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95篇
农学   132篇
基础科学   140篇
  72篇
综合类   653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294篇
园艺   137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准确高效批量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采用比色管代替消煮管,蒸汽加热消煮土壤,利用流动分析仪法测定有机碳。并将此方法与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常规通用)进行了比较,探讨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重复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19%~9.41%,回收率为92.21%~97.63%。方法精密度及准确性良好。所测结果与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拟合的回归方程:y(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0.947x(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1.621(r2=0.933),两者呈良好的相关性。用两种方法测定200个土壤有机碳,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的检测用时是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用时的68%,人工操作用时是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用时的44%,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无需使用硫酸亚铁,重铬酸钾、硫酸和水用量为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的40%。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省工省时,人员工作强度低,试剂用量少,环境危害降低,检测准确高效,经济安全,可推荐为大批量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花生新黑地蛛蚧是近年来滑县花生田新发现的一种地下害虫,对花生造成危害,影响花生的 品质和产量。本文主要介绍新黑地蛛蚧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3.
火参果是我国近年来引进和栽培的新型瓜类水果作物,具有坐果能力强、果实外观漂亮、风味独特、经济效益高和发展前景广阔等优点。就火参果遗传多样性及分类地位、种质资源评价与栽培、抗性及其利用、营养和药用功能成分方面回顾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火参果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此外,由于目前的火参果鲜食品质难以满足大众化的消费需求,市场空间较为有限,制约了火参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的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火参果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4.
35.
为了明确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引起的苹果花脸病在田间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ASSVd在组培条件下的传播方式,2012—2015年对河北省顺平南神南村3个果园进行持续调查和检测。结果显示,果园A、B、C的显症率分别从3.00%、19.35%和10.00%上升至10.00%、34.41%和22.00%,带毒率分别从11.00%、20.43%和14.00%上升至23.00%、37.63%和30.00%,带毒率和显症率都逐年增加,而且带毒率大于显症率,即有些带毒果树不显症。发病果树田间分布有明显的发病中心。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显症果树ASSVd vsiRNA reads数是带毒未显症reads数的4.08倍,同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显症树ASSVd病毒积累量显著高于带毒未显症树。以携带ASSVd的组培苗和无毒组培苗为试材,利用RT-PCR检测明确了ASSVd可通过伤口沾染带毒汁液、组培剪污染、含毒培养基、根系接触进行传播,其中根系接触传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36.
“郑农谷09-6”是以农家种“济源搭过梁”为母本,“冀谷19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海南异地加代选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夏谷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8.8 d,株高114.3 cm,对谷锈病、纹枯病和谷瘟病的抗性均为1级,2014-2015年参加河南省谷子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 660.8 kg·hm-2。  相似文献   
37.
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参池沉积物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对自然纳潮、微孔曝气、养水机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海参池塘沉积物中淀粉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的活性进行了跟踪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池塘沉积物中的淀粉酶活性年变化为0.126~0.880 mg/g,年均值(0.410±0.180) mg/g,蛋白酶活性年变化为0.024~0.472 mg/g,年均值(0.190±0.103) mg/g,碱性磷酸酶活性年变化为0.068~1.042 mg/g,年均值(0.340±0.196) mg/g,脱氢酶活性年变化为12.092~52.794 mL/g,年均值(26.980±8.295) mL/g。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池塘沉积物中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及脱氢酶活性均在自然纳潮池塘中均值最高,变化幅度最大;淀粉酶活性均值则在自然纳潮池塘中最低,养水机池塘最高,这与养水机池塘有机质最低,自然纳潮池塘最高,养水机池塘沉积物的细菌多样性最高,真菌数量最多有关。表明养水机能够快速去除沉积物中氮、磷有机化合物,有利于池塘的正常物质循环。本研究从沉积物酶活性的角度,探讨了养水机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两种水质调控方式产生差异的机理。  相似文献   
38.
洱海鲤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养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洱海鲤最适生长水温18~25℃,产卵适宜水温20~25℃;网箱投饵养殖,投喂粗蛋白28.6%的颗粒饲料。饵料系数1.72。增重3.15倍,不投饵养殖增重1.90倍,但成活率较投饵养殖低5%;池塘培育饵料系数1.38,肥料系数4.96。  相似文献   
39.
采用基于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的代谢组学技术,探索菲律宾蛤仔在受到鳗弧菌和灿烂弧菌感染的代谢物变化特征,构建菲律宾蛤仔对弧菌感染后的代谢网络调控图谱,并比较两种弧菌毒性效应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3种代谢物葡萄糖、谷氨酸、苏氨酸在两种弧菌感染时均发生了变化,表征鳗弧菌感染的代谢物为牛磺酸、精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而表征灿烂弧菌污染的代谢物为甜菜碱、二甲基甘氨酸、胆碱、谷氨酸、亚牛磺酸。  相似文献   
40.
以温州市洞头区人工养殖羊栖菜和野生羊栖菜为研究样本,详细描述了羊栖菜成熟孢子体有性生殖,假根与侧生枝无性生殖的繁殖生物学特征和生活史流程。详细记录了羊栖菜卵、精子和受精卵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假根、茎(主茎和侧生茎)、叶(气囊)和生殖托(雌托和雄托)等4类器官生长、发育和分化过程,胚、幼孢子体和成熟孢子体形态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羊栖菜繁殖生物学特征及生活史流程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增加了羊栖菜侧生枝无性生殖和羊栖菜幼孢子体期有性生殖的相关内容,并重新绘制了羊栖菜生活史流程图。该研究结果将为开展羊栖菜养殖生态学研究,深层次解析羊栖菜生殖节律、种群繁衍与环境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