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38篇
  7篇
综合类   139篇
畜牧兽医   20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畜牧兽医专业“立体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畜牧兽医专业的实验教学特点,应构建“立体型、三层次、双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即搭建立体型、规模化的实验教学平台,将实验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型实验教学”、“综合设计实践型实验教学”和“创新型实验教学”三个层次,达到“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和基础宽厚、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创新型人才”的两个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2.
为调查53株猪源肠球菌2种致病基因和2种表型的分布,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3株肠球菌的2种致病基因,用50ml/L兔血平板和30g/L明胶平板检测β溶血和明胶溶解表型。检测结果表明,溶血素激活基因(cylA)明胶酶基因(gelE)为猪源肠球菌的主要致病基因;粪肠球菌2种致病基因和2种表型的检出率高于屎肠球菌;来源于新鲜猪肉中的粪肠球菌存在一定的致病力,提示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在新鲜猪肉中检测到2株鸟肠球菌,基因型和表型检测说明其存在较弱毒力。  相似文献   
123.
旨在利用两种常用的细菌分型方法对感染猪的肠球菌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将从河南洛阳、济源、许昌、南阳等地送检病猪体内分离的42株革兰阳性球菌纯培养后,分别用16S rRNA基因序列比较和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Vitek-32对42株分离茵中的34株鉴定到种的水平,分别是粪肠球茵(E.faecalis)10株、屎肠球菌(E.faecium)2株、铅黄肠球菌(E casseliflavus)22株;另有8株未成功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42株分离菌成功的鉴定结果是为粪肠球菌12株,屎肠球菌30株.经比较发现,Vitek-32鉴定的10株粪肠球菌中除1株被16S rRNA鉴定为屎肠球菌外,其余9株均相同;Vitek-32鉴定的2株屎肠球菌与16S rRNA鉴定结果相同;Vitek-32鉴定的22株铅黄肠球菌除了1株被16S rRNA鉴定为粪肠球菌外,其余全部被鉴定为屎肠球菌;8株未能被Vitek-32鉴定的肠球菌被16S rRNA方法分别鉴定为粪肠球菌(2株)和屎肠球菌(6株).在感染猪的肠球茵分型鉴定中,Vitck-32对粪肠球菌鉴定结果与16S rRNA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75%);而对于屎肠球菌的鉴定结果与16SrRNA比较出现了较大的差异(93.3%).  相似文献   
124.
一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RT-PCR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8年11月,河南焦作某鸡场发生一起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疫情。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S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应用RT-PCR技术对病死鸡的气管和肾脏等组织进行RT-PCR扩增,扩增出预期目的基因。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125.
根据GenBank中PRRSV美洲株ATCC VR2332的ORF2基因序列,利用Primer5.0软件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经RT-PCR从河南分离株Hn-1/06株扩增得到了大小为771 bp的片段,并将扩增的片段插入pTG19-T载体进行测序而获得含有ORF2的阳性克隆pTG19-T-GP2。将此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经筛选获得了阳性重组质粒pGEX-GP2,进而在IPTG的诱导下成功表达,获得了大小约为45 kD的融合蛋白,纯化后经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26.
零售鲜猪肉中肠球菌的鉴定与毒力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2008年间,分别从郑州市5个农贸市场鲜猪肉销售摊点采集了52份猪肉样品,经细菌分离得到30株疑似肠球菌,通过细菌形态学和培养特性的观察,并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其进行分析,最终鉴定为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E. faecalis)16株、屎肠球菌(E. faecium)4株、铅黄肠球菌(E.casseliflavus)6株、鸟肠球菌(E.avium)2株、鹑鸡肠球菌(E. gallinarum )2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肠球菌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氨苄青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对四环索、卡那霉素和红霉索的敏感性较低。经过对肠球菌6种公认的毒力基因cylA、gelE、efaA、ace、AS和esp的检测,发现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不同,7号粪肠球菌携带6种,而12号屎肠球菌则全部为阴性,其它菌株则携带1~5种不等的毒力基因。  相似文献   
127.
对河南荥阳某养鸡场发病鸡喉头和气管等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采用鸡胚尿囊膜接种和琼脂扩散试验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病毒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获得了1株ILTV河南分离株。参考GenBank收录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ILTV地方分离株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1条特异性条带,测序结果与GenBank收录序列的同源性达99.9%,说明分离病毒的这一段DNA序列相对保守。  相似文献   
128.
RT-PCR方法直接从猪脾脏淋巴细胞中扩增出猪白细胞介素18成熟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到pGEM-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M-T pIL18,转化E.coli JM109感受态细胞,取PCR和酶切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pIL-18成熟蛋白基因核苷酸长度为474 bp,编码157个氨基酸.将其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pET-28a、pGEX6P-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QE-mpIL18、pET-mpIL18、pGEX-mpIL18.用IPTG诱导表达,重组菌菌体裂解物SDS-PAGE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9 000、21 000、45 000的重组蛋白.经薄层扫描分析,pQE-mpIL18、pET-mpIL18、pGEX-mpIL18菌体裂解物分别占菌体总蛋白的17%、28%、27%,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29.
试验将60头28日龄断奶的健康、体重相近(7.63μ0.52kg)的长大二元杂交商品仔猪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对照组即原用进口鱼粉配方组,第1、2、3、4试验组为分别用山东济宁圣齐生物生物工程生产的活性酵母蛋白粉替代25%、50%、75%和100%的进口鱼粉组,共试验4w。研究添加不同水平酵母蛋白粉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酵母蛋白替代进口鱼粉后均没有显著改变原添加进口鱼粉仔猪断奶后0~4w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饲喂效果较好。综合各项试验指标,酵母蛋白粉以50%~75%的比例替代进口鱼粉,添加到断奶仔猪日粮中对仔猪生产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饲料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130.
板蓝根生物碱抗猪细小病病毒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目的】探讨板蓝根水溶性生物碱和脂溶性生物碱对猪细小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醇提法从板蓝根中提取了水溶性生物碱和脂溶性生物碱,并测定其对PK-15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TD50),应用先加药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药、病毒和药物体外作用2h后再同时加入细胞单层三种加药方式测定了生物碱的体外抗PPV效果。【结果】板蓝根水溶性生物碱的TD0为62.5μg /ml,板蓝根脂溶性生物碱的TD0为50μg /ml.板蓝根水溶性生物碱对PPV的最小阻断浓度、最小抑制浓度和直接杀灭浓度分别为7.81μg /ml、15.62μg /ml、7.81μg /ml。板蓝根脂溶性生物碱对PPV的最小阻断浓度、最小抑制浓度和直接杀灭浓度分别为0.78μg /ml、12.5μg /ml、0.78μg /ml。板蓝根混合生物碱对PPV的最小阻断浓度、最小抑制浓度和直接杀灭浓度分别为0.78μg /m、12.5μg /ml、0.78μg /ml。【结论】板蓝根脂溶性生物碱的抗病毒作用强于板蓝根水溶性生物碱,板蓝根混合生物碱的抗病毒作用比两种生物碱单独使用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