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筛选出对麦田猪殃殃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方法]几种药剂稀释后,采用喷雾法对麦田猪殃殃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药后15 d,处理施尔隆750 ml/hm2、施尔隆1 500 ml/hm2的防效较好,分别为14.15%、16.32%;药后30 d,处理施尔隆15 00 ml/hm2、使它隆750 ml/hm2、施尔隆750 ml/hm2的防效分别92.84%、89.44%、88.79%。[结论]施尔隆750 ml/hm2、施尔隆1 500 ml/hm2的防效较好,是防治麦田猪殃殃的优秀药剂。  相似文献   
32.
农业碳排放约占全球年均总排放量的25%,为实现中国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农业对CO2的吸收与排放需达到自然平衡。土壤有机碳(SOC)矿化是具有碳降解功能的微生物分解SOC为作物生长提供养分,向外界释放CO2等温室气体的生物化学过程。农田SOC矿化与作物养分供给、CO2形成和排放紧密相关,但SOC矿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土壤耕作是驱动农田土壤碳固定的关键因素,耕作方式对SOC的影响是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被视为微生物碳矿化产生CO2的生化反应器,SOC的矿化分解离不开其对微生物以及对应酶的利用。可见,耕作方式通过直接作用改变土壤团聚体结构,进而改变土壤中的微生物类群,最终对SOC矿化产生影响。就此归纳总结了关于耕作方式、土壤团聚体及关联土壤微生物对农田SOC矿化的影响,以期从改良土壤团聚体结构入手,减少农田SOC矿化,为中国实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