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从阿尔巴斯绒山羊及蒙古绵羊血中提取基因组DNA,根据已报道的BMP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扩增山羊及蒙古绵羊的BMP2基因部分序列,将此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DNA,进行序列测定,并将两者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山羊该核苷酸片段与绵羊的同源性达99%,与人的同源性87%,与小鼠的同源性85%,与牛的同源性98%.说明该基因在不同物种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尤其是山羊与绵羊之间具有更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92.
隧道式蚕室     
1987年冬,我们在永新县沙市乡涂下村黄家岭为曾贤同志设计建造了一座隧道式蚕室。经过3年的养蚕实践,证明它比地面砖木结构的蚕室经济适用。现将这种蚕室的结构、优点简介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3.
四月六至七日,永新县召开了蚕桑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蚕桑生产乡(镇)的主管领导,在一九八八年蚕桑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先进个人,以及县有关业务部门的负责人。会议由县政府农林水办公室主持,主管蚕桑生产的刘荣付县长在会上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大展  相似文献   
94.
绒山羊绒毛生长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绒山羊绒毛生长呈明显的季节性周期变化,光照时间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日照时间由长变短时绒毛开始生长,日照时间由矩变长时逐渐停止生长,这种周期变化的启动时间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停止生长的时间几乎是同步的。这当中褪黑激素,催乳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等对调节毛囊活性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日粮的营养水平对绒毛周期性生长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关于绒毛周期生长的遗传调控机理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5.
采用混合选择法对退化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进行种性复壮研究,结果表明:经2次群体混合选择,复壮品种平均株高为173.2 cm,穗长21 cm,分别比退化品种提高71.53%和57.9%;分蘖数90.4枝/株,抽穗数22.2枝/株,分别比第1次群体混合选择提高188.9%和115.5%;主要穗色褐色达70%.穗长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4,P<0.01);分蘖数与抽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772,P<0.01).8月种子产量最高.收种方法对种子质量有影响,割穗收种和田间抖穗收种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9.50%和51.25%,千粒重分别为1.05和2.00 g;收种后牧草鲜草产量达60.2 t/hm2,干物质产量达15.7 t/hm2,均比原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6.
昆明地区紫花苜蓿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云南昆明地区引进的26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株高、生长速度、产草量、茎叶比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四季旺、维多利亚、WL-525HQ 3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株高、生长速度、产草量、茎叶比方面均优于其他23个品种,适宜在云南省北亚热带地区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97.
试验通过对19个高羊茅品种的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实际种子产量和潜在种子产量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相应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除花序长外,提高任一产量因子,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种子产量;4个产量因子与种子产量的相关性大小顺序为:X2(小花麴生殖枝)>X4(生殖枝数)>X1(花序长)>X3(小穗数/生殖枝),并得出潜在种子产量与实际种子产量威正的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98.
论述了云南省进行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生产、提高种子产量的关键技术.指出施氮、刈割、生长调节剂、收种技术是提高种子产量的关键.而且通过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产量和质量性状的逐步回归分析和模型优化分析,最终得出:分蘖期刈割2次+抽穗-开花期喷施600mg/L氯丁唑+施75kg/hm2尿素+铺膜收种+堆捂+干燥+脱粒方法是纳罗克种子生产的关键技术,能获得326.4 km/2的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99.
内蒙古绒山羊次级毛囊组织形态周期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组织形态的周期性变化过程,为研究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分子调控机理奠定组织学基础。【方法】制作内蒙古绒山羊1年周期内每个月的皮肤组织切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照相。【结果】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形态在一年中呈周期性变化,在兴盛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的形态各不相同。从4月份开始,次级毛囊外根鞘细胞向下分裂延伸,开始了毛囊的重建;8~9月份毛囊完成重建,毛囊结构完整;10月份毛球细胞停止分裂,毛乳头萎缩,大量细胞程序化死亡,毛根上移,毛囊进入退行期;12月份毛囊根部上升到皮脂腺附近不再变化;翌年1~3月毛囊的形态基本没有变化。【结论】了解了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1年内形态的周期性变化过程,为绒山羊绒毛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0.
绒山羊胚胎期和兴盛期皮肤毛囊差异表达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成功构建了内蒙古绒山羊胚胎期和兴盛期皮肤毛囊的消减cDNA文库.从两个文库中分别随机挑取50个克隆测序分析,测序结果经Genbank同源性比对.表明在胚胎期消减cDNA文库中得到15个特异表达基因片段,包含1个未知新序列;在兴盛期消减cDNA文库中得到19个特异表达基因片段.包含2个未知新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