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16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了长白山区天然次生蒙古栎林生态恢复技术及操作规程,针对恢复目标、恢复树种选择、恢复密度、整地方法、具体的恢复措施及后期管护等方面加以重点阐述,以期为天然次生林生态恢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在酸性软饮料中,引起败坏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为防止酵母引起的败坏,果汁饮料有加热杀菌的工序,若同时使用防腐剂,则可降低加热杀菌条件而使制品品质提高.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对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二氧化硫等已作了规定.国外广泛使用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相似文献   
43.
通过野外环境因子监测,分析研究了长白山次生白桦林不同演替阶段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演替是环境因子指标变化的主导因素;林内空气温度、林内空气温度日振幅和相对湿度日振幅随群落演替下降,光合有效照度和相对湿度随群落演替升高,土壤温、湿度不随着群落演替有规律变化;变化速率vav能明显地反映环境因子随群落演替的变化规律,通过比较vav获得了群落演替过程中环境因子的敏感性:光合有效照度〉5 cm深土壤湿度〉相对湿度日振幅〉10 cm深土壤湿度〉林内空气温度日振幅〉相对湿度〉林内空气温度〉20 cm深土壤温度〉10 cm深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44.
TMV胁迫对不同抗性晒烟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TMV胁迫对不同抗性晒烟品种苗期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12个晒烟品种为试材,进行人工接种鉴定试验;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免疫、抗病、中感品种为试材,研究其接种TMV前、接种后6d、18d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合效率Y(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非TMV胁迫下,3个晒烟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极小;而TMV胁迫下,3个品种的Fv/Fm、Y(Ⅱ)和qP参数值与对照相比均下降,而qN参数值上升.随着TMV胁迫程度的加重,Fv/Fm、Y(Ⅱ)和qP参数值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qN参数值逐渐上升.TMV抗性越强的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Ⅱ)、qP)变化幅度越小,而qN参数的变化幅度越大,抗性越弱的品种,则相反.因此,叶绿素荧光技术可以作为间接监测烟草花叶病毒病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5.
论述了蛋白质组学的起源与发展,在农作物中的应用及其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6.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属于低致病性AIV,但因其分布广泛、传播迅速,可引起感染家禽生产性能下降,给家禽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H9N2亚型AIV在感染家禽过程中可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使家禽极易继发上呼吸道细菌、消化道细菌等感染,从而导致H9N2亚型AIV致病力增强,细菌黏附定植能力增强,家禽死亡率显著升高。另外,H9N2亚型AIV还能与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城疫病毒等发生混合感染,病毒入侵时有可能出现协同作用或颉颃作用,从而相互促进或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排毒;H9N2亚型AIV还极易发生突变或与其他亚型流感病毒在混合感染时发生基因重组产生感染人的新亚型毒株,给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重大威胁。作者综述了H9N2亚型AIV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通过阐述H9N2亚型AIV与细菌或病毒混合感染的协同或颉颃作用,以期为临床上H9N2亚型AIV混合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DREB转录因子是AP2/ERF转录因子的一个亚家族,主要参与植物对干旱、高盐和低温等逆境的分子应答机制。前期研究从露地菊中分离出一个CgDREB22基因,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并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对获得的T1代转基因烟草种子和幼苗进行高盐(150 mmol·L-1 NaCl )、干旱(150 mmol·L-1甘露醇)、低温(4 ℃)等处理,进而观察表型并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低温、干旱和高盐胁迫下,转基因烟草幼苗鲜重和根长都低于野生型;在高盐和干旱胁迫下,转基因烟草幼苗脯氨酸含量、抗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低于野生型。综上说明,露地菊CgDREB22基因在植物受到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起负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据野外调查,镜泊湖区有野生木本植物29科59属145种。该区木本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比较复杂,温带成分优势明显。温带分布科占总科数的65.00%,温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91.07%,尤以北温带分布最多;温带分布种占总种数的90.34%,其中中国—日本分布、东北分布、东北—华北分布三者占总种数的68.97%,是该区温带地理成分的核心。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叶绿素含量高低反映植被的健康状况与光合能力。研究准确、有效地将冠层影像反演为叶绿素含量的技术参数,以便经济快速、实时地监测作物生长状况。  【方法】  田间试验于2018—2020年在内蒙古阴山北麓马铃薯主产区进行,设置氮肥梯度处理,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测定试验地马铃薯植株SPAD值,通过线性关系将其转化成叶绿素含量。利用无人机为平台搭载S185成像光谱仪获取马铃薯试验区高光谱影像,并从中提取马铃薯冠层光谱反射率。将3年田间试验所获取的125个样本点数据按80%、20%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用训练集数据建立了8个比率、归一化光谱指数,通过波段优化算法建立优化光谱指数和马铃薯关键生育期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与估测模型,并用验证集数据检验所建立模型的精度,最后利用所构建的估测模型制作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分布图。  【结果】  根据训练集数据,马铃薯植株叶绿素含量分布范围在10.58~23.14 mg/g,平均叶绿素含量为19.80 mg/g,变异系数为14.9%;根据验证集数据,马铃薯植株叶绿素含量分布范围在12.80~23.73 mg/g,平均为19.59 mg/g,变异系数为17.0%。基于绿光波段建立的叶绿素光谱指数(CIgreen)和归一化光谱指数550 (ND550)均与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具有较好相关性(R2分别为0.48、0.61),但作物种类及生育时期的影响降低了估测的准确性。通过优化波段586、462 nm和586、498 nm计算的优化比率光谱指数(RSI)和优化归一化光谱指数(NDSI)能够明显提高模型准确性,具备良好的线性拟合效果,决定系数R2分别由0.48和0.61提高到0.82和0.83。经验证后,估测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接近1∶1线,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7和0.79,均方根误差RMSE较低。通过反演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分布图可知,优化光谱指数(NDSI)模型反演效果较好,叶绿素含量分布范围为18~21 mg/g,与实测值相符合。  【结论】  本研究优化光谱指数RSI和NDSI最佳敏感波段分别为586、462和586、498 nm,此波段范围内RSI和NDSI与马铃薯关键生育期叶绿素含量相关性最优,通过波段优化算法重新构建的优化光谱指数预测模型可靠性及精度显著高于已有光谱指数,决定系数分别为0.82和0.83,且验证效果较好。应用两种光谱指数对研究区高光谱影像进行叶绿素反演估测,生成的田间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分布图显示优化光谱指数NDSI估测效果最好,为光谱指数估测马铃薯关键生育期叶绿素含量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0.
实验建立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饲料中联苯三唑醇。采用本体聚合法自制联苯三唑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并以此聚合物为固相萃取剂,对饲料样品中联苯三唑醇进行了分离富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在饲料中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200μg/mL,检测限为0.5μg/mL,平均回收率为76.4%~8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