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正>日本泥鳅,俗称"大青鳅",长30多厘米。日本泥鳅是市场上泥鳅中个体大的品种,亩利润丰厚,综合效益是本地泥鳅的好几倍。目前日本泥鳅在江浙地区开始推广养殖,效益显著。现将日本泥鳅的养殖技术汇总如下:一、池塘条件养殖场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东北,面积100亩,养殖池塘15个,面积2~5亩,池深1.2米。池塘水来自钱塘江一支流,水质符合日本泥鳅养殖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32.
不同起源与方位下桂花的构型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天然和人工种植桂花的构型进行比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起源、不同环境下的桂花具有较大差异。人工种植桂花不仅在总体分枝率、逐步分枝率(SBR1∶2、SBR2∶3)、一级枝长度、枝径比2∶1、枝倾角、叶片长度宽度、叶片面积等与天然次生桂花个体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东、西、南、北4个方位的绝大部分也显著差异于天然次生桂花,即人工种植桂花与天然次生桂花之间的构型差异在个体水平和局部水平存在着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3.
阐述了《森林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基地建设的创新性、综合性、开放性及多样性等原则。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基地建设的目标、设计方案与具体内容,进而论证了开展《森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基地建设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建设效果,为《森林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基地建设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4.
新疆伊犁河谷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概述伊犁河谷主要农产品生产状况,分析伊犁河谷主要作物病虫草害发生危害情况,结合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国家标准要求,对伊犁河谷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中的土壤培肥和病虫草害综合治理关键技术提出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5.
长苞铁杉种群空间格局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群格局关联维数是种群个体空间关联尺度变化规律的反映,表明了种群个体的空间相关程度。采用关联维数对福建省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样地长苞铁杉种群个体空间关联的无标度区介于1-32 m,种群格局关联维数值1.032 4-1.580 1,不同样地种群关联维数的大小为Q5>Q1>Q2>Q4>Q6>Q3,从而揭示出长苞铁杉在不同样地中个体空间关联尺度变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6.
(2)网箱养殖选择水流缓慢、水深3米以上的水库、湖泊、河道等水域设置网箱。网箱面积一般以1~8米2、网目2~3厘米为好。网箱排列呈品字形,便于水体交换。放养鱼种的规格、质量、放养要求均同于池塘养殖。放养量一般200~300尾/米2。每天要检查网箱是否破漏,发现情况及时处理。每三天应洗刷一次网箱的周围,便于水体充分交换。  相似文献   
137.
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 HB310)和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 HB140)是分别从小卷蛾斯氏线虫和异小杆线虫中分离到的2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为了明确这2种共生菌的抑菌活性,分别测定了其对苹果上6种主要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这2种共生菌对6种苹果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发酵液对苹果轮纹病病原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76.9%,对其他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依次为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74.1%)>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60.9%)>苹果灰霉病病原菌(46.7%)>苹果青霉病病原菌(44.5%)>苹果炭疽病病原菌(23.0%);发光杆菌HB140菌株发酵液对苹果灰霉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好,抑制率达到86.7%,对其他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依次为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76.6%)>苹果轮纹病病原菌(58.8%)>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46.0%)>苹果青霉病病原菌(44.2%)>苹果炭疽病病原菌(39.9%)。2种共生菌发酵液对苹果轮纹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42.28和42.92 mL/L。  相似文献   
138.
奎屯市归属伊犁州以来,还未对其土壤耕地肥力状况进行测试分析。依托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资金补贴项目,伊犁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对奎屯市土壤耕地进行采样测试分析,获得大量土壤养分数据,目前初步掌握了奎屯市土壤养分现状,为奎屯市的现代农业发展和科学平衡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9.
[目的]筛选对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MB-15可湿性粉剂具有最佳增效作用的物质,并对增效作用显著的混配组合进行了增效作用的评定。[方法]以小菜蛾为生物测定昆虫,采用浸叶法测定了6种添加物对苏云金杆菌MB-15可湿性粉剂的毒杀增效作用。[结果]研究发现0.1%ZnCl2、0.5%ZnCl2、1.0%ZnCl2、1.0%MgCl2、0.5%硼酸、1.0%硼酸、0.5%柠檬酸和1.0%柠檬酸对Bt MB-15可湿性粉剂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0.5%硼酸对Bt MB-15可湿性粉剂的增效作用最强,增效比为17.2,1.0%ZnCl2次之,增效比为15.6。同时,杀虫速度的测定结果显示,0.5%硼酸的加入使Bt MB-15可湿性粉剂的致死中时缩短了约10 h,加快了Bt的杀虫速度。此外,当将1.0%ZnCl2和0.5%硼酸分别与Bt MB-15可湿性粉剂溶液室温下混合放置15 d后,两种混合物的毒力均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硼酸作为Bt MB-15可湿性粉剂的增效因子,不但有利于增强Bt制剂的杀虫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其杀虫速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Bt制剂杀虫效果差和杀虫速度慢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0.
开设“检疫害虫检验检疫技术”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检疫害虫检验检疫技术"课程是河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2013年的新开课程,目前类似课程只在中国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少数几个国内一流院校中设有。该课程是一门以实验课形式开展的实践性课程,学院设置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该课程教学活动中,重复发挥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不仅针对学生,也针对教师。并且采用"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具体模式是开放性实验教学。在课程考核方面,一方面考核学生实验技能操作,另一方面也不忽略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经过3年实践,该课程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