根系活力、对硝态氮的亲和力、根长及一级侧根数等其他各项指标并没有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