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尹福强  刘铭 《耕作与栽培》2007,(5):17-17,38
以凉山州当前烤烟主推品种为云烟85、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为研究对象,从种子外观特征、萌发特性和生长特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千粒重、籽粒的长度和宽度均以云烟85为最高,但长宽比却以红花大金元最大,云烟87最小。种子萌发特性指标显示,红花大金元幼根长、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都较高,表明种子活力较强。生长特性指标显示各品种间的烟草长势存在差异,长势最好的品种为云烟87,最差的为云烟85。  相似文献   
32.
烟草野火病、烟草青枯病、烟草角斑病和烟草空茎病是凉山烟区烤烟最主要的四大细菌性病害,详细描述了这4种病害的发生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采自攀西地区的烟草黑胫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不同温度及不同pH值等条件下培养特性。结果表明:烟草黑胫病菌最适合在燕麦培养基上生长,菌丝生长快。菌丝在2036℃都能生长,28℃生长最佳。在不同pH值的培养基培养下,菌丝最适合在pH值为5.5的培养基上生长。  相似文献   
34.
为了解凉山州烟草黑胫病病原的生理分化情况,对2011年采自凉山州5个地点50个烟草黑胫病菌株采用鉴别寄主法进行生理小种类型的鉴定,结果表明:50个菌株中有0号、1号生理小种,其中0号生理小种占30%,1号生理小种占70%.可见,1号生理小种为凉山州5个县市烟草黑胫病菌的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35.
凉山烟区烤烟主要真菌性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炭疽病、黑胫病、蛙眼病和赤星病是凉山烟区烤烟最主要的四大真菌性病害,该文详细描述这4种病害的发生条件和危害症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6.
尹福强  刘铭 《农业与技术》2007,27(5):137-138
本文主要介绍了凉山州烤烟苗期存在的主要病害及症状,并针对这些病害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7.
中国姜瘟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姜瘟病是中国生姜生产上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此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44个科300多种植物。菌体短杆状,在TZC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出现白边较宽和白边较窄的两种菌落。菌系划分为5个生理小种和5个生化型,中国的姜瘟菌主要属生理小种1号,生物型属II、III、IV。此病害是一种较难防治的土传病害,在高温、高湿、雨水多、氮肥过量的情况下发生较为严重。中国植病工作者对此病害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中国姜瘟病的病原菌、发病规律、及防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8.
尹福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13-11114,11123
[目的]研究干旱条件下烟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以K326、云烟87、净叶黄、NC82和Ti448A5个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处理对不同品种烟草植株的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干旱处理后,CAT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增加,Pro含量迅速积累,抗旱品种的SOD活性先迅速升高然后逐渐下降,非抗旱品种的SOD则在干旱处理期间缓慢上升。[结论]品种K326、云烟87的抗旱性较净叶黄、NC82和Ti448A强。  相似文献   
39.
烟草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福强 《种子》2009,28(11)
为充分了解烟草品种资源之问的相似性,对77份烟草品种资源的24个农艺性状及对蚜虫的抗性进行系统聚类,试验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为14.71处时可将77个供试材料分成4个大类群,其中品种类群Ⅰ含2个亚群,34个品种,品种类群Ⅱ含13个品种,品种类群Ⅲ含22个品种,品种类群Ⅳ舍8个品种.分析发现,同一类群相似性较大,亲缘关系较近;类群间相似性较小,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40.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宜香1577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因素5水平多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宜香1577产量与移栽密度、施氮量和施钾量3因素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的数学模型,确立了宜香1577高产栽培的移栽密度、施氮量和施钾量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宜香1577具有较大的丰产潜力,在肥力中上田采用"培育壮秧、适当密度栽插和足氮、足钾"的栽培策略,适宜密度为17.20万~20.26万穴/hm2,施氮量(纯氮)为172.4~189.5 kg/hm2,施钾量(K2O)116.8~163.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