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4种植物直根抗折力和抗折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沙柳(Salix psammophila)和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的直根为研究对象,采用TY-8000伺服式强力机进行两端固定式折断试验,研究了土体内的根系受到径向折断力作用时,不同径级直根的抗折力和抗折强度。结果表明:在1~6mm径级范围内,4种植物直根抗折力随根径的增加均呈幂函数增长趋势,抗折强度随根径的增加呈幂函数减小趋势;在a=0.05的显著水平下,4种植物直根平均抗折力、抗折强度种间差异性均显著。随着径级的增加,柠条、沙柳、沙棘和白沙蒿4种植物直根平均抗折力范围分别为(79±5.8)~(1 119±104.46),(32±6.12)~(410±36.1),(12±1.5)~(141±6.2),(8±1.2)~(100±2.56)N,直根平均抗折强度范围分别为(62±9.68)~(43±4.01),(25±3.82)~(15±1.42),(8±1.01)~(6±1.29),(6±0.61)~(4±0.14)MPa。1~6mm径级范围内,4种植物种内径级间平均最大折断变形量差异性不大,平均最大折断变形量排序为柠条(16.77mm)沙柳(14.7mm)沙棘(11.22mm)白沙蒿(8.68mm)。  相似文献   
12.
无芒雀麦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采用田间试验对比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其生长指标的影响;利用方差分析,确定了无芒雀麦的合理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结果表明:(1)撒播时,无芒雀麦在播种密度为549粒/m2时出苗率最高,鲜重最大;在播种密度为412粒/m2时单株最高,种子产量最高,生长速度最快,密度为549粒/m2时稍次之,结合方差分析可以初步确定,撒播的最适播种密度为412~549粒/m2;(2)条播时,无芒雀麦在行距为20 cm、播种密度为549粒/m2时单位面积的分蘖数最多,鲜重最大;在行距为25 cm、播种密度为412粒/m2处理下单位面积的单株最高,生长速度最快;在行距为25 cm、播种密度为206粒/m2时出苗率最高;而且在这几个处理中的生长指标顺序均为:条播>撒播;结合方差分析,可以初步确定本地种的适宜播种方式为条播,行距为20~25 cm,播种密度为412~549粒/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