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3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9篇
  36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1 毫秒
31.
本文主要从内容和形式上指出报纸杂志化的表现,并着力对这种现象存在的合理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不同林龄(3a和6a)肉桂人工林叶片5种营养元素(N,P,K,Ca和Mg)含量、季节变化动态及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龄肉桂林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均为N〉K〉Ca〉Mg〉P,不同季节间营养元素的变异系数以Ca为最大.其次是Mg和K.然后是N,最小是P;不同林龄肉桂林叶片营养元素的季节变化规律相似,N以生长初期(3月中旬)最高,生长末期(12月中旬)最低;P和K以生长初期最低或较低.第一个生长高峰期(6月中旬)或第二个生长高峰期(9月中旬)最高或较高;Ca以第一个生长高峰期最低.生长末期最高或较高;Mg以生长初期最低.生长末期最高。肉桂植株P和K代谢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与Ca之间则存在显著的颉颃作用。  相似文献   
33.
杨华  何斌 《塔里木大学学报》2007,19(4):38-40,44
当下,在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中坚持"三贴近"原则、体现人文关怀已经成为新闻媒体的普遍共识。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种人文关怀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流于表面形式。本文旨在指出弱势群体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种种表面化现象,并就如何对弱势群体进行真正的人文关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4.
对马占相思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差异,及其在林木生长过程中的演变规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林龄增长,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主要养分含量(除速效钾外)和酶活性均呈增加趋势,根际土壤pH值则呈下降趋势,但非根际土壤pH值的规律性不明显;不同年龄阶段根际土壤全氮、水解氮、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有机质、富里酸、胡敏酸、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有相似的规律;不同年龄阶段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蛋白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非根际土壤。  相似文献   
35.
本文研究了用氨气敏电极-标准加入法测定土壤脲酶活性的新方法。该法使样品液和标准溶液均处于同一条件下测定,消除了土壤中基体对测定的影响,提高了方法的准确性。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应用于不同土壤样品中脲酶活性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78%-3.94%,回收率在98.3%-101.8%之间。  相似文献   
36.
万幸  杨宽  何斌 《农技服务》2012,29(5):545+549
详细介绍了盘县引种番茄新品种试验情况,提出了技术措施,以期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37.
对地处南亚热带的广西高峰林场林业示范基地不同林龄的尾巨桉林、灰木莲林和厚荚相思林3种人工林林地0~40 cm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林地的土壤较为疏松,持水性能较强;土壤养分含量除磷元素相对偏低外,其他元素的含量较为丰富。其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及物理性状优良度的排序为:灰木莲林〉厚荚相思林〉尾巨桉林。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林分林地土壤除pH值差异显著外,其他指标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8.
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建设新校区是许多高等学校的必然选择。建一个怎样的新校区,怎样建设新校区,选址和规划是首要问题。本文结合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选址和规划实践,就高校新校区的选址和规划理念与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究桂西北马尾松人工林的碳汇功能,为合理评估其生态效益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南丹县26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方法,研究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含量、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马尾松平均碳含量为489.3 g·kg~(-1),不同器官碳含量依次为:树叶干材干皮树根树枝;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含量分别为453.0、425.6和433.8 g·kg~(-1);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6.20~32.15 g·kg~(-1),随土壤层深度增加而降低。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存量为232.13 t·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分别为92.67、1.36、1.12、2.49和134.49 t·hm~(-2),依次占整个生态系统碳贮量的39.92%、0.59%、0.48%、1.07%和57.94%。马尾松人工林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10.83 t·hm~(-2)·a~(-1),年净固碳量为5.41 t·hm~(-2)·a~(-1),年净吸收CO_2量为19.83 t·hm~(-2)·a~(-1)。[结论]桂西北马尾松人工林具有较高的碳汇功能,为该区域碳汇林业的经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0.
探索避雨设施栽培条件下不同肥水管理对猕猴桃根系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连栋钢架拱棚,以树盘穴施为对照,肥水管理按当地习惯进行,对比不同施肥距离及配套肥水管理措施对于猕猴桃根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主要包括单果重、纵横径、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糖等指标。通过观察根系,各处理相比CK,均能一定程度地促进根系生长,增加须根数量,扩大分布范围,以F2(施肥距离主干半径100cm)处理最优;各处理均降低了果实硬度,其余外在品质无明显规律;内在品质中,3个处理均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F2(施肥距离主干半径100cm)处理表现显著,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无明显规律。综上,距离主干半径100cm施肥,在配套肥水管理措施下能有效促进根系生长,并能提升果实内在品质,改善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