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2篇
  11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供给紧张,农业灌溉为用水大户状况尤为突出,使用再生水进行适宜的农业灌溉,对未来农业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再生水进行灌溉时土壤养分及部分污染物质也会随水入土,不当使用会对土壤造成巨大的负作用.本文基于对国内外再生水资料的分析,从作物生长、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土壤盐分、pH值、重金属6个方面...  相似文献   
52.
为充分发挥控制灌溉水分管理模式的效能,节约灌溉用水,提升田间管理及综合防控水平,有效指导吉林省水田高效节水灌溉健康发展。根据吉林省的自然气候条件、水稻的需水规律,因地制宜地优化集成化控育壮秧技术、综合防治技术、种植模式、施肥制度等多项节水增效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构建以“化控育壮秧—控制灌溉—水肥联合调控—综合防控”为主体框架的吉林省水田高效节水配套关键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可有效解决水稻控制灌溉土壤水分阈值缺失、全生育期水肥脱节等主要技术难题,实现化控育壮秧、水肥精准调控、田间综合防控,节水20%以上,水稻单产提高2%以上,达到农业节水、粮食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3.
以刺茶美登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分离手段,获得2个木脂素类单体化合物Tanegool和Prinsepiol,进一步测定了单体化合物对以上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刺茶美登木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对油菜菌核病菌、小麦根腐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均在75%以上;Tanegool对油菜菌核病菌、小麦根腐病菌、西瓜枯萎病菌表现出浓度依赖性,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最高、可达质量浓度为0.2 mg/mL时的6倍。  相似文献   
54.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有多个基因型,其中基因型d的感染率仅次于基因型b,建立PCV-2d基因型的PCR-RFLP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NCBI中PCV2 Cap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并选择PCV-2d特异的酶切位点MSPI进行酶切,对酶切的体系和条件进行优化,同时进行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PCR总体积25μL,模板量2μL,退火58℃,35个循环为PCR反应最佳条件,目的片段702 bp;MSPI酶能将PCV2d特异地切出2个条带474、228 bp.酶切体系为12.5μL、MSPI酶1μL、酶切时间1 h;该酶切体系的最低模板量为10 ng·μL-1,重复性好.送检的24份病料的PCV2d阳性率为33.3%.可见,本研究建立的PCV-2d基因型的PCR-RFLP鉴别诊断方法,特异、敏感.  相似文献   
55.
不同放牧强度对流域降雨径流中氮磷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呼伦贝尔草原克鲁伦河流域选取轻度放牧、重度放牧及不放牧草场,利用降雨模拟器进行降雨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草场的地表物理性质、植被类型对降雨产流、营养元素流失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45,65 mm/h降雨强度下重度放牧草场产流时间最短,不放牧草场产流时间最长。径流量及径流系数总体规律显示为重度放牧草场 > 轻度放牧草场 > 不放牧草场。3种放牧强度草场的氮磷流失量均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大。降雨产流初期氮磷浓度相对较高,随径流时间增加逐步下降,最后达到稳定。径流量与氮磷含量之间存在二项式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6.
分析了育雏鸡病毒性关节炎和鸡葡萄球菌病的病因、流行特点、临床病状和临床诊断,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7.
选择贵州省独山县、道真县、毕节市、松桃县4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市)为试点,以普那菊苣为对照品种,对黔育1号菊苣进行了大田生产试验。旨在通过对在不同地区种植的黔育1号菊苣鲜、干草产量的测定,来明确黔育1号菊苣的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其将来大面积用于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4个试点生产试验中,黔育1号菊苣的产量均较高,其在独山县、道真县、毕节市、松桃县的平均鲜草产量为95001.6 kg/hm2以上,普那菊苣的平均鲜草产量为83732.0 kg/hm2,黔育1号菊苣比对照品种普那菊苣平均增产13.4%。  相似文献   
58.
猪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可引发地方性流行,该病有发病急、病程短、无任何前期症状而突然死亡,且死亡极高(达20%~70%)等特点。本病在秋末冬初,气候变化异常,阴雨潮湿的条件下流行且本病不分年龄均可发病。近年来,我州养猪生产正向集约化发展,规模养猪专业户和养猪场不断增加,每年都有大量动物因不同类型魏氏梭菌感染而死。  相似文献   
59.
新育 《农家参谋》2011,(11):44-44
月经失调少数女性在人流术后出现月经不规则,经期延长,不能恢复每月一次的排卵功能。宫颈或宫腔黏连人工流产术时因吸宫负压过高、吸宫时间过长,宫腔受到过度搔刮,手术器械反复进出宫口等引起宫颈管及宫腔内膜损伤,发生宫颈或宫腔黏连。  相似文献   
60.
高海拔旱地油菜开花盛期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气候变化对作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在油菜开花盛期,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祁连山高海拔旱地环境因子和油菜叶片光合生理指标,并分析油菜光合生理指标在不同年型、不同播期的差异。结果表明:油菜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存在“午休”现象,且上午的光合速率高于下午。油菜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气孔导度日变化大体呈“S”型曲线。而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均呈单峰型日变化曲线,而空气湿度呈“S”型日变化曲线。通过显著性相关分析,油菜开花盛期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导环境因子之一(R2=0.6916),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是蒸腾速率的主导影响因子之一(RPAR2=0.7133,RT2=0.5611),空气湿度是气孔导度的主导影响因子之一(R2=0.5503)。湿润年油菜不论是外在环境还是植株体内在环境均处于适宜状态,作物各项光合参数均高于干旱年。分期播种的油菜叶片蒸腾速率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P<0.001),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差异显著(P<0.05),细胞间隙CO2浓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