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3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利用landsat5影像和通过蓄积量-生物量转换方法获得的样地生物量数据,从宜良县云南松林遥感特征、地形特征、郁闭度等方面选取自变量,采用随机森林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法进行生物量遥感估测建模。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回归估测模型调整决定系数R2为0.881,模型估测精度为82.3%;偏最小二乘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R2为0.753,模型估测精度为78.43%。随机森林回归在模型拟合效果和检验精度上均优于偏最小二乘模型。  相似文献   
22.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估测森林结构参数中,数据受基线长度、信噪比、环境地形以及雷达波长的影响,尤其在复杂森林环境条件下,会导致观测到的复相干存在误差,从而影响最终的反演结果。为解决此问题,首先探讨了体相干选择对RVoG三阶段森林冠层高度反演的影响,以地相位为参考逐像素选择距离地相位最远的相干性作为体相干。其次改进了地相位估计方法,采用戴明回归(DMR)和正交回归(OGR)2种相干直线拟合方法来改进地相位的估计,并在DMR拟合方法中设置了不同的误差比(0.3和0.6)来比较地相位估计方法对RVoG三阶段森林冠层高度反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地相位为参考逐像素选择体相干的反演结果相较于直接使用HV极化通道的复相干γHV为体相干的反演精度有明显提升,决定系数(R2)由0.349增加到0.383,均方误差由7.097 m2降低到5.755 m2。在体相干优化选择的基础上,采用了戴明回归和正交回归对地相位估计方法进行了改进。表明基于最小二乘回归(LSR)地相位估计的RVoG三阶段反演精度最...  相似文献   
23.
集成的3“S”应用技术系统由于其具有快速,实时的空间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在全球变化研究,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灾害监测与防治等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介绍了3“S”集成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3“S”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前景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4.
为探明大湄公河次区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特征,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利用MOD17A3HGF NPP时序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2001—2019年大湄公河次区域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2001—2019年间大湄公河次区域植被NPP总体较高,植被NPP年均值整体上变化趋势不显著,变化波动较大,且与年均温度有显著的负相关性;(2)大湄公河次区域植被NPP年均值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异性规律,大体呈中部高,南、西南部略低的状态,与其主要河流流域有着重要的联系;(3)植被NPP变化趋势呈现基本不变、轻微改善的特征,改善区域主要位于中国云南省与广西,轻微退化区域主要位于老挝中部和缅甸北部;(4)GEE云平台解决了本地平台数据下载与存储不便等问题,整个大湄公河次区域植被NPP时空变化的数据处理在10 min内完成,GEE云平台在大范围、长时间尺度的研究中体现出了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5.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是一种组合多棵决策树分类器的新的分类算法。以楚雄州大姚县为例,采用Landsat-TM数据,通过最大似然、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3种分类器进行分类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的分类精度明显优于最大似然法,两者分类精度相差不大;在分类时间上,最大似然法明显比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快,支持向量机最慢。综合分析,随机森林算法表现更优,它在保证分类精度的前提下,也能保证一定的时间效率,更适宜实际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26.
图像的边缘检测是图像特征提取和图像分析理解的基础.运用Roberts,Sobel,Prewitt,Laplacian 4种经典边缘检测算子对TM遥感影像进行水体边缘检测研究,然后对各种算子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认为:采用Roberts算子获得的水体边缘不清晰,而且边缘不连续,边缘检测效果比较差;采用Sobel算子获得的水体边缘局部效果不佳,边缘定位精度不高;采用Laplacian算子获得的水体边缘不具有方向性,定位精度高,检测出了绝大部分的边缘;采用Prewitt算子方法二获得的水体边缘明显,效果最佳.因此,Prewitt算子方法二是最佳的基于TM遥感影像提取水体边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以勐腊县为研究区,基于Terra SAR-X卫星的全极化SAR数据以及谷歌高清卫星影像图,对橡胶林的后向散射系数以及其纹理特征进行提取分析,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勐腊县的橡胶林进行分类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全极化Terra SAR数据的HH、HV、VH、VV的后向散射及其之间的计算是构建决策树算法,实现森林、农用地、水体和城市建设用地分类的重要基础;橡胶林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工林,其具有固定的行株距以及特有的纹理特征,能把橡胶林和天然林更好地区分开;利用结合SAR数据后向散射及光学图像纹理特征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对橡胶林进行提取,总体精度为87.6%,Kappa系数为0.81,橡胶林的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土地施行家庭承包之后的又一重大制度变革,是土地承包经营在林地上的实践,是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改革的主要标志体现在发放林权证上。在山东省莱芜市抽样选取28个村的部分承包方林农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为承包方林农在林权证申办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林农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9.
基于移动GIS的森林资源野外信息采集与发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DA手机对野外森林资源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当前中国移动提供的GPRS无线数字传输技术将信息发送至中央控制服务器,经过中央控制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在互联网上发布,让全球互联网用户实时地获得当前野外森林资源信息.提供了一套对野外森林资源信息进行采集到实时发布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0.
以保山市杨柳小流域1994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2004年Aster卫星遥感图像为信息源。结合地面调查。获取了森林资源扣土地利用的现状图。通过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得出土地利用10年间的空间变化信息。结合地形因子提出坡度25°以上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并对小流域做作出初步的治理决策分析。为杨柳小流域的合理规划扣治理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