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51.
为筛选防治番茄枯萎病菌的有效药剂,采用抑菌圈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番茄疮痂病的毒力,并选择抑菌作用较强的4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噻森铜和中生菌素的抑菌作用较强,其EC50分别为6.979 5mg/L和13.203 7mg/L;农用硫酸链霉素、康地蕾得和金霉唑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而恶霉灵和噻唑锌的抑菌效果较差。4种药剂田间试验结果与室内筛选结果一致,以噻森铜的防效最好,高达82.12%,是防治番茄疮痂病的首选农药。  相似文献   
52.
除草剂会严重影响烟草产量和质量,导致烟草植株矮小、老叶黄化、生长畸形和迟缓等不良后果,本文综述了除草剂残留致烟草药害的原因、各类除草剂典型的药害症状和除草剂土壤残留致烟草药害的修复技术。可通过物理技术(土壤翻耕)、生物技术(生物炭、有机肥、生物菌剂、植物、动物、基因修复)、化学技术(土壤改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等修复方法来削减除草剂土壤残留及修复烟株畸形生长。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套种吉祥草和清耕对猕猴桃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性,为丰富猕猴桃生态学理论,猕猴桃优质生产及猕猴桃园套种吉祥草栽培模式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猕猴桃行间套种吉祥草,以清耕为对照,测定不同生长期猕猴桃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含水量及果实的产量品质,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套种吉祥草可显著提高不同时期猕猴桃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猕猴桃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改善,并随套种年限的延长趋于增加。连续4年套种吉祥草猕猴桃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比对照分别提高27.85%-54.34%、28.57%-96.05%和16.39%-148.38%,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含水量分别为对照的0.20-0.61倍、0.30-0.87倍、0.41-0.65倍、0.23-0.32倍和0.05-0.16倍;果实单果体积和亩产量分别提高3.26%和4.88%;果实达食用时,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干物质和可滴定酸分别提高15.24%、5.46%、12.11%、5.63%和4.12%。相关性分析表明,套种吉祥草的猕猴桃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与脲酶和磷酸酶活性达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负相关;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与猕猴桃果实单果重和品质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套种吉祥草对提高猕猴桃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增加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4.
以"小铁球"甘蓝为试材,选用缓释型氮肥、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采用全程化肥减量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蓝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以期为建立经济效益明显的甘蓝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缓释肥处理的甘蓝叶片开展度和株高分别为54.44 cm和36.5 cm,相较常规施肥...  相似文献   
55.
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在2015-2017年调查修文地区蝙蝠蛾、透翅蛾的生活史和危害特点,同时记录其在猕猴桃不同树龄上的危害情况,并研究了5种药剂对透翅蛾、蝙蝠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蝙蝠蛾、透翅蛾在修文地区猕猴桃上1年发生1代,5月至8月为蝙蝠蛾幼虫危害盛期;4月至6月是透翅蛾幼虫危害盛期。蝙蝠蛾幼虫在3~6龄猕猴桃上危害较轻,透翅蛾对大于6龄猕猴桃危害较重。幼虫期采用喷雾法施用77.5%敌敌畏EC 对蝙蝠蛾防治效果较好,药后5 d校正防效达92.36%。480g?L-1毒死蜱EC在5 d对透翅蛾的校正防效为93.30%。选择合适药剂可以有效防控蝙蝠蛾与透翅蛾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6.
猕猴桃花腐病是一种猕猴桃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该病具有发病早、蔓延快、难防治等特点,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已成为阻碍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猕猴桃花腐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其分布与危害、病原种类、发生流行规律、传播途径及综合防治措施,并探讨了该病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猕猴桃花腐病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