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3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在试验地观察了冷蒿的开花动态,用TTC法测定了冷蒿花序花粉的活力,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了其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冷蒿花序的开花顺序是自上而下的,小花的开放是自外轮至中央小花.冷蒿的花粉活力在盛花期开花之初很低,第2~3d花粉活力较高,随后活力明显下降,但直至其花序枯萎,少量的花粉仍具有部分活力.花粉寿命较长,约为20d.冷蒿边缘雌花柱头的可授性在开花当天就具有,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在第2~3d可授性最强.中央两性小花柱头可授性要稍晚于边缘小花,但是在开花后第2~3d可授性也达到最高,其可授性时间也较长.柱头可授性的最佳时期为开花后第2~3d.冷蒿的最佳授粉期在开花后2~3d左右.  相似文献   
53.
珍稀濒危植物针枝芸香种子及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静  宛涛  蔡萍  徐振朋  满达 《种子》2016,(8):95-98
以当年采集的野生濒危植物针枝芸香(Haplophyllum tragacanthoides Diels)的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内在特性及外在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活力为72%;种子萌发对温度响应具有宽适性,在15~30℃条件下都能够萌发,萌发的最适宜的温度为20℃或15℃/25℃的变温;全暗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最好,显著高于全天光照及14h光照/10 h黑暗处理(p<0.05),属忌光性种子;低浓度PEG胁迫下各萌发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表明针枝芸香种子萌发阶段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随着PEG胁迫渗透势的增加,种子萌发指标下降,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4.
55.
以冷蒿花粉为试验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对其形态大小及外壁结构进行观测,研究蔗糖浓度、培养时间对冷蒿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蒿花粉有二形性现象;花粉萌发率较低;蔗糖浓度为20%的培养液有利于冷蒿花粉的萌发;培养3h时即有花粉开始萌发,培养24h后达到21.73%。  相似文献   
56.
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植物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对黄芪属的两种药用价值较高,分类学上又颇为相近的植物-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就其种子和幼苗形态,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及染色体核型等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物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基本相同,但在种子和幼苗形态,花粉形态及染色体核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1)膜荚黄芪的幼苗较蒙古黄芪高大、粗大、密被长柔毛,电镜下表皮毛表面密被乳头状突起;第1至4真叶为三出羽状复叶,第5真叶开始出现具5小叶的羽状复叶并逐渐增多,成熟时小叶可达13枚-27枚;小叶较大,长7mm-30mm,宽3mm-10mm;而蒙古黄芪疏被短柔毛,毛表面较光滑,第2真叶即为具5小叶的羽叶复叶,成熟叶小叶多达25枚-37枚,小叶长5mm-10mm,宽3mm-5mm。(2)膜荚黄芪的荚果表面伏生黑色短柔毛,种皮表面纹刨为复网状;蒙古黄芪的荚果无毛,种皮纹饰为皱折状。(3)膜荚黄芪的花粉粒近圆球形,萌发沟短而宽;蒙古黄芪的花粉粒长球形,萌发沟细。(4)膜荚黄芪的核型公式为2n=2x=16=10m 6sm,属1B型。蒙古黄芪为2n=2x=16=8m 8sm,属1C型,上述特征可用于2者的识别鉴定。  相似文献   
57.
宛涛  崔志明 《草地学报》1995,3(3):243-248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内蒙古10种优良栽培牧草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对其表面性状作了详细的描述。结果表明,这些牧草之间,花粉形态由于受遗传基础和环境条件控制和影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同科局的种间,花粉形态的差别主要是在花粉粒的大小及表面纹饰的细微性状上;而不同科的同种之间,其花粉形态在形状、轮廓、大小、萌发器官和表面纹饰等性状上,差异尤显突出。这些特点均可为优良栽培牧草的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析和草地植物分类等各项工作提供抱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畜牧业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展畜牧产业对于我国提升国民经济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为例,阐述了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基本经验和对产业发展的启示,以期为今后发展特色畜牧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沙地云杉与近缘种红皮云杉和白扦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内蒙古沙地云杉8个居群及其近缘种红皮云杉10个居群、白扦10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所用的16个随机引物在28个居群中共检测到172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带数为10.75条,其中多态位点119个,占69.19%,表现出丰富的RAPD多态性。运用Neis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数(i)估算出2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反映出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根据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3种云杉聚为三大类,沙地云杉与白扦的亲缘关系较与红皮云杉近,表明经过漫长的进化,沙地云杉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变异,因此支持将沙地云杉划分为独立种。  相似文献   
60.
内蒙古西部荒漠区九种珍稀濒危植物花粉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宛涛  燕玲 《草地学报》1999,7(2):129-135
本文描述了内蒙古西部荒漠地区七科九种珍稀濒危植物的花粉形态,并对共 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在光镜下确定花粉形状、赤道面观和极面观的形态以及萌发器官类型和数量,而花粉的外壁纹饰细微结构则不明显。在扫描电镜下的花粉外壁纹饰非常清晰,同时亦表明九种植物为一个较为自然的类群,在属(种)之间共 形态的类型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