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38篇
  7篇
综合类   139篇
畜牧兽医   20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本研究建立了检测猪圆环病毒的PCR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标准化研究.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等特点,从PCV2感染的细胞中町最低扩增到0.1 ng的DNA,且对其它病原微生物如PRV、PPV不能检出.可对病料、血清提取DNA进行检测,所有程序在5 h内得出结果.该方法可用于PCV2感染猪的快速诊断,引种检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52.
将猪细小病毒NJ-1株在PK-15细胞上传代到35代,利用PCR及序列测定对01代、07代、14代、21代、28代及35代的VP2序列进行了测定,并推导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对不同代次的毒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代次之间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其中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7%-100.0%、99.2%-100.0%,核苷酸的差异呈现有一定的规律性,随着代次之间的间隔增大其差异也相应增加,但氨基酸序列差异不明显,猪细小病毒核酸呈现较强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353.
山药多糖对PRRSV灭活苗免疫猪抗体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山药多糖对PRRSV灭活苗免疫抗体和猪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选择35日龄断奶仔猪16只,随机分为4组,将山药多糖分别以17.1mg/kg和8.55mg/kg两个剂量和猪PRRSV灭活苗同时注射,于免疫后7,14,24,34,44,54,69,79d采血,ELISA方法检测猪PRRSV抗体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猪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山药多糖可显著提高PRRSV灭活苗免疫猪外周血CD3+和CD8+细胞数量,在免疫34d后,两个剂量的山药多糖均可显著提高PRRSV灭活苗免疫抗体水平。山药多糖可以作为免疫增强剂与PRRSV灭活苗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354.
为了分离鉴定河南漯河、郑州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及交叉免疫攻毒保护试验。于2011年用SPF鸡胚从河南漯河、郑州疑似感染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病料中分离出2株病毒,通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方法进行鉴定,确定为AIV H9亚型;用河南省动物性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分离的2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别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SPF鸡,然后再用上述4株病毒对免疫鸡群进行交叉攻毒,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测定其交叉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出2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用2001年分离毒株所制备出的灭活疫苗免疫鸡后,试验鸡体内抗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效价均明显上升,平均HI效价均大于11log2,不同毒株所诱导产生的HI抗体效价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时期及地点分离的H9亚型禽流感流行毒株间均产生了较好的交叉保护,且同一地区的保护率更高,2001年的分离株对目前的流行毒株仍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55.
根据GenBank基因库中HLA-A胞外区成熟肽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用RT-PCR法从健康人血液中扩增HLA-A胞外区基因,扩增产物进行T-A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获得的HLA-A胞外区基因大小为819 bp,与模板序列的同源性为96%.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LA-A胞外区基因亚克隆入pET-21a(+) 载体中.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所获重组表达质粒pET-21/ HLA-A中含有目的片段,且连接、构建正确,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1/ HLA-A.  相似文献   
356.
【目的】克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河南株核蛋白(NP)基因,并将NP主要抗原表位区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为禽流感基因工程诊断抗原的制备和开发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禽流感病毒N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H9N2亚型AIV河南株感染的鸡胚尿囊液RNA中扩增AIV河南株NP全基因,将扩增的PCR产物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并进行测序。通过PCR和酶切方法将NP主要抗原表位区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NP,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重组蛋白。【结果】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H9N2亚型AIV河南株NP基因全长为1497bp,包含1个完整读码框,编码498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不同来源、不同亚型的其他7株禽流感病毒NP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达到95%以上,氨基酸同源性达到98%以上。SDS-PAGE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2 ku的重组蛋白。经1.0 mmol/L IPTG诱导5 h时,重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能够与H9亚型AI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反应。【结论】NP基因非常保守,建立的表达系统能够表达NP蛋白且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357.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可以在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PAM)、CL2621细胞系及Marc-145细胞系上生长繁殖,但对于其增殖规律不甚了解。试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Marc-145细胞中的增殖规律;结果发现:病毒在接种后12 h开始大量增殖,在18-36 h增殖最为迅速,在36-48 h病毒增殖达到最高峰;研究还发现在18 h 时Marc-145细胞开始释放病毒,48 h达最高峰。该结果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致病机理及利用细胞毒生产疫苗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358.
禽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南某鸡场购入一批20日龄的雏鸡,第2天个别雏鸡出现精神萎顿、食欲不振、羽毛蓬松甚至脱落、关节肿胀、缩头闭眼、拉稀粪、呼吸困难等症状。对同期购进鸡苗的2个分场的养殖情况和养殖条件进行比较,根据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和动物试验,确诊为禽的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混合感染。经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9.
 根据GenBank中鸡α干扰素(IFN-α)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应用PCR技术直接从鸡肝组织基因组中扩增罗曼鸡、海兰鸡及固始鸡α干扰素基因,并进行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获得了3个品种鸡IFN-α全基因序列,长度均为582bp,编码193个氨基酸残基。3个品种鸡IFN-α基因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显示,海兰鸡和罗曼鸡IFN-α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而固始鸡与海兰鸡和罗曼鸡IFN-α基因核苷酸同源性99.3%,有4个碱基发生非同义变异,氨基酸同源性为97.9%。克隆的3个品种鸡IFN-α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发表的7条鸡IFN-α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核苷酸同源性在98.1%~100%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6.9%~100%之间。  相似文献   
360.
从pGEM-ChIL-18克隆质粒扩增获得鸡IL-18(ChIL-18)全基因片段,并将其重组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hIL-18(简称pChIL-18).经PCR、酶切和基因测序证实,所获重组质粒含有目的片段,且连接、构建正确.pChIL-18转染Cos7细胞,转染细胞中含ChIL-18基因的mRNA,表达产物对鸡淋巴细胞具有明显诱导转化作用.pChIL-18对ND灭活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表明pChIL-18能够提高ND灭活苗诱发的细胞免疫应答,为后续基因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