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4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475篇
林业   1022篇
农学   580篇
基础科学   492篇
  456篇
综合类   3796篇
农作物   515篇
水产渔业   493篇
畜牧兽医   2384篇
园艺   785篇
植物保护   235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457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环境问题既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水土流失是头号环境问题,它的日趋发展将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介绍了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分析了在我校实施水土保持普及教育的可行性,教育广大农村学生重视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让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能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相似文献   
992.
CropSyst作物模型在松嫩平原典型黑土区的校正和验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CropSyst作物模拟模型进行修订和验证,应用该模型对松嫩平原黑土区主要作物的生产潜力进行了模拟,并对作物生产力模拟的有效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主要作物的经济产量、全生育期蒸散量、收获时的地上生物量,模拟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模拟值和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3.59%(小麦地上生物量)~8.02%(小麦产量),模拟性能指数EF最小为0.76(玉米蒸散量),最大为0.90(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993.
试验研究 3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菌丝碱性磷酸酶活性与菌根共生效应的结果表明 ,3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的效应不同 ,与接种G .spp处理和未接种对照相比 ,接种G .m和G .i处理显著增加玉米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量、P浓度和吸P量 ,但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而接种G .spp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播种后 35d时接种G .m和G .i处理根内菌丝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接种G .spp处理 ,而前二者间无显著差异 ,且随生长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 ,35d时酶活性最高 ,35~ 5 0d呈迅速下降趋势 ,至 70d时酶活性仍下降且趋于平缓。G .spp酶活性则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随生长时间的延长略有起伏。即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时 ,根内菌丝碱性磷酸酶活性高的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促进作用较大 ,可提高玉米P营养状况 ;反之则对玉米生长和P营养状况无明显促进作用 ,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出苗后 35d时根内菌丝碱性磷酸酶活性是预测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效应的有效生理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微胚早期转移技术,将接种后2周的花药连同微胚一起转移到分化培养基,可提高分化成苗率10~12倍,且减轻了胚状体转移的麻烦。利用50kg/L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1~2mm的胚状体6~72小时,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可育株率,其中处理24小时效果最好,在不降低分化成苗率的前提下,可育株率由对照的32.3%提高到71.4%。将微胚早期转移与染色体早期加倍相结合,在微胚转移前一天向原培养基中滴加1ml 50mg/L的秋水仙碱溶液,在保持同样出胚率和分化率的基础上,可育株率由39.4%提高到58.3%,自交结实株率由17.9%提高到37.4%。  相似文献   
995.
提高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关键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以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和收获期作为决策变量,研究以上5个因素对四密25和中单9409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通过微机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解析,求出各因子对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影响的主次关系及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借助微机模拟试验,寻出定量生产水平下的最佳栽培措施,为玉米优质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马铃薯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栽培范围广,其产量仅次于小麦、玉米、水稻而位居第四。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应能力强,在提供粮食安全和消除贫穷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联合国充分肯定了马铃薯在世界粮食生产上的重要作用。确定2008年为“国际马铃薯年”。我国己经成为世界马铃薯生  相似文献   
997.
三种紫色土上不同绿肥品种的生物量及养分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框栽法对不同绿肥品种的生物量和氮磷钾养分进行分析比较,初步筛选出旱坡地不同紫色土上适宜的绿肥品种。结果表明,在酸性紫色土上,黑麦草和毛叶苕子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在碱性紫色土上,蚕豆和黑麦草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在中性紫色土上,黑麦草和紫云英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因此,酸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黑麦草和毛叶苕子,碱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蚕豆和黑麦草,中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黑麦草和紫云英。  相似文献   
998.
宋继昌  巨霞  赵宏彬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105-107,110
为明确矮秧菜豆不同生育期光合生理指标对产量的影响,以矮秧菜豆新品种青菜豆2号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生育期光合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个生育期中,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在青熟期达到最大,从苗期至花荚期,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与气孔导度(Gs)同步减小,表明此阶段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限制,而从花荚期到青熟期,Ci随着Gs的增大而减小,此阶段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属非气孔因素,即叶肉细胞光合活性增加,CO2同化能力降低,也是叶片羧化活性不同的反映。通过对青菜豆2号不同生育期光合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联性分析得出,苗期各光合生理指标对产量的关联性均表现为最高,而青熟期各光合生理指标的关联性表现较低。  相似文献   
999.
营养健康和贫困代际传递一直是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两大重要部分,它们不仅影响着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更关系着祖国的未来,然而这两大问题在中国农村地区表现的更为突出.该研究主要利用CHNS数据,借助SPSS19.0、Excel等统计软件,对中国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程度,以及营养健康对中国农村贫困代际的作用机制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对提高中国农村营养健康水平,改善贫困代际传递状况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研究表明:中国农村依然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其中相对代际贫困传递成为主要的形势.父辈的健康水平对子辈健康的影响显著,父辈对子辈的健康投资和对健康的认知水平对子辈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解贵州枇杷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用药,于2012-2014年对贵州省余庆县、施秉县、开阳县和荔波县枇杷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用药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枇杷园发生病害种类共20种,侵染性病害14种,非侵染性病害5种,低等寄生植物1种;害虫种类6目21科35种,同翅目4科12种,鞘翅目4科7种,半翅目3科3种,鳞翅目8科10种,双翅目2科2种,害螨1科4种;杂草28科102种。防治用药共49种,杀虫剂有18种,杀菌剂22种,除草剂9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