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篇
农学   33篇
  8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4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茉莉花粗酶液酶解β-D-葡萄糖苷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NPG为底物,测定茉莉花中具有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粗酶液活性.最适反应条件为总反应体积1 mL,反应时间20 min,底物pNPG体积200 μL,浓度50 mmol·L-1,最适pH值6.0,最适反应温度50℃;并以此条件,研究茉莉花开放过程中粗酶液酶解β-D-葡葡糖苷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该酶液随着茉莉花的开放,酶活性逐渐增高,直至萎蔫失水后,活性才降低.  相似文献   
9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泾渭茯茶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以描述泾渭茯茶化学成分的整体特性。【方法】利用HPLC法分析26个泾渭茯茶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化学对照品,结合HPLC-MS多级质谱裂解规律,指认泾渭茯茶指纹图谱的主要色谱峰。以乙腈-0.4%(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为梯度洗脱系统,在检测波长320nm、柱温30℃、流速1mL/min条件下,建立泾渭茯茶主要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对泾渭茯茶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获取各样品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与对照指纹图谱相比,26个不同类型和批次的泾渭茯茶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1~0.94,其中共有峰15个。经过HPLC-MS分析,主要的共有峰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可可碱、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表儿茶素、普洱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槲皮素。【结论】26个批次的泾渭茯茶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  相似文献   
93.
为了寻找植源性杀线虫活性材料,利用Bursaphelenchus xyluplilus和Meloidogyne incognita作为室内离体生测目标,测定了油茶籽饼等植物材料的杀线活性,以及茶皂素制剂和油茶籽饼对作物根结线虫的盆栽和大田防效。结果表明,油茶籽饼、茶果皮和茶籽粗提物均具有较强的杀线活性,当粗提物浓度为10 mg·mL-1,作用72 h,B.xyluplilus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100%和100%;作用48 h,油茶籽饼和茶籽粗提物对M.incognita达到中强杀线活性,其毒力有明显浓度效应;茶皂素制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病有良好盆栽防效,用茶皂素(有效含量)1.5和0.75 g·kg-1处理盆土30 d后,番茄的根结和M.incognita 2龄幼虫(Juvenile 2,J2)均下降,对番茄苗期生物量有明显的增加。在瓜蒌出苗前1周,沟施油茶籽饼,用量2.5 t·hm-2时对大田瓜蒌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效,显著抑制土壤中J2的增殖,对瓜蒌的挂果数和果径有一定的增加。该文首次报道油茶副产物对作物线虫病害的盆栽和田间防效,为直接利用油茶籽饼或茶籽等防治作物的根结线虫病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4.
茶树对氟的吸收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氟处理水平和处理时间下,茶树对溶液氟离子的吸收动力学特性及茶树生长对溶液氟的反应.结果表明:茶树对氟的耐受性与品种有关.低氟(<50 mg/L)能够促进茶树生物量的积累和根系的生长,但高氟(≥50 mg/L)不利于茶树的生长;1mg/L氟处理下,茎和叶中氟含量与处理时间呈线性正相关(R茎2=0.9164,R叶2=0.9706),根中氟含量变化不显著;10 mg/L氟处理下,根、茎和叶氟含量与处理时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并于32 d达到最大值.低氟下(0.1~10 mg/L),茶树根系吸收溶液氟符合Michalis-Menten动力学模型,说明茶树根系吸收氟可能存在一个主动的过程;高氟下(50~100 mg/L),表现出被动吸收的过程,根系和茎氟含量迅速上升,叶在50 mg/L氟处理下达到饱和状态.茶树根系氟吸收短动力学曲线具有二型性,即开始是快速的吸收随后是缓慢的饱和吸收,这可能与根细胞壁吸附氟离子和氟离子跨根细胞膜运输有关.茶树氟的吸收速率与转运速率均与氟处理浓度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95.
喝茶是否会导致肾结石,是茶叶消费者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实验证明:茶叶中草酸尽管含量较高,但形成肾结石的风险仍然很低。大规模人群调查的数据进一步证实:喝茶不仅没有增加肾结石的发病率,反而还可以少量(轻微)地降低肾结石发病率。但是对于已经检查确认的肾结石患者,临床医学上一般仍建议肾结石患者不宜饮用浓茶,特别是不要空腹饮用浓茶  相似文献   
96.
云南不同地区普洱晒青毛茶品质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云南普洱茶主要产区的20个晒青毛茶进行研究,检测毛茶的多酚类总量、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总量、咖啡碱等主要化学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毛茶的儿茶素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的毛茶进行动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毛茶在主要化学成分组成上存在着差异性,同一地区毛茶基本一致,为普洱茶加工中发酵的控制及原料的拼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日粮中添加绿茶粉及茶多酚对罗曼蛋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18周龄罗曼蛋鸡为研究对象,1620只罗曼蛋鸡随机平均分成9组,每组3个水平,每个水平60只,饲养周期为98 d;对照组喂基础日粮,其他8组在日粮中添加2、4、6、8 g/kg的绿茶粉和0.5、1.0、1.5、2.0 g/kg的茶多酚,研究绿茶粉和茶多酚对罗曼蛋鸡的腿肌、胸肌、蛋及血液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经定期取样测定,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6、8 g/kg绿茶粉和1.5、2.0 g/kg茶多酚能降低蛋鸡机体组织和鸡蛋及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最大的降低趋势出现在添加后8~10周,茶多酚的效果略优于绿茶粉。本研究为开发绿茶粉在鸡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
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了特异茶树品种"紫娟"幼嫩叶片和成熟叶片的基因表达差异。从256对引物组合中获得59个差异表达带,其中在幼嫩叶片中获得26个上调片段,成熟叶片中获得33个上调片段。通过GenBank BLASTX比对分析,所获得的片段包括转录因子、代谢相关蛋白、信号蛋白以及一些假设蛋白、未知蛋白和没有比对的基因片段。利用RT-PCR对片段ZM4、ZM7、ZM12进行表达特性分析表明,ZM4、ZM7、ZM12均在成熟叶片中上调表达。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理解"紫娟"茶树叶色转变的机理,以及相关基因克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9.
水溶性有机质对茶园土壤氟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元素分析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腐熟鸡粪中水溶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matter,DOM)的结构及组成,通过溶液连续提取-电位分析法分析茶园土壤中氟的形态及含量。结果表明,腐熟鸡粪DOM中C、O、H和N元素含量占元素总量的93%,其中C和O的含量大于H和N,C/H和C/N较大,C、H饱和度低,含有较多羧基、醛基、酮基等不饱和度高的物质。水溶态和有效态氟含量随外源DOM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关系;而土壤铁锰结合态氟、有机结合态氟含量则随外源DOM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呈正相关关系。外源DOM的加入可降低茶园土壤水溶态和有效态氟含量,提高了铁锰结合态氟、有机结合态氟含量,降低氟的生物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100.
茶皂甙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皂甙作为中草药的活性成分之一,受到普遍关注.茶树中的皂甙是一类齐墩果烷型三萜类皂甙的混合物,通称为茶皂甙.由于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的进步,现已从茶树的根、叶和种子中分离鉴定出10多种茶皂甙的单体,同时发现茶皂甙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抗氧化等生物学活性,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