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12种抗生素及8组联合药物对迟钝爱德华氏菌体外抑菌效果,为治疗鱼类爱德华氏菌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通过测定抗生素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筛选适宜抗生素。[结果]硫酸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硫酸盐、盐酸四环素的抑菌效果最好,其MIC分别为0.05、0.80、1.60 μg/ml,MBC分别为0.05、3.20、100.00 μg/ml。联合药物中硫酸庆大霉素+羧苄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盐酸四环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0.05 μg/ml。[结论]通过抗生素对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确定单独使用选择硫酸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硫酸盐、盐酸四环素,联合药物选择硫酸庆大霉素+羧苄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盐酸四环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较适宜。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芽孢杆菌单株菌株在水产动物发酵饲料应用上的局限性和优化对虾颗粒饲料发酵条件,本试验通过对优选芽孢杆菌菌株进行配伍组合,使用福林酚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DNS法分别进行蛋白酶、淀粉酶以及纤维素酶活性的定量测定,将选出的酶活性较高的菌株,通过16S rDNA序列信息鉴定定种,并将各菌株进行配伍,以3种酶活性为指标优选最优组合。制备发酵对虾饲料,以酶活性为指标优化加水量、接种量、颗粒大小以及通气量。结果表明:在9种芽孢杆菌组合中,蛋白酶活性最高的组合为8-Z,酶活性为(28.58±0.34)U/mL、淀粉酶活性最高的组合为3-Z,酶活性为(5.58±1.10)U/mL、纤维素酶活最高的组合为3-Z,酶活性为(34.53±7.41)U/mL。菌株组合8-Z(包含解淀粉芽孢杆菌1-D、枯草芽孢杆菌3-D和枯草芽孢杆菌9-D)制备对虾发酵饲料的适宜参数为:加水量1 mL/g,接种量0.5×107~1.5×107 cfu/g,充气量20 mL/g,发酵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发酵后活菌数为6.48×108 cfu/g。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添加白藜芦醇对血鹦鹉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白藜芦醇对血鹦鹉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用添加不同水平白藜芦醇的饲料(0、40、80、120、160、200 mg/kg)饲喂体质量为(11.60±0.80)g的血鹦鹉14 d。试验设6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25尾鱼,分别于第7天和第14天取样测定。结果表明:饲喂7 d时,120 mg/kg组试验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活力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均无显著变化(P0.05);饲喂14 d时,40、80 mg/kg组试验鱼CAT活力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LZM、ALT、AST活力均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白藜芦醇可提高血鹦鹉肝脏抗氧化能力,减轻肝损伤,提高溶菌酶活力,建议添加量为120 mg/kg,连续喂食7 d。  相似文献   
14.
以初始体重为(7.31±0.12)g的红白锦鲤幼鱼为试验对象,研究虾青素不同添加量(0、100、400、700、1 000、1 300、1 600 mg.kg-1)对锦鲤血液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饲养10尾鱼,表观饱食投喂60 d。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700~1 600 mg.kg-1(X3~X6组)虾青素,可显著提高锦鲤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在此范围对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无显著影响,添加700 mg.kg-1(X3组)虾青素,可以显著提高锦鲤血糖(GLU)含量,同时,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在虾青素添加量为400 mg.kg-(1X2组)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除100 mg.kg-(1X1组)外的其他试验组(P<0.05)。添加虾青素没有对锦鲤乳酸脱氢酶(LDH)和过氧化氢酶(CAT)产生影响。上述研究说明,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可提高锦鲤免疫功能,综合经济效益角度建议,饲料中虾青素的适宜添加量为700 mg.kg-1。  相似文献   
15.
应用半定量RT-PCR法,研究苯酚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肝胰脏CuZn-SOD和Mn-SOD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鱼饲养在苯酚浓度为0、0.18、0.32、0.56、1.00和1.35 mg/L的海水中,分别在苯酚暴露前和暴露4、8、12和16 d后取样。结果表明,在苯酚暴露前,鱼体肝胰脏中CuZn-SOD和Mn-SOD基因均有基础表达。在整个暴露时间(16 d)下,CuZn-SOD和Mn-SOD mRNA相对表达量呈现出逐渐上调的趋势,即苯酚诱导了两种基因的表达。在苯酚暴露第4天时,各浓度处理组CuZn-SOD mRNA和Mn-SOD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达峰值,显著高于暴露前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蛋氨酸铬(CrMet)对鲤Cyprinus carpio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酪蛋白为蛋白源,豆油为脂肪源,配制7组纯化饲料,其中Cr~(3+)水平分别为0(对照)、0.1、0.2、0.4、0.8、1.6、3.2 mg/kg。选取初始体质量为(40.95±4.80)g的鲤,随机分为7组,分别投喂7种饲料,每个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60尾鱼,饲养8周后,检测其肝胰脏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禁食48 h后再投喂,再投喂0、3、6、12、24、48 h时检测Cr~(3+)水平为0(对照)、0.8、3.2 mg/kg时鱼肝胰脏IR、GLUT2和肠道SGLT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添加0.8 mg/kg Cr~(3+)组的组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磷酸果糖激酶(PFK)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磷酸酵式丙酮酸激酶(PEPCK)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添加Cr~(3+)并未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力产生显著影响(P0.05);投喂24、48 h时,0.8 mg/kg Cr~(3+)组IR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0、3.2mg/kg Cr~(3+)组(P0.05);投喂3 h时,0.8、3.2 mg/kg Cr~(3+)组GLUT2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24、48 h时,0.8 mg/kg Cr~(3+)组GLUT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0、3.2 mg/kg Cr~(3+)组(P0.05);而不同Cr~(3+)添加水平对鲤肠道SGLT mRNA表达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CrMet能够提高鲤对糖的利用能力,建议Cr~(3+)添加水平为0.8 mg/kg。  相似文献   
17.
短链脂肪酸(SCFAs),也称为挥发性脂肪酸,是肠道菌群通过发酵膳食纤维产生的有益代谢物,可以为动物提供能量,促进肠胃机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整肠道菌群平衡。目前,其在水产上的研究及应用还较少,本文概述了SCFAs作为一种有效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以及对高糖高脂所导致的生长下降、肠道炎症、代谢功能紊乱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萘暴露下牙鲆肝脏抗氧化防御系统相关指标的变化,探究萘通过氧化还原途径的致毒机制和相关指标作为萘污染水体中生物标记的可行性,以牙鲆为对象,进行了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在预试验的基础上设置5个浓度梯度(1、2.11、4.47、9.44、20 mg/L),以海水为对照,计算出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8.513 mg/L。之后,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设定5个浓度梯度(0、1/6 LC50、1/4 LC50、1/3LC50、1/2 LC50)进行萘暴露胁迫试验,试验周期为15 d,每5 d取样测定肝脏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溶菌酶(lysozyme,LZM)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此试验条件下,牙鲆机体的免疫与抗氧化相关生化标志物对萘胁迫均能够做出响应,所测定的几种酶分别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SOD、CAT及LZM的响应较AKP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铬源对喂食高葡萄糖饲料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胰脏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配制4种纯化饲料,分别为不添加铬的基础饲料(对照组)及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三氧化二铬(Cr_2O_3)、吡啶羧酸铬(CrPic)和蛋氨酸铬(CrMet)的试验饲料,试验饲料中铬添加水平在2.60 mg/kg(以三价铬离子计)左右。选择初始体重为(40.95±4.80)g的鲤72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每组饲喂1种饲料,饲喂基础饲料的为对照组。养殖周期为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rPic、CrMet能显著提高鲤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以及蛋白质效率(PER)(P0.05);添加Cr_2O_3能显著提高鲤的WGR、SGR(P0.05);添加3种铬源对全鱼水分、灰分、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CrPic和CrMet能显著提高全鱼脂肪含量(P0.05);添加3种铬源均能显著提高肌糖原含量(P0.05),而肝糖原含量仅在CrMet组得到显著提高(P0.05);添加CrMet显著降低了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P0.05);添加CrMet显著提高了鱼体胰岛素(INS)、胰岛素受体(ISR)、生长激素(GH)含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葡萄糖和皮质醇(COR)含量(P0.05);添加3种铬源均显著提高了肝胰脏糖酵解途径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活性(P0.05),添加CrPic、CrMet能显著降低肝胰脏糖异生途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活性(P0.05)。综合得出,对于喂食高葡萄糖饲料的鲤而言,CrMet在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以及糖利用能力方面具有最明显的效果,CrPic次之,而Cr_2O_3最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初情期启动前、启动中、启动后大鼠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神经激肽B(Neurokinin B,NKB)的表达变化。【方法】以SD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大鼠的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织制作冰冻切片,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SD大鼠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上NKB的分布。【结果】NKB主要分布于各时期大鼠下丘脑的弓状核、腹内侧核、室旁核、腺垂体以及卵巢的黄体细胞、间质细胞。但NKB在不同时期表达水平不同,在初情期启动前(出生后25d)和启动后(出生后60d)表达最强,在初情期启动中最弱(P0.05)。同一时期不同核团之间NKB表达水平也不同,初情期启动前和启动中室旁核最强,弓状核次之,腹内侧核最弱(P0.05);在初情期启动后,弓状核和腹内侧核中NKB的表达显著高于室旁核(P0.05)。腺垂体中NKB在初情期启动时表达最强,初情期启动前次之,初情期启动后最弱(P0.05)。卵巢间质细胞中NKB在初情期启动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初情期启动前、后(P0.05)。卵巢黄体细胞中NKB在初情期启动后表达最强,初情期启动时最弱。【结论】NKB可能与初情期启动的调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