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5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248篇
农学   178篇
基础科学   164篇
  123篇
综合类   1250篇
农作物   119篇
水产渔业   213篇
畜牧兽医   638篇
园艺   181篇
植物保护   16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棉铃虫齿唇姬蜂对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幼虫的控害潜能,本文首次研究了该蜂对草地贪夜蛾1~4龄幼虫的寄生能力和选择性,进一步比较其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和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寄主...  相似文献   
72.
本文根据对新疆驴乳粉基本化学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及组成、乳糖含量和血糖生成指数、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等研究结果,较全面分析论述了驴乳粉的营养特点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3.
基于无人机影像自动检测冠层果的油茶快速估产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快速准确的产量估算对油茶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针对油茶快速估产的应用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影像自动检测冠层果的方法用于油茶快速估产。首先借助无人机航拍影像,通过随机抽样选取120株油茶树进行无人机近景摄影和人工采摘称量;然后利用Mask RCNN(Mask Reg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网络开展基于近景影像的油茶冠层果自动检测与计数;采用线性回归和K最邻近建立冠层果数与单株果数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研究区典型样木株数和平均单果质量,构建基于冠层果自动检测的估产模型。结果表明:1)无人机超低空近景影像结合Mask RCNN网络能够有效检测不同光照条件油茶果,平均F1值达89.91%;2)同传统卫星遥感相比,基于无人机近景摄影的冠层果自动检测在作物产量估测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Mask RCNN网络预测的冠层果数与油茶样木单株果数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拟合决定系数R2达0.871;3)结合线性回归和K最邻近构建的模型估产精度均较高,拟合决定系数R~2和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分别在0.892~0.913和28.01%~31.00%之间,表明基于无人机影像自动检测冠层果的油茶快速估产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油茶快速估产和智能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水分胁迫对4种草坪草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水分胁迫对4种草坪草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前中期,草坪草的光合色素Chla,Chlb,Car变化不大;胁迫后期,除盆景2000(Bonsai2000)上升外,其他3个品种(Award,Starlet,Accent)均下降,说明草坪草具有一定的抗旱适应能力。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o,Fm,Fv,Fv/Fm,Fv/Fo的变化趋势不是单一的上升或下降,不同草坪草,其变化过程和变化幅度也不一样。相关性分析表明,草坪草叶片Car和Chla的含量变化对荧光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为提高热区饲草产量和品质,在盈江县平原镇开展青贮玉米与花生宽窄行间作试验,通过倒伏率、株高、产量等指标测定,玉米与花生间作饲草总鲜草产量、玉米产量显著高于玉米单作;且间作模式下的花生产量也显著高于花生单作。表明玉米与花生间作模式在云南热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6.
氮肥深施有助于提高旱地作物产量,但施氮深度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旱地小麦产量在不同降水年型的影响尚不清楚.利用1990-2020年气象观测数据,基于APSIM模型和数学统计方法探讨施氮深度对不同降水年型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模型模拟的小麦产量和生物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相关性决定系数(R2)>0.9、模型有效性指数(ME...  相似文献   
77.
针对山区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水平较低实际现状,沂源县农业部门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区生态环境资源,以农业合作经济、循环农业、都市农业先进理论为指导,突出循环农业支撑技术体系,结合户用沼气突出优势,在土质稀薄山腰种植果树,在山坳土质肥沃的田块发展蔬菜,做到农业环境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节约化、废物循环再生化,并成功实现了在山区地少、地小、地散情况下从事山区传统农业规模化生产。采取"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紧密衔接上下游产业链条,重点抓好生产基地、仓储和市场营销3个关键环节,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走出了一条山区县域农业合作经济的特色之路,解决了我国传统农业产业化的两大瓶颈:低效和低值。这既促进了沂源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部门形象,又惠及了农民群众,在解决山区农民致富道路上有着极大发展潜力,蕴涵着希望和活力。  相似文献   
78.
海河低平原不同耕作方式下麦田土壤生态环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片面追求单产导致耕地可持续生产力退化背景下,为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土壤耕作模式,优化麦田土壤生态环境,促进耕地生产力可持续提升,于2011-2013年小麦生长季,大田条件下,通过在小麦季设旋耕、深松和深耕3种耕作方式处理,在海河低平原进行了2a研究。在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下,采用环刀法测定麦田土壤容重差异,采用HL20型自动气象数据采集器测定10cm深处土壤温度,采用动态密闭气室法测定土壤呼吸速率,采用TDR法测定土壤含水量,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磷酸浴法、靛酚比色法、磷酸苯二钠比色法、高锰酸钾滴定法等方法测定土壤酶活性、采用碱解扩散法、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重铬酸钾容量法-磷酸浴法等方法测定土壤养分状况,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和氯仿熏蒸-K2SO4浸提法分别测定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成熟时期测定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结果表明:深松处理有利于20-40cm土层土壤容重降低,加深耕层。旋耕处理和深松处理分别有利于表层和深层土壤水分储蓄。深耕处理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分别比深松处理和旋耕处理提高5.8%和8.8%。深耕处理土壤呼吸作用最高,分别比旋耕处理和深松处理提高8.0%和4.8%。小麦返青至成熟期,深松处理可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且深松处理还可提高小麦灌浆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深耕处理和深松处理可分别在灌浆前、后提高表层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深松处理全生育期碱解氮含量最低;旋耕处理速效磷有"表层聚集"现象;深松处理有利于20cm以下土层速效磷和速效钾积累;深耕处理可提高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旋耕处理和深松处理分别在返青前、后提高20-40cm土层有机质含量。深松处理有利于真菌和细菌增殖,旋耕则有利于放线菌的增殖。深松处理和旋耕处理分别在不同生育期可提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旋耕处理和深松处理分别在小麦返青前和返青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最高。深松处理可降低麦田耗水量,提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  相似文献   
79.
绿肥还田对烟田土壤培肥和烤烟产量品质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6~2007年连续两年采用烤烟-绿肥轮作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方法,研究绿肥还田对土壤培肥和烤烟产量、品质的作用,取得良好效果。绿肥还田明显提高土壤有效磷钾养分含量。土壤速效磷以油菜区黑麦草区CK;土壤速效钾以黑麦草区油菜区CK。绿肥还田显著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烟叶品质。黑麦草区、油菜区分别比对照烟叶增产13.7%、16.4%,上、中等烟叶比例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ORF 75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BmNPVORF 75基因位于病毒基因组70 485 bp和71 264 bp之间,编码259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预测分子相对质量为30.8 kDa,等电点为7.67,分子式为C1409H2157N351O390S19;蛋白在大肠杆菌内的半衰期大于10 h;酸性氨基酸(Asp Glu)占10.5%,碱性氨基酸(Arg Lys)占10.8%;蛋白的不稳定指数为42.67,是不稳定蛋白.利用Prosite数据库扫描,查到4类9个蛋白修饰位点.通过Blast搜索氨基酸同源序列发现,BmNPVORF 75同源蛋白存在于所有测序的鳞翅目昆虫杆状病毒中,不存在于其他非鳞翅目昆虫杆状病毒中.同源序列比对结果,BmNPVORF75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NPV)ORF92之间的同源性达到100%,应为相同基因.依照BmNPVORF75同源基因序列相似性,对13种昆虫杆状病毒进行进化树构建分析,其中,BmNPVORF75与薄荷灰夜蛾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Rachiplusia ouMN-PV)ORF89基因进化距离很近,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