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选择优良品种是玉米增收的关键。随着种子市场的开放和引种、育种单位的增多,种子经销商越来越多,农户往往为种子选择不当而造成巨大的损失。玉米品种的选用不仅要考虑到品种来源,到具备种子经营资格的单位选购良种,选用经过审定认定的品种;而且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力水平、不同种植制度和当地实际选用品种;同时在选用玉米品种的过程中要遵循市场需求原则和因人而宜原则。  相似文献   
32.
玉米青枯病是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土传病害,从灌浆期开始根系发病,乳熟后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如遇大流行年份,其发病来势猛,灾害重。从开始发病到全株枯萎,一般5~7天,快的仅1~3天。一般年份发病率在10%~20%,去年我省中、南部发病率达20%~30%,个别地区达50%以上,减产30%左右。  相似文献   
33.
安玉13(AY8512)由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0年育成,该品种属中熟类型,株型半紧凑,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种植密度45 000~52 500株/hm2.需≥10 ℃积温2 500 ℃左右,2000~2003年在各地、各级的试验和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正在加速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4.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农户为单位的大棚袋栽生产模式已不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冷房生产模式已成为发展方向。而目前发展冷房生产有两个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接种工作,需要有手工接种向机械接种转变,提高接种的速度和标准化水平;再一个是资金。冷房生产投资比较大,采用"公司(培养中心)+农户"的组织形式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户的投资门槛,有利于该模式的推广及发展。另外,资金扶持、科技投入、协会建设、市场培育等也是该行业顺利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35.
高产、优质、大穗玉米新品种安玉1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安玉13号是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研究室2000年以自选系420为母本、356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母本420系采用国内优良杂交种与国外优良杂交种杂交,后经安阳市和海南岛两地连续8个世代交替选择育成的优良自交系;父本3566是运用相同雄亲交叉巢式遗传设计的选育技术导入亚热带玉米种质,然后经安阳市和海南岛两地连续回交2个世代,再连续自交选择6个世代选育而成。安玉13号于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04013。2产量表现2.1河南省玉米预备区域试验2001年,安玉13号参加河南省玉…  相似文献   
36.
玉米果穗结构经济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6年利用两个玉米单交组合的P1、P2、P3、P4、F1、F2、B1-1、B1-2、B2-1和B2-2 10个世代群体的数据进行了世代平均数分析。估算了加性效应(a)、显性效应(d)和上位效应,再将其分解为加性×加性(aa)、加性×显性(ad)和显性×显性(dd)3部分效应及其相应的方差及平方和百分比。结果表明:世代间有显著差异,其差异大小取决于杂交双亲。穗行数的加性效应比例占70.47%,穗轴粗的加性效应比例占59.99%;穗粒数的显性率最高(51.51%),其次是加性效应(37.15%)。穗行数,穗粒数和穗轴粗的上位效应分别占11.98%、11.34%和32.75%。  相似文献   
37.
玉米果穗结构经济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6年利用两个玉米单交组合的P1、P2、P3、P4、F1、F2、B1.1、B1.2和B1.2、B1.2 10个世代群体的数据进行了世代平均数分析。估算了a、d、aa、ad和dd各类基因效应及其相应的方差及平方和百分比.分析表明,世代间有显著差异,其差异大小取决于杂交双亲。穗行数的加性效应比例占70.47%,穗轴粗的加性效应比例占59.99%;穗粒数的显性率最高(51.51%),其次是加性效应(37.15%)。穗行数、穗粒数和穗轴粗的上位效应分别占11.98%、11.34%和32.75%。可见,上位效应对果穗经济性状的遗传在育种研究中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38.
安玉13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玉米杂交种,在试验、示范中表现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先后于2004年、2006年通过了河南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安玉13的母本A28是运用相互交替回交亲本选育技术,父本A3566是运用相同雄亲交叉遗传设计选育技术,把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导入温带玉米种质而获得的优良自交系。  相似文献   
39.
采用二因素最优回归计计分析方法,对小麦新品种周8826和郑州79201最佳播期与播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周8826和郑州79201的最佳播期均为10月6日,最佳播量分别为每亩14和16万基本苗。要获取高产,周8826应主攻穗粒数和千粒重。具体技术指标为基本苗每亩14万,冬前分蘖每亩s4万,最高分蘖每亩94万,亩穗数32万,穗粒数33.2个,千粒重35克;郑州79201则应主攻亩穗数,具体技术指标为基本苗每亩16万,冬前分蘖每亩72万,最高分蘖每亩96万、亩穗数36.5万,穗粒数31.4个,千粒重32.3克。  相似文献   
40.
从郑单958看黄淮海夏玉米的育种目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郑单958的主要优点,确定黄淮海夏玉米新品种的育种目标应为:1、生育期适中.2、高产潜力大.3、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稳产性好.4、抗病、耐病性强.5、制种产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