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探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对黄土高原旱作区穴播燕麦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于2021年开展了普通地膜、渗水地膜、生物降解渗水地膜3种类型地膜覆盖穴播燕麦研究,以不覆膜为对照(CK),分析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旱作燕麦田间水热效应、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覆膜处理苗期地表土壤温度提高了0.04~4.98 ℃,显著(P<0.05)提高了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显著提高苗期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以及成熟期蔗糖酶、脲酶活性,增幅11.03%~39.37%;在抽穗期,上述三种酶活性均达最大,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处理0~2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0.82%和55.88%)。与CK相比,覆膜处理显著增加了燕麦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总体表现为渗水地膜>普通地膜>生物降解渗水地膜>不覆膜,生物降解渗水地膜与普通地膜间无显著差异;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较普通地膜覆盖节约成本1 800元·hm-2。综合考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推荐在黄土高原旱作区应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穴播燕麦技术。  相似文献   
12.
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对发展"二高一优"农业,改善人民生活,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种背景和要求下育成的临稻15号,山东省区试、生产试验表现丰产性突出,且抗病抗倒性良好,粮草兼收,品质优良,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浙江省某兔场腹泻病兔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经革兰氏染色和PCR鉴定,分离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1株,命名为ZJE1株。ZJE1株对链霉素、环丙沙星敏感。以ZJE1株为宿主菌,分离纯化出噬菌体4株,分别命名为ZRP2、ZRP3、ZRP4和ZRP5,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形态与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4株噬菌体分离株均由六角形的头部、可收缩的尾鞘和尾管组成,均属于肌尾噬菌体科。采用双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分离株的宿主谱、最佳感染复数、pH稳定性、热稳定性和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ZRP2、ZRP3、ZRP4和ZRP5具有宿主特异性,在37~55 ℃的条件下可保持良好活性。ZRP2、ZRP3在pH值7的条件下可保持良好活性,ZRP4、ZRP5在pH值5~7的条件下可保持良好活性。ZRP2、ZRP3、ZRP5的潜伏期为11~19 min,均能在体外裂解ZJE1株。研究成果可为应用噬菌体治疗兔大肠埃希菌病提供研究基础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野生观赏树木资源种类丰富、分布广泛、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近年来针对野生观赏树木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逐渐增多,说明人们已经充分注意到乡土观赏树木资源开发和保护的重要性。目前除了少数几个传统树种外,大部分乡土观赏树种都处于原种简单利用水平,没有选育形成丰富多彩的观赏品种体系。建议在注意保护野生种质资源的前提下,开展全民选育活动,大力选择和培育特色优良观赏树木品系,同时拓宽观赏树木的视野,加强原来只是作为用材树种来培育的树种的观赏品系开发。野生观赏树木繁殖和培育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繁殖生物学、栽培生态学、栽培理念和栽培技术体系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问题,建议学习和应用国外先进理念与技术,大力加强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晋西北高寒区玉米引种试验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国内外引进35 个玉米新品种,通过3 年引种观察、品比试验和栽培技术配套研究,筛选出适宜晋西北高寒山区种植的特早熟高产新品种2 个,地膜覆盖栽培的早熟高产新品种7 个,并已开始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膨润土与秸秆配施后土壤有机碳及其化学结构特征,选取黄土高原旱作区3年田间定位试验中的秸秆还田(S)、单施膨润土(B)、膨润土配施秸秆(H)、不施膨润土和秸秆不还田(CK)4个处理,研究膨润土与秸秆配施对根际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化学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膨润土和秸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其中H处理较CK显著提高了19.65%。与CK相比,仅有H处理显著增加了烷基碳和烷氧碳的相对含量和脂族碳/芳香碳值,分别提高了25.53%、18.00%和50.98%;仅有H处理芳香性显著降低了30.93%;与CK相比,各处理增加了烷基碳/烷氧碳值,增幅为5.26%~17.54%,差异不显著;各处理降低了羧基碳和芳香碳相对含量,降幅分别为24.50%~38.19%和1.29%~21.97%,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S、B和H处理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12.63%~33.16%;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提高10.72%~45.56%;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25.10%~70.98%。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与有机碳含量、烷基碳含量和烷基碳/烷氧碳值呈正相关,与羧基碳和芳香性呈负相关。综上所述,膨润土与秸秆配施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活性有机碳含量,使土壤有机碳分子活化,有利于改善黄土高原旱作区土壤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不同玉米基因型对酸胁迫土壤存在反应差异,以5个玉米基因型为试验材料,设置pH值6.8、4.9、4.6这3个土壤酸水平,用盆栽土培方法培养玉米植株,对玉米散粉期一系列形态学指标(穗位高、茎粗、株高、地上部鲜质量、雄花分枝数、花序长度、雄穗长度、穗位叶长等)进行测定,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指导耐酸玉米育种亲本选配和优化后代选择效果。结果表明,不同pH值土壤处理下玉米各生物学性状差异显著,玉米穗位高、株高、雄花分枝数、花序长度、雄穗长度、穗位叶长、穗位叶宽、穗位叶面积具有较高的耐酸指数。相关性结果表明,株高、穗位叶长、穗位叶面积相关性强,鲜质量和总干质量相关性强,鲜质量和雄穗长度则表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7个生物学性状综合成为5个主成分,且这5个主成分构成的信息量可解释总信息量的96.405 59%。根据玉米基因型5个主成分值的排序结果表明,多黄和HZ109耐酸能力强,HZ118、S7913受害严重,耐酸胁迫能力弱。  相似文献   
18.
磷、铝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5个基因型玉米品种,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低磷和铝毒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苗期生长状况及对磷、钾、钙、镁、铁、锌的吸收。结果表明,耐低磷基因型玉米品种适应低磷的能力较强,具有较长的根系和较大的根干重,株高受低磷的影响明显小于敏感基因型玉米品种。低磷胁迫增大了植株的根冠比,改变了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及其地上部和根系的分配。铝胁迫下,铝敏感基因型玉米品种根伸长受到铝的抑制作用大于耐铝基因型玉米品种,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累积明显受抑制,耐铝基因型玉米品种地上部和根系相对干重下降较少,而敏感基因型玉米品种相对干重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黄土高原旱作丘陵区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状况和谷子产量的影响,于2021—2022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渗水地膜(T1)、普通地膜(T2)、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T3)3种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以不覆膜(CK)为对照,测定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处理的谷子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等指标,并对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降解情况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T3)30 d后开始出现降解,到150d地膜出现网状裂纹,大部分地膜破碎成小块,单位面积降解率平均为54.3%。覆膜处理下谷子全生育时期的土壤温度日变化均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16:00时土温达到最高,10 cm土层处3种地膜处理较不覆盖处理升高0.5~8.0℃,20 cm土层处升高0.3~6.5℃,在气温较高时,T3处理的土壤温度较T2处理降低0.5~3.5℃。与不覆膜(CK)相比,各覆膜处理均可使耕层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升高7.8%~38.1%。地膜覆盖能显著提升谷子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T1、T2和T3处理相对于CK平均增幅分别为37.7%~91.2%、37.2%~92....  相似文献   
20.
对4种河流水质评价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采集槐荫河6个断面水样,测定了河水中的溶解氧、CODMn、NH3-N、TN、TP 5项反映水质的指标。选择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分析评价。对比分析评价结果得出,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适用范围广,结果直观,是比较实用的评价方法;水质指数评价法,综合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实用性,可应用于不同水体不同时期的对比评价,既能判定水质类别,又能找出最大污染因子,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