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9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东北春麦区是中国强筋小麦重要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化进展较大:创建的强筋小麦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已成功运用于东北春小麦育种之中;选育推广的优质高产多抗强筋小麦新品种,使当地小麦主导(栽)品种实现了强筋化;创建的强筋小麦基因库和多赢产业化模式,为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与物质保障。本文总结了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进展,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未来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一些策略与建议,以期为推动东北春麦区乃至中国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以26份黑龙江省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接种秆锈菌21C3CTH、34 MKG、21C3CFH比较了苗期离体与活体2种鉴定方法在小麦品种抗性鉴定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秆锈菌21C3CTH和21C3CFH的离体与活体鉴定结果高度一致。秆锈菌34 MKG在大多数小麦品种中离体与活体鉴定结果一致,个别品种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23.
强筋小麦主要品质内涵与二次加工品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筋小麦品种二次加工品质好坏是决定其面粉最终用途的主要依据。为了深入探讨强筋小麦品种主要品质内涵,对强筋小麦品种的湿面筋含量、湿面筋质量和淀粉特性三大"核心品质性状"与二次加工品质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强筋小麦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正龙144861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于2008年以龙麦35为母本、龙祁10135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采用生态系谱法选择,并于2014年决选稳定品系龙14-4861。2015-2016年参加所内产量鉴定试验及异地鉴定试验,2017-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0年7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麦2020L0003。  相似文献   
25.
倒伏是限制小麦产量增长和品质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解决好倒伏与产量、品质之间的矛盾关系至关重要。本文对小麦茎秆强度的遗传特性、影响因素、鉴定方法及应用进行综述,分析得出茎秆强度是决定小麦抗倒伏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从生产实践和育种经验的角度应高度重视茎秆强度与茎秆弹性(回弹力)的同步选择,茎秆强且弹性好的小麦品种抗倒伏能力强,是小麦抗倒伏育种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6.
小麦品质改良是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Glu-B1位点7OE+8*亚基为超强筋小麦品种必备基因。为了明确该亚基在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遗传背景下的品质遗传效应,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和选择回交相结合的手段,将7OE+8*亚基定向导入到强筋小麦品种龙麦26和龙麦35(Glu-B1位点均为7+9亚基)的遗传背景之中,对BC5F1、BC6F1群体和自交BC6F2鉴定获得的纯合品系进行7OE+8*亚基遗传效应评价。结果表明,在强筋小麦品种龙麦26(7+9)和龙麦35(7+9)遗传背景下转入7OE+8*亚基后,其干面筋、面筋指数、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断裂时间、拉伸面积、延伸性和最大抗延阻力等品质指标3年平均分别提高1.3%(P=0.82)和1.8%(P=0.49)、6.6%(P=0.59)和4.7%(P=0.37)、55.0%(P=0.24)和35.8%(P=0.56)、44.5%(P=0.43)和32.8%(P=0.73)、41.4%(P=0.31)和30.0%(P=0.66)、28.0%(P=0.05)和23.4%(P=0.37)、6.5%(P=0.47)和5.8%(P=0.42)、19.5%(P=0.31)和18.0%(P=0.38);Zeleny沉降值2年平均分别提高6.8%和11.4%。以上结果表明,在2个强筋小麦品种遗传背景下,Glu-B1位点转入7OE+8*亚基较7+9亚基对各项品质指标改良均存在正向效应,但提高幅度存在差异,对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断裂时间、最大抗延阻力、拉伸面积等衡量面筋质量的指标提高幅度更大,表明该亚基对面筋质量改良效应显著。综上所述,7OE+8*亚基可作为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遗传背景下品质性状进一步改良的优选基因,为超强筋小麦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27.
谷子矮秆突变体93090(暂命名为d93090)是野生型高秆谷子品系93090经 60Co-γ辐射诱变获得的,本研究对其矮化表型及其对赤霉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93090株高约为野生型的60%左右,叶色变深、茎秆稍倾斜、茎节数不变、花期较对照推迟3~5d;幼苗期的苗长、第二叶鞘长和胚轴长均对外源GA3敏感,拔节期喷施外源GA3,d93090的株高部分恢复;d93090内源GAl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d93090突变体是个半矮秆的突变类型,为谷子矮化育种提供了新材料,其矮秆性与GA生物合成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28.
为明确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在强筋小麦改良中的作用,对Glu-3各位点基因的分类、遗传学效应及在强筋小麦育种中的利用价值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强筋小麦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为促进春小麦花培育种亲本选择,对6组同一母本和6组同一父本的F_1组合的4个花药培养力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一亲本相同条件下,各基因型间绿苗产率与愈伤诱导率变化趋势相同,基因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各基因型的绿苗分化率普遍高于白苗分化率,但祁30342/龙15-5814组合和克14-509/龙10-0629//龙10-1017组合的白苗分化率高于绿苗分化率。春小麦花药培养力存在基因依赖性。筛选出以龙35、龙春15-428为母本和龙35、龙13-3550为父本的F_1杂交组合,是花培材料的理想组合。  相似文献   
30.
为了分析黑龙江省小麦主要栽培品种是否含有超量表达的优质亚基,利用SDS-PAGE和RP-HPLC在2009年和2011年分析了48份黑龙江省小麦主要栽培品种(系)。研究中共使用了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型号不同批次的3个色谱柱,由于批次不同它们在分离8*亚基时所需柱温是不一致的。其中一个色谱柱在60℃时可以将各HMW-GS有效分离,另两个在60℃时8*亚基淹没在2或5亚基的峰中,只有在柱温提高到70℃时各HMW-GS才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因此,在应用RP-HPLC对小麦贮藏蛋白分析时,要充分考虑色谱柱性能指标的差异来确定最适柱温才能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小麦品种(系)中超量表达的亚基仅限于来自加拿大超强筋小麦Glenlea的Bx7oe亚基。在具有5个HMW-GS的不同品系中,该亚基相对含量(单个亚基RP-HPLC曲线峰面积占全部HMW-GS曲线峰面积的百分比)的平均值为46%(变化范围为43%~49%),其它Glu-B1x位点亚基相对含量的平均值为31%(变化范围为26%~35%)。因此在强筋小麦育种及生产中利用Bx7oe亚基可以有效地改善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