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农作物空间分布信息是支撑相关科学研究与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当前农作物空间分布遥感分类在理论和技术方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难题,包括地面样本数据的获取困难、作物特征选择存在主观性和冗余、特征构建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代表性等,导致农作物空间分布遥感分类的效率与精度不足。【方法】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开展快速、准确、低成本的样本获取、特定作物分类的最优特征构建与优选,并分别选择多个研究区开展实证研究。样本获取方面,开发基于“视田”众包的样本获取平台,通过迭代更新的任务采集和历史样本库的方式高效获取地面样本。作物分类方面,提出遗传规划算法为不同作物提取差异化的特征,通过遗传进化思想实现定制化特征的构建,能够在原始特征的基础上构建高层次特征。【结果】 在北方地区,利用“视田”众包工具,由8名工作人员2天内完成了位于义县、辽中区、新民市及开原市4个区域的水稻、玉米、大豆和花生的样本采集,内业工作人员同步进行分类并迭代样本需求,分类的总体精度均大于90%,kappa系数均高于0.87。在南方地区,位于湖北省枝江市区域的春秋两季作物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均大于94%,kappa系数均高于0.86。【结论】 该文提出了一套快速、高效开展农作物遥感分类的技术体系:利用众包采集快速扩大样本数量,同时利用遗传规划算法提高样本训练效率。在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类型研究区应用,可实时、准确生产农作物空间分布图,总体效果稳定,在支撑科学研究与政策制定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20 0 2年 5月 2 8日 ,汾阳市某商品猪场发生了一种以突发性肌体无力、共济失调为主要特征的发病急、死亡快的疾病。经临床观察、尸体剖解和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由于确诊快、用药足 ,很快控制了疫情 ,没有造成大的经济损失。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该猪场有母猪舍 30间 ,育成育肥舍 40间 ,均为简易全开放式 ,存栏各类猪只 30 0余头。此次发病为育肥舍一排。早晨出粪时 ,猪均表现正常 ,喂料时发现有 1头体重 5 5kg左右的猪躺卧不食 ,驱赶时能自行起立 ,摇摆行走 ,但无食饮欲 ,其余 9头猪正常。畜主即联系兽医诊治 ,至下午…  相似文献   
23.
松嫩平原中部农作物空间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在国家"玉米调减"、"粮豆轮作"、"大豆目标价格"等种植结构调整政策背景下,分析2011~2016年松嫩平原中部地区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数据参考和科学基础。【方法】选择克山县为研究区域,利用2016年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一张图、2011年黑龙江省水稻、玉米本底数据,采取遥感手段提取2011年大豆分布,生成2011和2016年作物空间分布图;选取水稻、玉米、大豆和其他作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农场和县域进行5年内种植结构变化、耕地内部4类作物面积转换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评价。【结果】(1)克山县种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55%左右的耕地种植作物发生变化,目前均以玉米、大豆为主,主要变化方向为大豆改种玉米。(2)克山县县域总体景观MPS变大,CI减小,机械化和规模化程度总体提升,AWMSI降低,斑块形状更加规则。【结论】(1)克山县种植结构的发展趋势由相对效益较低的大豆向着相对效益较高的玉米、水稻方向发展,种植结构由2011年的大豆为主要作物,转变为玉米和大豆为主要种植作物,且2016年玉米种植规模超过大豆,成为种植规模最大的作物;水稻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较大,面积扩张集中在县域的流域附近。(2)大豆、玉米和水稻的规模化、机械化和破碎化程度正逐渐趋于一致,其他作物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明显低于3种作物,破碎化程度高于3种作物;大豆、水稻和其他作物分布逐渐离散,玉米区域集中且优势度明显高于其他3种作物。(3)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可以很好地量化反映作物种植格局空间分布变化情况,包括规模、空间分布、形状、异质性和相关性情况。  相似文献   
24.
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对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概括了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理论基础,归类了近10年间不同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技术方法,重点评述了不同技术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讨论和展望了未来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的发展方向。当前,光谱特征、时相特征和空间特征是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三大理论基础。基于单一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但往往难以获取种植结构“最佳识别期”的遥感影像;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季相节律特征,成为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主流方法。在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中,多特征参量法较单一特征参量法更适用于农作物种植结构复杂区域,基于多特征参量的统计模型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混合像元问题,但模型的鲁棒性有待提高。此外,遥感与统计数据融合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法在国家及全球大尺度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中具有优势,但较低的制图分辨率使得数据产品的区域适宜性较差。未来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将以区域“作物一张图”为目标,充分发挥多源数据组合利用的优势,围绕多类型作物同步提取和大范围作物种植结构提取开展深入研究,重点加强遥感数据预处理、特征参量提取和分类器高效选择等关键技术研究,从而提升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时空尺度,满足多方位的农业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5.
试验旨在评价拉沙里菌素对西门塔尔牛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12月龄左右、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牛48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混合精料+玉米秸秆;精粗比45∶55);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拉沙里菌素100mg/d、200mg/d和300mg/d。结果表明:日粮添加拉沙里菌素200mg/d和300mg/d时,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血液中血糖、白蛋白、总蛋白、尿素氮和谷草转氨酶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转化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粮添加拉沙里菌素200mg/d和300mg/d时,增重收益和毛收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指标分析,日粮中拉沙里菌素的适宜添加量为200mg/d。  相似文献   
26.
20 0 2年 5月 2日 ,某个体规模猪场一头妊娠后备母猪突然不食 ,要求诊治。主诉 :昨晚该猪无任何异常表现 ,早晨饲喂时卧地不起精神不佳 ,驱赶时 ,可到料槽前闻寻几下 ,又返回原地躺卧。经询问得知 ,该猪 1 2月龄 ,为自留后备母猪 ,35日龄断乳时进行一次猪瘟细胞冻干苗 4头份及猪丹毒、肺疫、仔付的免疫 ,至今未再加强。同窝 6头选留母猪断乳至今同饲于一个 3× 4m2 圈内 ,今年 2月1日至 8日 ,6头母猪先后受配怀孕 ,目前体重约1 60kg ,妊娠症状明显 ,膘情中上等 ,同圈其它猪均正常。1 第 1次治疗1 .1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 40 .2℃ ,心跳 …  相似文献   
27.
天空地遥感大数据赋能果园生产精准管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水果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对新的产业发展困境,推进果园生产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数字化改造,构建现代化数字果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提出了天空地遥感大数据驱动的果园生产精准管理新模式,以"数据—知识—决策"为主线,以果园生产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目标,推进农业信息技术、农学农艺与农机装备的融合应用。【结果 /结论】利用航天遥感(天)、航空遥感(空)、地面物联网(地)一体化的技术手段,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果园智能感知技术体系,进行果园数量、空间位置与地理环境的精准感知与信息获取,解决"数据从哪里来"的基础问题;集成天空地遥感大数据、果树模型、图像视频识别、深度学习与数据挖掘等方法,构建果树长势、病虫害、水肥、产量等监测专有模型和算法,实现果园生产的快速监测与诊断,解决"数据怎么用"的关键问题;结合自动控制、传感器、农机装备等,利用数据赋能作业装备,实现果园生产的精准和无人作业,解决"数据如何服务"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8.
农业土地资源遥感研究动态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作为地球陆地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土地系统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资源安全,科学理解人—地耦合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文章从农业土地系统科学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农业土地资源遥感的总体框架,围绕4个核心内容的研究现状、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结果】农业土地资源遥感包括资源调查和变化监测两个主要任务,其核心内容包括:耕地资源的数量和空间分布调查、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查、农业土地集约化利用监测、农业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监测等。【结论】面向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智慧农业、农业高质量与绿色发展的迫切需求,农业土地资源遥感需要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科学视角来开展综合研究,天空地一体化、多源数据、多时空尺度和多技术方法的综合集成将是未来农业土地资源遥感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9.
叶面积指数是反映农田信息的重要参数之一,因此获取叶面积指数成为农情遥感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田间实测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环境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宾县地区主要作物玉米和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并采用简单线性模型、多项式模型和对数模型建立作物叶面积指数的估算模型进行最优反演。结果表明:玉米和水稻叶面积指数的最优反演模型都采用多项式模型,精度分别达到了0.805和0.810,并采用该模型进行反演。  相似文献   
30.
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试验数据平台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建立集长期观测、科学研究、试验示范和决策支撑为一体的农业绿色发展固定观测体系,有利于积累农业绿色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间的规律、总结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提高农产品全供应链绿色服务能力.[方法]文章针对农业绿色发展数据支撑体系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