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华稻蝗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稻蝗的防治技术中华稻蝗是我区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一般每平方米有虫20~30头,严重的高达80头以上,暴发年造成损失严重。为确保水稻高产稳产,我们对中华稻蝗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已在生产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现将情况交流如下。1发生经...  相似文献   
22.
笔者与万侯家族已是十多年的老朋友,当万侯。古斯特一看到我,就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地说起自己在2007年最后四场重要的全国中距离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2007年7月28日波治半全国赛,470公里,8360羽,  相似文献   
23.
为探究油菜幼苗对Al~(3+)的耐受性及生理响应机制,设置7个Al~(3+)浓度试液,用水培法处理生长2周的油菜幼苗,胁迫1周后测定油菜的株高、根长的变化量,根系活力,根系氧化力,以及可溶性糖、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游离脯氨酸、H_2O_2含量共10项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照(Al~(3+)浓度为0μmol/L)各项生理指标表现最好,随着Al~(3+)浓度的增加,各项指标表现越来越差;Al~(3+)胁迫对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和根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根系活力、叶绿素b含量和根系氧化力。说明铝胁迫首先降低了油菜幼苗的光能利用率,抑制根系生长,同时根系活力及氧化力下降,从而影响植株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24.
为明确秸秆配施膨润土对旱作农田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组分及其分配比例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于2019—2021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一间房试验基地连续3年进行田间定位试验。分别设置不施膨润土和秸秆(CK)、单施秸秆(T1)、单施膨润土(T2)和秸秆配施膨润土(T3)4个处理。结果表明:土壤SOC及活性碳组分在年际间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除颗粒有机碳(POC)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土层间表现为10~20 cm > 0~10 cm > 20~40 cm;各处理均提高了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秸秆配施膨润土效果优于单施。与CK相比,在0~40 cm土层,T3处理土壤SOC、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LOC)和POC 3年平均提高了7.16%~9.63%、12.35%~18.05%、15.55%~41.97%和100.73%~127.90%,同时提高了不同土层DOC/SOC、LOC/SOC和POC/SOC以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土壤SOC及各组分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以LOC相关系数最大,表明LOC可较好地反映出SOC的变化情况。可见,在旱作区采取秸秆配施膨润土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土壤SOC及其活性组分含量以及碳库管理指数,对土壤肥力提升、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为探究膨润土与腐熟秸秆配施后对旱作燕麦生长发育、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在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区分析了对照(CK)、腐熟秸秆还田(S)、单施膨润土(B)和膨润土与腐熟秸秆配施(H)4个不同处理下燕麦全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变化、关键生育时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燕麦生长状况、燕麦产量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在燕麦生长关键生育时期,膨润土与腐熟秸秆配施在提高燕麦株高、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上优于其余处理;膨润土与腐熟秸秆配施能够提高燕麦全生育时期0~10 cm、1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且表现最佳;膨润土与腐熟秸秆配施能够提高燕麦籽粒产量18.92%~53.00%和生物产量13.73%~59.44%,提高水分利用率18.65%~70.37%。膨润土与腐熟秸秆配施能够促进燕麦关键生育时期生长发育,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提高燕麦产量,提高水分利用率,且较两者单施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6.
旨在建立一种针对猪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的特异、高效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本研究针对大肠埃希菌保守序列16SrRNA基因和沙门氏菌的特异性基因侵袭蛋白A基因(invA),采用Primer 3.0 Plus分别设计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在此基础上建立并优化双重PCR反应体系。结果显示,该双重PCR检测方法能有效扩增出猪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的144 bp和610 bp的特异性片段,PCR产物测序结果为目标片段;对副猪嗜血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巴氏杆菌、波氏杆菌、链球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对55例病猪的血液和组织样品进行分离检测,检测出大肠埃希菌12例,沙门氏菌4例,混合感染1例,与已报道的PCR检测方法符合率为98.20%。表明该研究建立的双重PCR体系可为临床猪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及混合感染提供一种灵敏且高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