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利用地高辛标记探针的组织原位杂交技术将BMPR-IB基因特异性定位于内蒙古绒山羊各发育阶段皮肤毛囊中,电镜下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在胚胎期和成年羊初级毛囊、次级毛囊的内根鞘均有表达,有可能影响内蒙古绒山羊出生前后毛囊的分化和增生.  相似文献   
62.
内蒙古绒山羊KAP4序列及结构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内蒙古绒山羊KAP4 cDNA文库为研究材料,通过对不同物种KAP4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分析,发现山羊KAP4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哺乳动物如人、绵羊的氨基酸序列有很多一致或保守的区域.通过对绒山羊KAP4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发现绒山羊KAP4的二级结构中无规则线性长链结构所占比例最多,β-折叠结构占到了较少的部分,几乎没有发现α-螺旋的存在.  相似文献   
63.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研究了内蒙古地区3个绒山羊品种的DNA多态性,由此推导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关系。在所使用的12种随机引物中,有8种随机引物扩增出多态谱带,共检测到32个RAPD标记,其中有21个发生变异。用Nei的片段公享度公式计算了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用UPGMA聚类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内蒙古白绒山羊的3个类群彼此亲缘关系较近,分化不明显;内蒙古白绒山羊与罕山白绒山羊聚为一个大类,辽宁绒山羊和乌珠穆泌白绒山羊聚为一个大类,说明内蒙古白绒山羊与罕山白绒山羊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乌珠穆沁白绒山羊与辽宁绒山羊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64.
根据已报道的单链monelli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5段核苷酸序列,利用这些片段末端的碱基互补序列经链延伸、PCR扩增合成双链DNA,克五笔型于质粒载体pUC18的BamHI、SalI位点之间,经限制酶切分析,序列分析等方法证实获得了monellin基因的克隆,与报道的monellin基因的序列完全符合,为下一步构建高效表达质粒,并将monellin基因转入植物并获得高含量的monellin转基因植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5.
本试验研究放牧条件下绒山羊绒毛季节性生长变化的规律.选择体重及产绒性能相近的周岁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公、母各5只,对其背部、体侧部和腹部进行染色.每月月初定点采背部、体侧部和腹部的绒、毛,并测量当月生长长度.结果表明:山羊绒、毛生长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部位、不同月份的绒、毛月生长速度不同.绒从每年的7月~8月份开始生...  相似文献   
66.
利用经体外合成、用地高辛标记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高甘氨酸/酪氨酸角蛋白关联蛋白(HGTKAPs)基因家族9个成员的c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技术在山羊皮肤组织切片上进行定位,探测HGTKAPs基因家族9个成员在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10月份皮肤毛囊中的表达.结果表明:HGTKAPs在兴盛期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的皮质层均有强...  相似文献   
67.
从云南保山市的一眼温泉中分离到一株嗜热嗜酸菌,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sp.A15。通过同源克隆和TAIL-PCR方法,从该菌株中克隆得到一个木聚糖酶基因,xynA15,全长990 bp,编码329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将xynA15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上,并转化至BL21(DE3),经过IPTG诱导,其表达产物具有木聚糖酶的活性。对其酶学性质研究发现,XynA15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70,不仅在较广的温度范围(35℃~60℃)内具有较高的酶活,而且在50℃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8.
内蒙古成年绒山羊皮肤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构建了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兴盛期皮肤组织cDNA文库。在GenBank数据库注册非冗余ESTs 392条。序列号为CD051766~CD052157。共有319个已知功能基因。未分类的基因108个;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类70个;代谢类43个;细胞结构类45个;细胞信号和传导类30个;细胞和机体防御的基因15个;参与细胞分裂的基因8个。发现了一些可能和绒毛生长有关的基因:TGFβbinding protein,EDRK enriched factor,growth factor receptor,G protein associated receptor,dermal papilla derived protein 2,homeobox gene otx2,kallikrein7,jagged-1,thrombos pondin-1 and p53 inducible protein。  相似文献   
69.
毛囊结构的发育在胚胎期完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被分为诱导、器官发生和细胞分化3个经典的阶段。毛囊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分子的调控,在毛囊发育各阶段都涉及复杂的信号互作,目前许多信号通路以及生长因子的作用方式还未得到有效、明确的阐述。为帮助理解毛囊生长的信号调控机制,对近年哺乳动物毛囊形态发生及相关信号通路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介绍了毛囊的基本结构,阐述了毛囊发育阶段的划分及相应特征,综述了毛囊发育不同阶段涉及的Wnt信号、Eda信号、Fgf信号、Bmp信号、Shh信号、Pdgfa信号、Notch信号等相关信号通路及其发挥的作用,以期为解析由某些信号通路缺陷导致的相关癌症的发生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内蒙古绒山羊毛囊发育兴盛期和休止期BMP2基因在皮肤毛囊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功能分类基因芯片以及原位杂交技术。【结果】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该基因在休止期毛囊毛干周围高表达,在兴盛期不表达;基因芯片结果显示,同兴盛期相比,休止期BMP2基因在皮肤中表达上调24.65倍。【结论】BMP2基因抑制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发育,与维持皮肤毛囊处于休止期有关;该基因主要在皮肤毛囊的毛干周围发挥作用,从而达到维持皮肤毛囊发育处于休止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