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为分析和评价印尼拟松鲷(Datnioides pulcher)的营养价值,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印尼拟松鲷肌肉的营养成分,并与同科经济鱼类和常见的优质淡水鱼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印尼拟松鲷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65.6%、19.6%、7.6%和1.3%。在肌肉中共测得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8.4%,其中,包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占氨基酸总量(TAA)的36.09%;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9.46%,符合FAO/WHO所规定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均衡模式;印尼拟松鲷第一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是蛋氨酸和缬氨酸;特征性鲜味氨基酸(FAA)含量为42.15%。不饱和脂肪酸共16种,总量为68.41%,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分别为23.99%和10.56%,并且含有丰富的DHA和鱼油中相对缺乏的DPA,含量分别为8.5%和5.1%。研究表明,印尼拟松鲷氨基酸含量均衡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是兼具较高观赏价值和与食用价值于一身的可开发鱼类品种。  相似文献   
62.
文章分析了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细胞色素P450(CYPs)的结构、表达特征及四聚乙醛代谢与细胞色素P450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应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克隆获得福寿螺CYPs基因c DNA全长2 523 bp,命名为CYP3192A1,含1个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17个氨基酸,具有血红素结合区F**G***C*G、K螺旋(E**R)、I螺旋(AG*ET)、C螺旋(W***R)等高度保守序列及跨膜螺旋(12~34号氨基酸)。聚类分析显示福寿螺CYP3192A1是细胞色素P450新家族成员,与CYP3A亚家族序列同源性较高。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q PCR)分析显示,福寿螺CYP3192A1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的性别及组织差异性(P0.05),表现为雌性表达量高于雄性,肠和鳃表达量最丰富,肝和胃次之,心和腹足中少量表达;四聚乙醛对福寿螺CYP3192A1表达的影响为"低浓度诱导,高浓度诱导期缩短并提前"。结果表明四聚乙醛处理能够显著诱导福寿螺CYP3192A1表达,与CYP3192A1表达量增加紧密相关,福寿螺CYP3192A1过表达可能在四聚乙醛代谢抗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3.
为探讨发酵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粉替代鱼粉对锦鲤(Cyprinus carpio L.)生长、体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4.92±0.22) g的锦鲤450尾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对照组添加未发酵的脱脂南极磷虾粉,实验组添加由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和复合菌(1∶1∶1)发酵的脱脂南极磷虾粉,分别命名为ES (对照组)、EF、LP、CB和MIX,南极磷虾粉的添加量均为200 g/kg,共投喂7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发酵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显著提高了锦鲤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P<0.05),MIX组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实验组皮肤和鳞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红色(a*)值、黄色(b*)值以及tyr在皮肤和鳞片中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MIX组的a*值、b*值和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实验组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比值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锦鲤肝细胞出现脂滴和空泡化现象。研究表明,在脱脂磷虾粉添加水平为20%的锦鲤饲料中,使用复合菌对磷虾粉进行发酵能有效提高磷虾粉的吸收和转化利用率。  相似文献   
64.
为了探究microRNA-137(miR-137)与锦鲤体色形成的关系,实验对已报道的14种鱼类miR-137前体序列(precursor miR-137, pre-miR-137)进行比对,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 MLE)构建系统进化树,同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分析其在体色发生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并预测其靶基因,随后对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最后通过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37-3p与靶基因的靶向关系,并分析miR-137-3p与靶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锦鲤与鲤的pre-miR-137序列相似度最高,且pre-miR-137序列在所有鱼类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对miR-137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多个靶基因富集在色素沉积、色素细胞分化等信号通路。定量结果显示,锦鲤出膜后11 d(day post hatching, dph) miR-137-3p表达量达到最高,随后显著降低;miR-137-3p在锦鲤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眼和肌肉中表达量较高,在皮肤和鳍条等色素细胞存在的组织中也有较高表达,且白色组织表达量显著高于红色组织。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137-3p可结合在mitfa 3′-UTR上并抑制其表达,但对sprb并无显著抑制作用;miR-137-3p与mitfa和sprb在不同发育阶段存在显著负相关,但在组织中不存在相关性。本研究发现,miR-137在鱼类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与锦鲤体色形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可靶向调控mitfa参与体色的形成,以上结果为进一步探讨miR-137在锦鲤体色形成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小鳞拟松鲷Datnioidespulcher生长、形态特性及细胞遗传背景,随机挑选10尾小鳞拟松鲷成鱼作为解剖样本,对其内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选取2尾雄性成鱼进行染色体核型研究,再选取50尾幼鱼进行生长特性试验,共养殖155 d.结果表明:小鳞拟松鲷体侧扁,侧面观近似橄榄形,体被细小鳞片,侧线完全;背鳍(D.)为Ⅺ~Ⅻ 15~17,胸鳍(P.)为16~18,腹鳍(V.)为Ⅱ 5~7,臀鳍(A.)为Ⅲ~Ⅳ 9~12,尾鳍(C.)为15~17;脊椎骨数量为22~24,左右两边各具4对鳃弓,第一条鳃弓外鳃耙16~19;小鳞拟松鲷在165日龄时,瞬时生长率最大,生长最快;在幼鱼阶段体质量(y)与体长(x)呈幂函数关系,即y=0.025 3x3.0251(R2 = 0.991 2),为异速生长;以小鳞拟松鲷肾细胞为试验材料,采用空气干燥法制片,对其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小鳞拟松鲷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 = 48 = 2m+2sm+20st+24t,臂数(NF)为52,且未发现与性别相关的染色体,核型符合高位类鱼类形态特征.本研究中对小鳞拟松鲷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和染色体核型进行量化描述,可为其种质鉴定和系统进化等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6.
宋红梅  胡国强 《农技服务》2011,28(4):561-562
指明了河北省工厂化农业种植结构发展方向: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搞好信息服务,引导结构调整;发展订单农业;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科技含量,优化结构调整;发展绿色农业;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实施产业化经营,牵动结构调整;发展观光农业;发展特色农业;稳定超时令、反季节普通蔬菜。  相似文献   
67.
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条件及产胞外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食用菌液体培养和胞外多糖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研究铆钉菇菌丝体的最佳液体培养条件,并对其产胞外多糖的情况进行测定。[结果]铆钉菇菌丝体深层发酵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蔗糖20 g/L、酵母浸膏2 g/L、K2HPO40.5 g/L、MgSO40.5g/L、Vc 0.001 g/L,适宜培养温度28℃,pH值7.0。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7 d,菌丝体干重为28.0 g/L,胞外多糖产量为3.27 g/L。[结论]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可很好地生长,并产生较多的胞外多糖。  相似文献   
68.
为明确我国近年来主要粮食作物产量、进出口及化肥投入变化特征,基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我国2000—2020年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5种粮食作物的总产、单产、播种面积、进出口量及化肥投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主要粮食产量在2003—2020年间连续17年递增,粮食总产的增加主要表现为东北、华北和西北农区玉米产量的增加。近20年5种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以稻谷单产最高,但小麦单产提升幅度最高,为89.9%,稻谷单产提升幅度最低,为12.3%。与2000年相比,我国5种作物播种面积增加10.4%,总体上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别为19.9%和80.1%。2000—2020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4种作物进口量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大豆进口量最高,2020年占到4种粮食进口量的82.6%。我国化肥用量和施用强度均经历先增后减过程,峰值为2015年的6 022.6万t。我国化肥用量主要集中在华北农区和长江中下游农区,年均化肥用量占全国年均投入量(5 146.5万t)的55.1%,化肥施用强度则以东南农区和华北农区最大,分别较全国平均水平(322.6...  相似文献   
69.
70.
EM原露是日本琉球大学教授比嘉照夫发明的.EM原露,由整个生态系统都存在的五大类微生物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其中有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生产方法是把仔细筛选出来的好气性和嫌气性的有益微生物采用适当比例混合培养,并进行独特的发酵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群落在生产中产生或分泌有益物质.各类微生物都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